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身体、社会 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熊欢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82550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女性与体育——研究背景、意义与议题 1

第一节 女性研究——女性主义的思考 1

一女性/性别研究沿革 1

二 女性主义研究 3

第二节 体育研究——社会学的思考 8

一什么是体育 8

二体育社会学的诞生与发展 12

第三节 女性体育——跨学科的思考 15

一 为什么研究女性体育 15

二 为什么在体育中研究性别 26

三 女性体育研究的理论发展 37

四 女性体育研究的实践问题 52

五 女性体育研究的跨学科视域 64

第二章 女性体育的演进——历史与文化的透视 75

第一节 女性体育在西方的历史演进 76

一 古代及中世纪的西方女性体育 76

二 17—18世纪的西方女性体育运动 82

三 19世纪西方女性和体育运动 99

四 20世纪西方女性体育运动的发展 110

第二节 女性体育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122

一 古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123

二 近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133

三 当代中国女性的体育生活 143

四 港澳台地区女性的体育运动 155

第三章 女性体育的理论诠释——反思、批判与重构 171

第一节 女性与体育——女性主义理论视角 171

一 体育女性主义的诞生 172

二体育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 174

第二节 体育中的女性与发展——女性主义心理学视角 187

一 女性主义对体育心理学的重构 187

二 体育中的主体经验研究——女性的声音 191

三 女性主义精神分析法——体育中的另一种声音 193

四 后结构主义理论——体育中身份认同的社会建构 196

第三节 女性、体育与社会——社会学理论视角 199

一 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体育——研究的历史回顾 199

二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体育中的性别秩序 202

三 冲突理论视角——体育中性别不平等、歧视与排斥 209

四 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体育中的性别角色与分工 213

五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体育中的性别身份与刻板映像 216

第四节 身体、性别与权力——身体理论视角 223

一社会的身体——身体理论 224

二运动的身体 234

三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 238

第四章 女性体育的研究方法——聆听女性的心声 246

第一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 247

一 对实证主义认识论的批判 248

二 女性主义研究认识论 249

第二节 女性主义方法论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252

一 对研究主客体分离的批判 253

二 对量化研究范式的反思 254

三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256

第三节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及其在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259

一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偏好 259

二 女性主义访谈法 261

三 女性主义实验法 264

四 女性主义民族志法 267

五 女性主义跨文化研究法 271

第五章 抵抗、平等与超越——女性主义的奥林匹克运动 276

第一节 妇女参与奥林匹克的历程 276

一初步发展阶段(1900—1924年) 277

二 缓慢发展阶段(1928—1976年) 278

三 飞速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 279

第二节 女性对奥林匹克的“超越”与“重塑” 283

一 升华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283

二 将奥林匹克的影响推向纵深 284

三 重塑奥林匹克的完整魅力 285

四 推动奥林匹克的变革 287

第三节 奥林匹克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 289

一 奥林匹克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 289

二 奥林匹克改变妇女的社会地位 291

三 奥林匹克对妇女问题新的争论 293

四 妇女在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前景展望 294

第六章 女性、体育与社会变迁——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的崛起 299

第一节 城市化、女性与大众体育 299

一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地位的变迁 299

二 城市化进程中大众体育的发展 301

三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崛起的动力机制 304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大众体育的特征 310

一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310

二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的人口学特征 313

三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的心理特征 317

四 女性大众体育参与形式与行为的特征 318

五 女性大众体育设施与服务的特征 327

六 女性大众体育的文化特征 330

第三节 城市、女性与发展:女性大众体育的发展战略 332

一 女性大众体育发展存在的矛盾与局限 332

二 多维视野下中国女性大众体育发展战略的建构 334

第七章 女性、体育与空间权力——体育对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困境 343

第一节 女性主义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 344

一 女性主义空间研究 344

二 体育活动对女性空间建构的推论 347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女性城市社会空间的建构 348

一 体育运动对当代中国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 348

二 体育空间与女性权利:限制与争议 355

第八章 塑造与控制——体育传媒中的性别与性别气质 362

第一节 体育、媒体与性别——理论之探讨 362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大众传媒 362

二 传媒视野中的体育 364

三 批判主义视野中的性别与传媒 365

四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传媒研究 366

第二节 体育传媒中的性别与性别气质——实证之研究 367

一体育报纸对于性别的呈现 367

二体育报纸中的性别偏见 372

三 体育报纸对于性别气质的塑造与控制 375

第九章 身体的自由与解放?——论体育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 384

第一节 女性休闲的双重含义 384

一 女性休闲的积极含义——“自由”与“发展” 385

二 女性休闲的消极含义——“失范”与“异化” 388

第二节 体育运动对女性休闲困境的消解 391

一 身体实践与赋权(empowerment) 392

二 打破性别的二元空间 394

三 抵制性别秩序 395

第十章 时空、人际与身心——运动中女性身体体验的文化差异 398

第一节 身体体现与身体经验的理论化 398

一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398

二 女性主义对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批判与继承 399

第二节 运动中女性身体体验及文化差异 401

一 感官体验 402

二 时间和空间的体验 405

三 与他人共处的体验 408

四 对体育中身—心关系的感受 410

五 身体运动经验与文化差异 412

第十一章 制度化的排斥与性别角色的“回归”——退役女运动员再就业研究 415

第一节 中国退役女运动员再就业的制度因素 415

一运动员再就业政策的变迁 415

二 举国体制下女性运动员的人力资本 419

第二节 女性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中的性别角色 423

一 劳动性别分工与两性职业发展 423

二 退役女性运动员再就业中社会性别角色的回归与超越 426

第十二章 失范、暴力与性别权力——体育运动中的性骚扰 433

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的性骚扰:现状、危害与影响 433

一体育中“性骚扰”的范畴与现状 433

二 性骚扰的主要危害和影响 437

三 国际体坛对性骚扰的应对与防范 439

第二节 失范、沉默与反抗:女性主义视野下体育运动中的性骚扰 441

一 理论探究:运动的身体与性别权力 441

二 女性主义质性调查 444

第十三章 尴尬、恐惧与挑战——酷儿理论与体育中的同性恋亚文化 447

第一节 同性恋、酷儿、酷儿理论 447

一 酷儿、酷儿理论的沿革 448

二 酷儿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450

第二节 体育与同性恋亚文化的论域 455

一酷儿理论与体育研究 456

二 体育实践:瓦解的异性恋意识形态? 457

三 酷儿通过体育寻求身体与认同的可能性 458

四 体育与同性恋亚文化的研究价值与特色 459

结语 新世纪女性体育研究的挑战 463

参考文献 465

后记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