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20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登本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534152
  • 页数:263 页
图书介绍:中医辨证内容十分丰富。此书的编著,是为了便于初学者的学习、掌握并附之于实践,将常用的行之有效的中医辨证方法析解为20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既相对独立,但又是中医辨证不可缺无的部分,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20个知识单元浑然一体,共同构架了中医辨证的知识体系。

第1讲 辨证总论 2

一、中医辨证特色 2

(一)辨证是临床思维的重要形式 2

(二)辨证能正确处理临证资料 2

(三)以症为据,探求病本 3

二、常用的辨证方法简介 3

(一)八纲辨证 3

(二)病因辨证 4

(三)气血津液病辨证 4

(四)脏腑辨证 5

(五)经络辨证 6

(六)六经病辨证 6

(七)卫气营血辨证 7

(八)三焦辨证 8

第2讲 表里辨证 12

一、辨表证 12

二、辨里证 13

三、辨半表半里证 14

四、辨表里证的关系 15

(一)辨表里同病 15

(二)辨表里出入 15

第3讲 寒热辨证 19

一、辨寒证 19

二、辨热证 20

三、辨寒证热证关系 21

(一)寒热错杂关系 21

(二)辨寒热转化关系 22

(三)辨寒热真假关系 23

四、辨寒证热证与表证里证的关系 24

(一)辨表寒证 24

(二)辨表热证 24

第4讲 虚实辨证 28

一、辨虚证 28

二、辨实证 29

三、辨虚证实证的关系 30

(一)辨虚实错杂关系 30

(二)辨虚实转化关系 31

(三)辨虚实真假证候 31

四、辨虚证实证与表证、里证、寒证、热证的关系 32

(一)辨表虚证 32

(二)辨表实证 33

(三)辨里虚证 34

(四)辨里实证 34

(五)辨虚热证 34

(六)辨实热证 35

(七)辨虚寒证 35

(八)辨实寒证 36

第5讲 阴阳辨证 40

一、辨阴阳证候 40

(一)辨阴证 40

(二)辨阳证 41

二、辨阴阳失调所致证候 42

(一)辨阴虚证 42

(二)辨阴盛证 43

(三)辨阳虚证 43

(四)辨阳盛证 44

(五)辨阴阳两虚证 45

(六)辨亡阳证 45

(七)辨亡阴证 46

第6讲 六淫辨证 50

一、辨风淫证候 50

(一)辨风邪袭表证 50

(二)辨风客肌肤证 51

(三)辨风袭经络证 52

(四)辨风历关节证 52

二、辨寒淫证候 53

(一)辨寒邪束表证 54

(二)辨寒中于里证 54

(三)辨寒凝经脉证 55

(四)辨寒湿证 56

三、辨暑淫证候 57

(一)辨暑冒肺卫证 57

(二)辨暑灼阳明证 58

(三)辨暑兼湿热证 59

(四)辨暑湿困阻中焦证 60

(五)辨暑兼寒湿证 60

(六)辨暑伤津气证 61

(七)辨暑伤心肾证 62

四、辨湿淫证候 63

(一)辨湿遏卫阳证 63

(二)辨湿阻气分证 64

(三)辨湿流关节证 65

(四)辨湿热证 66

(五)辨湿热弥漫三焦证 67

五、辨燥淫证候 68

(一)辨燥热伤肺卫证 68

(二)辨凉燥证 69

(三)辨燥伤肺胃证 69

六、辨火淫证候 70

第7讲 气血津液辨证 74

一、辨气病方法 74

(一)辨气虚证 74

(二)辨气陷证 75

(三)辨气滞证 76

(四)辨气逆证 77

(五)辨气闭证 78

(六)辨气脱证 79

二、辨血病方法 80

(一)辨血虚证 81

(二)辨血瘀证 81

(三)辨血热证 83

(四)辨血寒证 83

(五)辨血脱证 84

(六)辨血燥证 85

三、辨津液病方法 86

(一)辨津液不足证 86

(二)水液停聚证 87

四、辨气血津液失常病方法 90

(一)辨气滞血瘀证 90

(二)辨气虚血瘀证 91

(三)辨气血两虚证 92

(四)辨气不摄血证 92

(五)辨气随血脱证 93

(六)辨津停气阻证 94

(七)辨气随津脱证 94

(八)辨津亏血瘀证 95

(九)辨津枯血燥证 96

第8讲 心与小肠病辨证 100

一、辨心气虚证 100

二、辨心阳虚证 101

三、辨心阳暴脱证 101

四、辨心血虚证 102

五、辨心阴虚证 103

六、辨心火亢盛证 103

七、辨心脉痹阻证 104

八、辨痰蒙心神证 105

九、辨痰火扰心证 106

十、辨小肠实热证 107

十一、辨瘀阻脑络证 107

第9讲 肺与大肠病辨证 112

一、辨肺气虚证 112

二、辨肺阴虚证 113

三、辨风寒束肺证 113

四、辨风热犯肺证 114

五、辨燥邪犯肺证 115

六、辨热邪壅肺证 116

七、辨痰热壅肺证 117

八、辨寒痰阻肺证 117

九、辨痰湿阻肺证 118

十、辨肺气衰竭证 118

十一、辨肺气阴两虚 119

十二、辨大肠湿热证 120

