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技法时代 1
一、偶然发明的世纪 1
二、试错法 3
第二章 创造技法时代 7
一、创造技法时代的诞生 7
二、创造技法的分类 8
(一)联想系列技法 10
(二)组合系列技法 19
(三)类比系列技法 24
(四)臻美系列技法 27
三、创造技法之间的关系 29
四、传统创造方法的局限性 30
(一)传统创造技法的局限 31
(二)传统创新过程的困境分析 32
第三章 “后技法时代”的创造方法概述 34
一、“后技法时代”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34
二、TRIZ是什么 34
三、TRIZ的由来与核心思想 35
(一)TRIZ来源 35
(二)TRIZ的核心思想 36
(三)TRIZ的发展 36
(四)TRIZ理论与发明的级别 39
(五)TRIZ创新方法理论体系 40
第四章 TRIZ创新思维 42
一、最终理想解(IFR) 43
二、九屏幕法:资源分析法 48
三、小人法 51
四、STC算子——大小、时间和价格 58
五、金鱼法 60
第五章 TRIZ创新规律 63
一、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65
(一)S曲线进化法则 65
(二)S曲线分析 66
(三)S曲线分析的作用 67
二、提高理想度法则(获得“最终理想解”) 68
(一)技术系统的进化目标 68
(二)提高理想度的含义 68
三、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71
四、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 72
(一)提高柔性子法则 72
(二)提高可移动性子法则 75
(三)提高可控制性子法则 77
(四)增加系统的动态性和可控性的路径 78
五、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78
六、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80
(一)结构上协调 80
(二)性能参数的协调 81
(三)工作节奏和频率上的协调 81
七、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81
八、减少人工介入的进化法则 84
第六章 TRIZ技术矛盾与创新原理 87
一、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 88
(一)技术矛盾与39个技术参数 88
(二)矛盾矩阵 92
二、创新原理:不折中地解决技术矛盾 94
(一)分割原理(Segmentation) 95
(二)抽出原理(Taking out/Extraction) 98
(三)局部特性/品质(Local Conditions/Quality) 100
(四)不对称原理(Asymmetry) 101
(五)组合原理(Merging) 103
(六)多用性原理(Universality) 105
(七)嵌套原理(Nested doll) 105
(八)质量补偿原理(Anti-weight) 107
(九)预先反作用原理(Preliminary anti-action) 108
(十)预先作用原理(Preliminary action) 109
(十一)预先防范原理(Beforehand Cushioning) 111
(十二)等势原理(Equipotentiality) 112
(十三)反向作用原理(The other way around) 112
(十四)球面化原理(Spheroidality) 114
(十五)动态原理(Dynamics) 115
(十六)作用不足或过量作用原理(Partial or excessive actions) 116
(十七)向多维度过渡原理(Another Dimension) 118
(十八)机械振动原理(Mechanical vibration) 120
(十九)周期作用原理(Periodic action) 121
(二十)连续有效作用原理(Continuity of useful action) 122
(二十一)紧急行动原理(Skipping/Rushing through) 123
(二十二)变害为益原理(Convert harm into Benefit) 124
(二十三)反馈原理(Feedback) 125
(二十四)中介物原理(Mediator) 126
(二十五)自服务原理(Self-service) 126
(二十六)复制原理(Copying) 127
(二十七)替代原理(替代法) 129
(二十八)机械系统的替换原理(Mechanics substitution) 130
(二十九)气压或液压原理(Pneumatics and hydraulics) 130
(三十)利用软壳或薄膜原理(Flexible shells and thin films) 131
(三十一)多孔材料原理(Porous materials) 132
(三十二)变色原理(Color change) 133
(三十三)同质性原理(Homogeneity) 134
(三十四)抛弃与再生原理(Discarding and recovering) 135
(三十五)改变物理和化学状态原理(Transform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states) 136
(三十六)相变原理(Phase transition) 138
(三十七)热膨胀原理(Thermal expansion) 139
(三十八)氧化原理(Strong oxidants) 141
(三十九)惰性环境原理(Inert atmosphere) 142
(四十) 复合材料原理(Composite materials) 142
第七章 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 144
一、物理矛盾 144
二、分离原理 145
(一)空间分离 146
(二)时间分割 150
(三)条件分离 152
(四)整体与局部分离 153
(五)解决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 154
(六)分离原理的综合应用 155
第八章 TRIZ方法的程序与流程 157
一、TRIZ理论工具体系 157
二、TRIZ解题流程 157
三、利用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解题案例 159
第九章 “后技法时代”对创造方法的诠释 168
一、TRIZ创造哲学基础 169
(一)创新理论基础之一:唯物辩证法 169
(二)创新理论基础之二:本体论 171
二、TRIZ方法论本土化过程探析 174
(一)TRIZ理论本土化思考 174
(二)TRIZ与传统创造技法的比较与融合 175
(三)TRIZ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会通 177
三、对TRIZ创造方法的哲学反思 180
(一)算法程序与创造性思维:从“深蓝”谈起 180
(二)逻辑规则:TRIZ创造过程的形式走向 181
(三)人文缺失:TRIZ方法的潜在弊端 183
第十章 无法而法:中国传统创造方法 185
一、中国形而上的创造方法论 185
二、法无定法:科学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 187
三、道有其道:由技进道 189
四、创学时代:西方创造之技与东方创造之道合璧 193
参考文献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