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前言 1
二、儒学意识与诠释的困境:圣人日已远,典范在文本? 3
三、乐观的时代企图与反省:新材料?新观点? 20
第二章 从古典到传统:古典「德」义及其发展 33
一、前言 33
二、命与德 34
三、「德行」与「德性」 48
四、「德之行」 62
五、小结 74
第三章 开创者的生命与思想:孔子思想分期的思考 77
一、前言 77
二、挫折、焦虑与认同 80
三、前期孔子与后期孔子 108
四、结语 137
第四章 继承者的批判:以子贡为例 141
一、前言 141
二、一个子贡,两种形象? 144
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58
四、馀论:子贡在儒学史上的意义 173
第五章 儒学史争论的起点:孟荀心性论再议 181
一、前言 181
二、孟子的身心观与价值世界的开显 184
三、荀子的身心观与价值世界的客观化 200
四、结论 216
第六章 歧出的孤独者:《荀子·正论》与儒学意识 221
一、前言 221
二、歧出与儒法之别 224
三、圣王与历史意识 233
四、荣辱与价值判断 243
五、结论 252
第七章 限制与自由:从〈穷达以时〉论起 255
一、前言 255
二、人的双重身分 256
三、限制性的概念:「天人问题」 266
四、圆满的可能性:「德福双全」? 283
五、结论 292
第八章 分化与诠释:〈民之父母〉的争议 295
一、前言 295
二、〈民之父母〉中的「五至」 297
三、〈民之父母〉中的「三无」 309
四、「三无」与儒学中的「君」 321
五、分化与诠释 325
第九章 儒学的第一次挫折:以「秦火焚书」为讨论中心 331
一、前言 331
二、「秦火事件」与帝国的形成 333
三、「历史断层」与「学者的焦虑」 342
四、「学术想像」及古代思想史 361
第十章 正典的确立: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石渠议奏」 373
一、前言 373
二、经典与实践 374
三、现象与还原 391
四、世俗与神圣 407
【附录】疑古与信古之间:以古代中国思想的研究为例 421
一、前言 421
二、「疑古」与「信古」 422
三、一部中庸,各自表述 432
四、「同情」与「相信」 449
各章发表出处一览 453
徵引书目 459
名词索引 479
人名索引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