教学研究 3
反思重构中探寻——我的学术之路 3
新文学“以美引真臻于善”教学体系刍议 22
文学教学改革的跨世纪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的阐发与运作 35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研究范式的转换 43
在教学“对话”中拓开新路 52
打开视界,投入情感,活跃思维国——黄曼君教授谈本科教学 56
关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感受能力的问题 61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感染力并重 68
“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 73
序跋 97
《新文学先驱的文体选择——论鲁迅杂文文体精神》序 97
《闻一多现代品格论》序 100
《名士风流——胡适的魅力》序 105
新文学与大众文学的交融——《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序 108
《艾青的艺术世界》序 111
《双重智慧——梁实秋的魅力》序 114
《问道集》序 118
《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政策论纲》序 121
《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序 126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序 128
《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序 131
《中国20世纪报告文学流变史论》序 137
《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序 140
《用生命拥抱文化——中华二十世纪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序 144
《现代都市小说纵横》序 148
《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序 151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序 155
《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序 159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序 163
《新时期非现实主义小说研究》序 167
《诗歌文体论稿》序 170
《当代湖北作家研究丛书》序 173
《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艺研究》序 177
《非凡女性——陈香梅的人生与写作》序 180
《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散文名作鉴赏》序 183
学者功底,赤子情怀——《墨湖诗钞》序 187
《实用健身丛书》序 190
《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前言 19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黄曼君自选集》前言 203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与新文学主潮》后记 205
《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后记 207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后记 210
《韦娅创作评论集》——主编的话 212
书评 217
一部学术性与开拓性并重的小说史力作——评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217
用新视野考察中国文学发展——读新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227
站在当代理性高度返观历史——评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229
对现代诗学的理论观照——读龙泉明、邹建军著《现代诗学》 236
一部富有创见和文采的新著——评《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39
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243
作家文化心态综合研究的新成果——评龙泉明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 248
新颖别致 发人深省——读晦庵的《书话》 252
评《鲁迅文化心理结构解析》 255
作家传记的新收获——吴福辉著《沙汀传》述评 258
一部充满着革命激情的新评书——读《烈火金刚》 262
崇高的英雄性格——读冯德英同志新作《迎春花》 271
西藏走向新生活——读小说《我们播种爱情》 274
母亲文化:深沉、激越的“寻根”浩歌——读岳恒寿的中篇小说《跪乳》 277
世俗精神 民间话语 艺术狂欢——评晓苏《人性三部曲》 286
人与自然:一曲瑰玮交响乐章——读董宏猷的《十四岁的森林》 289
谈沈虹光的《戏剧人生》、《同船过渡》两种相似的艺术处理 295
女性文学:人性的复归与变异——评吕红的两部中篇小说 297
谈田凯国的小说 299
一本有趣的写作书——读晓苏的《文学写作系统论》 305
乡愁后面的“重峦叠嶂”——写在九卷本《余光中集》出版之际 309
余光中诗的价值 312
爱心的呼唤,诗美的追求——《少年维特的身后》读后 314
评赵淑敏《松花江的浪》 322
放飞儿童新人格——读《会飞的叶子》 330
主脑凸显 开掘深广——评《“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 332
影评 339
生命的赞歌 本色的魅力——影片《开着火车上北京》观后 339
火中凤凰 纪实史诗——文献电视片《新四军》观后 341
胆略·深情·智慧——评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李先念形象的塑造 343
宏扬传统美德 启迪文化反思——电视连续剧《命运》简评 345
激情澎湃的生命之歌——评大型乐舞《钟鸣楚天》 347
其他 351
鲁迅研究与新文学的范式转换(专题讲授提纲) 351
文学经典的言说与解读(讲座讲稿) 361
贺敬之:一种新型的文学经典(讲座提纲) 373
春天的诗,生命的诗(讲座讲稿)——关于生态文艺批评三题 376
幻美·青春·生命(为澳门“中国古典诗词国际研讨会”而作)——《春江花月夜》简论 394
抗战前期的文艺运动与创作概貌(新中国文学史讲座) 402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辅导提纲 411
重读中学现代文学课文的思考 416
十二位著名作家的性格色彩——赠《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的朋友们 421
评中学生向鹏的《我爱我妈》 458
“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1997年4月22日—26日) 461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2003年12月25日—28日) 465
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开幕词(1990年5月21日) 47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词——致读者 47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纪要 479
当今中国文坛的“堂吉诃德”——关于“95”文坛“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对话 48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与新文学的发展——访博士生导师黄曼君教授 487
全景观照 世纪梳理——《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访谈 493
春秋写激流 寒夜惟随想——华中师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黄曼君专访 498
学术之路的四重境界——黄曼君教授访谈录 501
语文教育要适应文化多元的新时代——黄曼君教授访谈录 514
学界泰斗 赤子情怀——王瑶先生祭 519
悼念田仲济先生 523
悼念黎智同志 525
一串凄婉的歌——参观萧红纪念馆随笔 527
人文师苑忆华年 530
开创社会科学工作的新局面笔谈:开展学术上的自由探讨 534
边实践,边读书 536
“道德哲学在开放之时代尤要”——《毛泽东早期文稿》读后(之一) 538
学术人文成果的高品位普及——读《新华文摘》有感 541
文艺创作要富于时代精神 544
“五四”新诗中“自我”的开放形态——从《女神》说开去 546
作家生活的多维格局——投入抗震救灾伟大斗争的启示 549
呼唤法制和文明 553
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都是美丽的——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所所长、博导黄曼君 555
幻美之旅——赠合影“女郎” 557
宝石春——仿卞之琳《断章》 561
老境 567
古今咏——“中国文学古今研讨会”有感 569
“舴艋舟,怎载得许多情”?——陈玉兰女士重庆街头擦皮鞋靓景有感 570
洁光:一种穿越世纪时空的大爱结晶(为“纪念郭沫若留学日本九州大学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而作) 572
读余光中《永恒之歌》 577
赞叹永春 578
网络与鼠标——与余光中先生对话 579
南国的风——贺芃子君七十寿辰 581
藏头诗四首 583
晶新吟——赠康太 585
回春颂——赞武汉672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曾祥冰女士 586
美丽的错觉——2007年迎春倒计时 587
零八中华——新年贺词 589
牛年感怀 591
终于有了这一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赞 593
洗礼——荧屏前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 596
春天在你们的笑容里——“三·八节”赞词 598
水漂梦——丹江水库遐想 600
镜泊湖:“曲”西湖 602
百步亭,花园城 604
昙啊,桂啊!——亲历华中师大 607
百年学府喜迎春——华中师大2003年新年音乐会有感 611
一个梦:留住时间——观华中师大太极拳表演 614
芳草地:春天的精魂 616
贺岁“博雅”——高师班新年晚会抒情 619
初夏 621
课堂——纪念教师节 623
红梅—茉莉——一位江南女硕士的八年寻梦 625
酒筵——大学同学钟燕夫妇鸡年请酒有感 627
离奇的我 630
湘西寻梦 633
土家“新娘”——从文“人性小庙”新景 637
一滴彩色雨 641
邂逅 647
中秋吟月 649
悼泉明 653
“送”文超 654
“人见人爱的”她——贺永健、王慧喜结连理 655
文竹情——赠文轩(西来)兄伉俪 657
附录一 黄曼君教授生平简介 659
附录二 黄曼君年表 662
附录三 七十寿辰寿联、贺词 705
附录四 挽联、唁电 709
文集后记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