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纳西民族迁徙、分布及现今纳西族人流衍情况略说 4
二、纳西东巴文化和民间文学的性质再探 9
三、纳西族民间神话的世俗旨趣:入神共处的“五行”世界 14
四、“山林”在纳西族民间神话观念中的地位 22
五、本书的框架 32
上篇 兄弟之约 38
第一章 “树”与“性”:纳西族“山林”观念再认识 38
一、楔子 38
二、“含英巴达神树”与“银白的日月”:《黑白战争》的性爱、繁衍内涵 40
三、董若阿路之死的三个隐喻:米利术主是谁? 46
四、兄弟之间对性与生育繁衍的争夺:山林之神“署”初论 52
第二章 人与山林之神“署”为同父异母兄弟观念的再认识 66
一、山林之神“署”的两个原形:“蛇”与“蛙” 66
二、“署”:财富与性爱的隐喻——“山林”即物产与繁育之地 73
三、人与山林之神“署”爆发冲突的种种版本述论 79
第三章 兄弟想象与灵魂归途:“山林”观念中的兄弟之争 86
一、“同父”与“异母”:从“性焦虑”视野解读人对“山林”的隐秘心理 86
二、“署古”:山林与生死 99
三、一个奇特的空间观念:居那什罗神山 113
下篇 林郭相望 126
第四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科学:被隐蔽的“信念”维度 126
一、西方自然科学背后的形而上学信念:人在世界之外 127
二、“科学元勘”:科学家自身处境的一次深刻反思 131
三、科学的“民族性”与社会信念失灵——本书核心问题的初探 135
四、知识的文化边界与科学的有限共享性问题 141
五、近代纳西族:知识命题与知识信念的不对称问题 149
第五章 “文化的相遇”:知识信念问题的历史与哲学解释 156
一、纳西族“山林”观念中的知识信念问题:回顾与梳理 156
二、文化相遇与知识可错性的哲学反思:哈贝马斯的文化知识学 164
三、纳西族先民的地方性知识与西方科技知识的相遇:一个概论 173
第六章 “林郭相望”:人与山林“边界”的出现及“大洪水”隐喻的现代解读 176
一、轮伐轮种周期计算公式及地方性知识的代际断层 176
二、黑白水林业局:“国家正确”语境下的科技文明袭入 182
三、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丽江地区的两次山林砍伐高潮 186
四、在纳西族传统观念里寻求对“大洪水”隐喻的可能的解释 193
五、“社会信念失灵”:非原生科技文明的一个特征 197
结语 隐退的神明 202
一、玉水寨之行:地方性知识的复苏? 202
二、山林砍伐:与“历史事实”相悖的集体记忆 205
三、“日内刻”:地方性知识“持有者”的沉默 208
四、谁是丽江人? 214
参考文献 218
索引 231
后记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