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2
1.1.1 生产运作的概念 2
1.1.2 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 5
1.1.3 生产运作管理与其他职能管理的关系 5
1.2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与未来 5
1.2.1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5
1.2.2 传统生产管理方式及其弊端 9
1.2.3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 12
1.3 生产类型与生产过程 14
1.3.1 生产类型的划分 14
1.3.2 生产过程的组织 17
1.4 生产运作战略 19
1.4.1 生产运作战略的层次划分 20
1.4.2 生产运作战略框架 21
1.4.3 生产运作战略的竞争重点 22
1.4.4 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 23
1.4.5 生产运作战略的实施 26
本章小结 26
复习题 27
第2章 设施的选址与布置 30
2.1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与程序 32
2.1.1 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32
2.1.2 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 38
2.1.3 设施选址的程序 39
2.2 服务业的选址 41
2.2.1 服务业的分类 41
2.2.2 服务企业的选址 42
2.2.3 服务业的聚集效应 44
2.3 设施选址的评价方法 44
2.3.1 因素赋值法 44
2.3.2 盈亏平衡分析法 45
2.3.3 重心法 47
2.4 设施布置 48
2.4.1 设施布置的原则 48
2.4.2 设施布置的专业化形式 50
2.4.3 生产设施布置的主要方法 53
2.5 办公室布置 58
2.5.1 办公室布置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59
2.5.2 办公室布置基本原理 59
2.5.3 办公室布置的主要模式 60
本章小结 61
复习题 62
第3章 流水生产组织 66
3.1 流水生产概述 67
3.1.1 流水生产组织的发展过程 67
3.1.2 流水生产的基本特征 69
3.1.3 流水生产的组织条件 70
3.1.4 流水线的分类 70
3.2 单一对象流水线设计 74
3.3 多对象流水线设计 82
3.3.1 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82
3.3.2 成组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85
3.3.3 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91
本章小结 95
复习题 96
第4章 精益生产 102
4.1 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 104
4.1.1 精益生产的产生与推广 104
4.1.2 精益生产的概念与目标 105
4.1.3 精益生产核心 109
4.1.4 精益生产的特点 110
4.2 准时化生产 112
4.2.1 准时化生产的含义(JIT) 112
4.2.2 推动式系统和拉动式系统 114
4.2.3 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 115
4.3 看板管理系统 119
4.3.1 看板 119
4.3.2 看板管理的主要工作规则 121
4.3.3 用看板组织生产 122
4.3.4 看板数量的确定 123
本章小结 123
复习题 124
第5章 工作设计 127
5.1 工作设计概述 128
5.1.1 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129
5.1.2 工作设计的含义 130
5.1.3 工作设计的社会技术理论 132
5.1.4 劳动专业化的影响 133
5.1.5 工作设计中的行为方法 133
5.1.6 工作团队 135
5.2 工作研究的基本概念 138
5.2.1 概念与基本目标 138
5.2.2 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139
5.2.3 工作研究的步骤 140
5.3 工作方法研究 141
5.3.1 过程研究 142
5.3.2 操作研究 145
5.3.3 动作研究 146
5.4 工作时间研究 147
5.4.1 生产时间消耗的结构 148
5.4.2 工作测量方法 150
本章小结 157
复习题 158
第6章 库存控制 162
6.1 库存概述 164
6.1.1 库存的定义与作用 164
6.1.2 库存的种类 165
6.1.3 库存成本 166
6.2 库存控制系统 168
6.2.1 库存控制系统的分类 168
6.2.2 库存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决策要素 170
6.3 库存系统基本模型 170
6.3.1 单周期库存模型 170
6.3.2 多周期库存系统 174
6.4 库存管理方法 183
6.4.1 ABC分析方法 183
6.4.2 准时制库存管理 185
本章小结 186
复习题 187
第7章 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 193
7.1 生产能力 195
7.1.1 生产能力的概念和种类 195
7.1.2 生产能力决策的重要意义 197
7.1.3 决定生产能力的因素 198
7.1.4 生产能力的核定 198
7.1.5 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202
7.2 生产计划系统 206
7.2.1 生产计划的层次 206
7.2.2 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 207
