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土心理学的知识论目标 1
第一节 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兴起 2
第二节 文化心理学的第三波 4
第三节 对本土心理学的挑战与回应 9
第四节 本书的主张 13
结论 19
第2章 从建构实在论看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 25
第一节 心智的文化发展 25
第二节 建构实在论 30
第三节 现代化的意义 38
第四节 华人社会的现代化 41
结论 46
第3章 西方哲学中的人观与典范转移 51
第一节 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 51
第二节 康德的「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53
第三节 维根斯坦的独我论 61
第四节 波柏的进化认识论 66
第五节 后实证主义的知识论 69
第六节 建立普世心理学的方法论策略 73
结论 77
第4章 〈人情与面子〉理论的建构 83
第一节 社会交换论的回顾 83
第二节 交换理论的批判 90
第三节 正义理论的回顾 95
第四节 社会关系的深层结构 103
第五节 〈人情与面子〉的理论建构 107
结论 115
第5章 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 123
第一节 儒家的天命观 124
第二节 儒家的心之模型 131
第三节 儒家的庶人伦理:「仁、义、礼」伦理体系 135
第四节 修身以道 144
第五节 君子与小人 149
第六节 儒家的「士之伦理」:济世以道 151
第七节 致中和的世界观模型 156
第八节 人观、自我与个体 159
结论 160
第6章 华人道德思维的研究典范:后设理论分析 167
第一节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 168
第二节 Rest的四部分模式 177
第三节 Bloom的社会原则和社会人道 180
第四节 华人的政治社会思维 182
第五节 人类发展的存在面相 186
第六节 马庆强的双参数道德发展理论 190
第七节 科学哲学的反思 196
结论 199
第7章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思维与道德判断 207
第一节 儒家的「庶人伦理」 207
第二节 儒家的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210
第三节 分殊理性 216
第四节 儒家伦理的调整 220
第五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思维 223
第六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判断 233
第七节 「情理」与「法理」 241
第八节 关系主义与个人主义:自我的界线 243
结论 246
第8章 儒家关系主义与社会交换 253
第一节 儒家「庶人伦理」的可外推性 254
第二节 由「关系取向」到「儒家关系主义」 259
第三节 角色「关系」的认知结构 262
第四节 关系与资源分配 267
第五节 关系与社会交换 270
第六节 代间交换与孝道 272
第七节 关系脉络与社会规范 275
第八节 中国与日本:两种儒家社会的比较 277
结论 284
第9章 儒家社会中的生活目标与成就动机 293
第一节 台湾心理学界对成就动机的先期研究 294
第二节 素朴实证主义研究取向的批判 297
第三节 儒家社会中成就动机的文化分析 304
第四节 西方社会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306
第五节 儒家社会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310
第六节 生活目标之达成:自尊与面子 318
第七节 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的比较 328
第八节 努力模式与能力模式 332
第九节 努力的道德意义 335
第十节 努力与奖惩 342
结论 348
第10章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面子 359
第一节 华人的「脸面」之谜 359
第二节 儒家伦理与心理社会均衡 363
第三节 儒家社会中的道德与丢脸 369
第四节 面子需求与性格 374
第五节 大我的脸面 377
第六节 关系他人的面子情绪 382
第七节 角色义务与成就类型 385
第八节 「大我」与面子维护 388
第九节 两种研究取径的比较 395
结论 文化化约主义的限制 399
第11章 华人社会中的「关系」与组织行为 407
第一节 拉关系与感情的规避 411
第二节 组织间关系运作的争议 413
第三节 华人社会中企业的类型 418
第四节 华人社会中的信任策略 423
第五节 组织间的关系运作 427
第六节 组织内的关系运作 432
结论 437
第12章 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 447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中的冲突化解模式 447
第二节 面子磋商理论 453
第三节 华人社会中的面子语言 456
第四节 本土冲突化解模式的建构 459
第五节 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理论 461
第六节 纵向内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 469
第七节 横向内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 476
第八节 内团体的合作目标 481
第九节 横向外团体的冲突化解策略 484
第十节 儒家关系主义的研究传统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