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学贯中西、知行统一的李大钊 8
一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贡献 9
(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说起 9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标准 35
二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贡献 54
(一)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5
(二)初步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60
(三)对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艰辛开拓 66
三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69
(一)李大钊等人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探索 69
(二)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际贡献 77
四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84
(一)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认识水平 84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实际贡献 88
五 李大钊与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起点 92
(一)关于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起点 92
(二)关于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标准 97
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102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102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形成标准 107
七 李大钊哲学、政治、法学思想述评 114
第二章 理论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115
一 唯物史观为中国社会改造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117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宣传 118
(二)杨匏安等人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宣传 125
(三)国民党等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宣传 128
二 马克思经济学说揭示了社会变化的规律 132
(一)李大钊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介绍 133
(二)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介绍 138
三 科学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依靠力量、道路等具体问题 140
(一)李大钊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 141
(二)陈独秀等人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 157
四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特点 158
第三章 充分利用多种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161
一 创办和编辑无产阶级报刊,使其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161
(一)李大钊在创办和编辑无产阶级报刊方面的贡献 161
(二)李大钊与新潮社 169
(三)李达在主编《共产党》月刊方面的贡献 190
二 发表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 193
(一)李大钊撰写的有关文章 193
(二)李达撰写的有关文章 201
(三)杨匏安撰写的有关文章 204
三 主持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使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6
(一)李大钊主持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6
(二)李汉俊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7
(三)袁振英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8
四 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争,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20
(一)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 223
(二)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化”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226
(三)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潮对“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231
五 利用大学讲坛、图书馆等形式,向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 236
六 开办平民夜校和劳动补习学校,向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 238
第四章 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 240
一 引领广大进步学生和青年走上马克思主义之路 240
(一)李大钊对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41
(二)李大钊对袁玉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253
二 注重在全国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259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宣传情况 260
(二)北京共产党组织的主要活动 271
三 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74
结语 277
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