7.3 生产计划的编制 214
7.3.1 编制生产计划的原则 214
7.3.2 编制生产计划的步骤 215
7.3.3 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 217
7.4 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218
7.4.1 编制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原则 218
7.4.2 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218
7.4.3 安排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的方法 220
7.5 生产计划技术 223
7.5.1 试算法 224
7.5.2 运输表法 227
本章小结 232
复习题 232
第8章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235
8.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236
8.1.1 生产作业计划概念及特点 236
8.1.2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 236
8.1.3 生产作业计划的工作内容 237
8.2 期量标准 238
8.2.1 大量流水线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239
8.2.2 成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244
8.2.3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 251
8.3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251
8.3.1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及分工 251
8.3.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252
8.3.3 作业排序 259
8.4 物料需求计划 268
8.4.1 订货点法 268
8.4.2 MRP的原理和逻辑 269
8.4.3 MRP的输入信息 271
8.4.4 物料需求计划输出的处理逻辑与算法 273
8.5 生产作业控制 277
8.5.1 生产作业控制概述 277
8.5.2 生产作业控制工作的内容 279
本章小结 282
复习题 283
第9章 项目管理 287
9.1 项目管理概述 288
9.1.1 项目及项目管理 288
9.1.2 项目组织结构 291
9.1.3 工作分解结构 294
9.2 网络计划技术 297
9.2.1 关键路径法 297
9.2.2 单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径法 299
9.2.3 三点时间估计的关键路径 303
9.3 时间—费用模型 306
9.3.1 最小费用计划 306
9.3.2 资源管理 310
9.3.3 关键路径分析的几点说明 310
本章小结 312
复习题 312
第10章 质量管理 316
10.1 质量与质量管理 318
10.1.1 质量 318
10.1.2 产品质量形成的理论 319
10.1.3 质量管理 320
10.1.4 PDCA循环 324
10.2 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 325
10.2.1 调查表法 325
10.2.2 分层法 327
10.2.3 直方图法 328
10.2.4 散布图法 329
10.2.5 排列图法 330
10.2.6 因果分析图法 331
10.2.7 波动图法 332
10.3 工序质量控制与控制图 332
10.3.1 工序质量 332
10.3.2 工序能力和工序能力指数 333
10.3.3 控制图 335
10.4 ISO 9000系列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 337
10.4.1 ISO 9000系列标准简介 337
10.4.2 质量管理原则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39
10.5 6σ质量管理 345
10.5.1 6σ的兴起及在世界级公司的实践 345
10.5.2 6σ质量管理的理念 347
10.5.3 6σ质量水平的测算与度量 347
10.5.4 实施6σ项目的DMAIC模式 348
10.6 卓越绩效模式 349
10.6.1 卓越绩效模式及框架 349
10.6.2 三大著名质量奖 350
本章小结 356
复习题 356
第11章 设备管理 360
11.1 设备管理概论 361
11.1.1 设备管理的内涵 361
11.1.2 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 362
11.2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364
11.2.1 企业设备的种类 364
11.2.2 设备购置的目的 365
11.2.3 设备选择的技术性分析评价 365
11.2.4 设备选择的经济性分析评价 366
11.3 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368
11.3.1 设备运行中的磨损及故障规律 368
11.3.2 设备的合理利用 370
11.3.3 设备的检查 372
11.3.4 设备的维修 373
11.3.5 全面生产维修制度(TPM) 375
11.4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377
11.4.1 设备更新的基本理论 377
11.4.2 设备最佳更新周期的确定 378
11.4.3 设备更新方案的分析决策 378
11.4.4 设备改造 379
本章小结 380
复习题 380
参考文献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