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体育与Sports 1
第一节 近现代体育的发展背景及概念变迁 1
一、近现代体育的发展背景 1
二、体育概念的变迁 2
三、体育的相似用语 4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定义 6
一、运动教育科学 6
二、运动艺术科学 7
三、体育的综合定义 8
第三节 现代体育的价值 8
一、体育的目标 8
二、体育的各个领域目标 9
三、现代体育的价值 9
第四节 诠释Sports 11
一、玩儿(Play) 11
二、游戏(Games) 16
三、Sports 16
第二章 体育文化史 21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体育文化 21
一、希腊体育文化庆典 21
二、罗马观众体育和娱乐 23
三、中世纪的骑士运动 25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皇家网球 26
五、纯正意义的英国体育 26
第二节 近代德国体操运动 26
第三节 近代英国的运动文化 29
一、特色体育项目 29
二、英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化 32
三、英国体育意识形态 34
第四节 近代美国的运动文化 36
一、运动文化的表现形态 36
二、美国体育文化和YMCA运动 38
三、美国体育意识形态 39
第五节 中国运动文化 42
一、中国运动文化发展阶段 42
二、中国运动文化发展概述 46
第三章 体育哲学 48
第一节 体育的意义 48
一、参与体育与对自我的理解 48
二、通过体育实现目标意识的强化 50
三、体育参与的阶段及其意义 50
第二节 体育运动的潜在意义 53
一、优越性的追求 53
二、支配欲和优越性 54
三、个人限度的规定 55
四、冒险的机会捕捉 55
五、表现 55
六、意识的变更状态和神秘境界 56
第三节 身心的关系 56
一、身体与心理 57
二、身心一体论 58
第四节 运动和美 59
一、身体美 59
二、体育和运动美 61
三、体育的技术美和艺术美 61
四、体育和活动的形式美 62
第五节 运动和伦理 64
一、体育和体育竞争的类型 64
二、运动与伦理 66
三、体育伦理问题 68
第四章 运动心理 73
第一节 运动技能 73
一、技能的概念 73
二、运动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关系 74
三、运动技能 74
四、运动技能的分类 75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学习 79
一、运动技能形成的途径 79
二、运动技能学习方法 83
第三节 运动学习与迁移 87
一、正向迁移 87
二、负向迁移 88
三、中性迁移 89
四、两侧迁移 89
第四节 运动学习与反馈 89
一、反馈的分类 90
二、反馈家族 92
三、追加反馈的作用 92
第五节 运动与焦虑 92
一、焦虑的分类 92
二、运动焦虑的理论背景 94
三、焦虑与运动技能学习 95
第五章 体育与文化 96
第一节 现代生活与体育 96
一、现代生活中运动的作用 96
二、现代生活和体育 98
第二节 体育的社会功能 100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 101
二、促进社会和谐 101
三、提高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02
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102
第三节 体育与社会阶层 103
一、体育和社会阶层 103
二、体育和社会移动 104
第四节 体育的社会化 104
一、社会化 104
二、体育社会化 105
三、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106
第五节 体育和背离 108
一、体育背离 108
二、体育背离理论 109
三、体育背离的机能 109
四、体育背离的原因 110
五、体育背离的类型 111
第六节 体育与大众媒体 114
一、大众传媒的主要内容 114
二、大众传媒的功能 115
三、大众传媒与体育的关系 115
第七节 体育与种族歧视 118
一、美国体育文化和人种歧视 118
二、为了消除人种差别的议论 119
第六章 运动人体科学 120
第一节 人体运动的结构体系 121
一、骨骼 122
二、关节 124
三、肌 126
第二节 人体运动与物质代谢 130
一、心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 131
二、呼吸系统 133
三、内环境稳定性 135
四、运动与能量系统 137
第三节 人体运动与控制原理 138
一、神经系统 138
二、运动感知觉 139
三、人体运动控制的基本原则 142
四、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 143
第七章 运动与健康 147
第一节 对健康的深入认识 147
第二节 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151
第三节 运动与健康 155
一、身体健康的基本要素 156
二、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156
三、身体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157
第四节 运动原则与运动处方 166
一、运动原则 166
二、运动处方 167
第五节 如何提高心肺系统耐力 170
一、发展心肺系统耐力的好处 170
二、发展心肺系统耐力的生理学依据 170
三、发展心肺系统耐力的运动处方 171
四、提高心肺系统耐力的运动计划 173
五、提高心肺系统耐力的几种练习方法 175
第六节 其他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 176
一、力量练习的运动处方 176
二、提高柔韧性的运动处方 179
第七节 保持合理的身体成分 180
一、肥胖对健康的危害 180
二、理想体重的计算 180
三、体重控制的生理学基础 181
四、减少体重的安全速率 182
五、建立成功的减少体重的计划 182
六、体重控制的几种错误认识 183
第八章 近代奥林匹克运动 184
第一节 近代奥运会的兴起 184
一、近代奥林匹克的复活 184
二、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背景 187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189
第二节 二战前的奥运会 191
第一届奥运会(1896年) 191
第二届奥运会(1900年) 191
第三届奥运会(1904年) 192
第四届奥运会(1908年) 193
第五届奥运会(1912年) 194
第六、第十二、第十三届奥运会 194
第七届奥运会(1920年) 194
第八届奥运会(1924年) 195
第九届奥运会(1928年) 195
第十届奥运会(1932年) 196
第十一届奥运会(1936年) 196
第三节 二战后的夏季奥运会 197
第十四届奥运会(1948年) 197
第十五届奥运会(1952年) 198
第十六届奥运会(1956年) 198
第十七届奥运会(1960年) 199
第十八届奥运会(1964年) 199
第十九届奥运会(1968年) 200
第二十届奥运会(1972年) 200
第二十一届奥运会(1976年) 201
第二十二届奥运会(1980年) 201
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4年) 202
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8年) 202
第二十五届奥运会(1992年) 203
第二十六届奥运会(1996年) 203
第二十七届奥运会(2000年) 204
第二十八届奥运会(2004年) 204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2008年) 205
第四节 冬季奥运会 206
第一届:1924年夏蒙尼冬奥会 206
第二届:192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 206
第三届:1932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207
第四届:1936年加米施-帕滕基兴冬奥会 207
第五届:194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 207
第六届:1952年奥斯陆冬奥会 208
第七届:1956年科蒂纳丹佩佐冬奥会 208
第八届: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 208
第九届: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209
第十届: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 209
第十一届:1972年札幌冬奥会 209
第十二届: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210
第十三届: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210
第十四届: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 210
第十五届: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 211
第十六届: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211
第十七届: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211
第十八届:1998年长野冬奥会 212
第十九届: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212
第二十届:2006年都灵冬奥会 212
第二十一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213
第五节 近代奥运会思想与理念 213
一、近代奥林匹克思想及意识形态 213
二、近代奥林匹克思想体系 215
三、近代奥林匹克对近代体育的促进作用 216
第六节 人物简介 218
一、国内运动员 218
二、国外运动员 222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