十三、辨大肠液亏证 120

十四、辨肠虚滑脱证 121

第10讲 肝与胆病辨证 124

一、辨肝气郁结证 124

二、辨肝火上炎证 125

三、辨肝血虚证 126

四、辨肝阴虚证 127

五、辨肝阳上亢证 127

六、辨肝风内动证 129

(一)辨肝阳化风证 129

(二)辨热极生风证 130

(三)辨阴虚动风证 130

(四)辨血虚生风证 131

七、辨肝胆湿热证 132

八、辨寒滞肝脉证 133

九、辨胆郁痰扰证 134

第11讲 脾与胃病辨证 138

一、辨脾气虚证 138

二、辨脾气下陷证 139

三、辨脾不统血证 140

四、辨脾阳虚证 140

五、辨脾阴虚证 141

六、辨寒湿困脾证 142

七、辨脾胃湿热证 142

八、辨胃气虚证 143

九、辨胃阴虚证 144

十、辨胃阳虚证 145

十一、辨胃热证 145

十二、辨胃寒证 146

十三、辨食滞胃肠证 147

十四、辨胃腑气滞证 148

十五、辨胃腑血瘀证 148

十六、辨胃肠实热证 149

第12讲 肾与膀胱病辨证 152

一、辨肾精不足证 152

二、辨肾阴虚证 153

三、辨肾阳虚证 154

四、辨肾气不固证 155

五、辨肾不纳气证 155

六、辨膀胱湿热证 156

第13讲 经络辨证 160

一、辨手太阴肺经病证 160

二、辨手阳明大肠经病证 161

三、辨足阳明胃经病证 161

四、辨足太阴脾经病证 162

五、辨手少阴心经病证 162

六、辨手太阳小肠经病证 162

七、辨足太阳膀胱经病证 163

八、辨足少阴肾经病证 163

九、辨手厥阴心包经病证 164

十、辨手少阳三焦经病证 164

十一、辨足少阳胆经病证 165

十二、辨足厥阴肝经病证 165

十三、辨督脉病证 166

十四、辨任脉病证 166

十五、辨冲脉病证 167

十六、辨带脉病证 167

十七、辨阴维阳维脉病证 168

十八、辨阴?阳?脉病证 168

第14讲 伤寒病辨证 172

一、辨太阳病证 173

(一)辨太阳经证 173

(二)辨太阳腑证 174

二、辨阳明病证 175

(一)辨阳明经证 176

(二)辨阳明腑证 176

三、辨少阳病证 177

(一)辨少阳经证 178

(二)辨少阳腑证 178

四、辨太阴病证 179

五、辨少阴病证 179

(一)辨少阴寒化证 180

(二)辨少阴热化证 180

六、辨厥阴病证 181

第15讲 卫气营血辨证 184

一、辨卫分证 184

二、辨气分证 185

三、辨营分证 186

四、辨血分证 187

(一)辨血分实热证 187

(二)辨血分虚热证 187

第16讲 三焦辨证 190

一、辨上焦病证 190

(一)辨邪犯肺卫证 190

(二)辨逆传心包证 191

二、辨中焦病证 192

(一)辨阳明燥热证 192

(二)辨太阴湿热证 192

三、辨下焦病证 193

(一)辨真阴不足证 193

(二)辨阴虚风动证 194

第17讲 常见妇科病辨证 198

一、辨冲任虚衰证 198

二、辨冲任不固证 199

三、辨冲任瘀阻证 200

四、辨冲任瘀湿凝结证 201

五、辨冲任虚热证 201

六、辨冲任实热证 202

七、辨冲任郁热证 203

八、辨冲任虚寒证 204

九、辨冲任实寒证 204

第18讲 常见儿科病辨证 208

一、辨心脾积热证 208

二、辨虚火上浮证 209

三、辨脾胃积热证 209

四、辨惊恐呕吐证 210

五、辨腹部中寒证 211

六、辨脏腑虚冷证 211

七、辨脾虚夹积证 212

八、辨疳证 213

(一)辨疳气证 213

(二)辨疳积证 213

(三)辨干疳证 214

(四)辨眼疳证 215

(五)辨心疳证 215

(六)辨疳肿胀证 216

九、辨痰食惊风证 217

十、辨惊恐痉厥证 217

十一、辨土虚木亢证 218

十二、辨惊痫证 219

十三、辨瘀血痫证 219

十四、辨邪陷心肝证 220

十五、辨水毒内闭证 220

第19讲 常见五官科病辨证 224

一、辨眼科疾病辨证 224

(一)辨花翳内陷,肝肺风热证 224

(二)辨花翳内陷,热炽腑实证 225

(三)辨肝胆热炽,风火攻目证 226

(四)辨痰火动风,上阻清窍证 226

(五)辨肝郁气滞,气火上逆证 227

(六)辨肝胃虚寒,饮邪上犯证 228

(七)辨阴虚阳亢,风阳上扰证 228

(八)辨温浊上泛证 229

(九)辨虚火伤络证 230

(十)辨风热火毒攻目证 231

二、辨耳病辨证 231

(一)辨风邪热毒犯耳证 231

(二)辨肝胆湿热犯耳证 232

(三)辨髓海不足伤耳证 233

(四)辨热入心包犯耳证 234

(五)辨肺经风热犯耳证 235

(六)辨脾虚湿浊内困证 235

三、辨鼻病辨证法 236

(一)辨肺经郁热犯鼻证 236

(二)辨肺气虚鼻塞证 237

(三)辨风热犯肺鼻息不利证 238

(四)辨胆腑郁热犯鼻证 238

(五)辨脾经湿热犯鼻证 239

(六)辨肺经湿热犯鼻证 240

四、辨咽喉疾病辨证 240

(一)辨风热犯喉证 240

(二)辨风寒袭喉证 241

(三)辨虚火灼喉证 242

(四)辨痰浊瘀阻咽喉证 243

(五)辨气结咽喉证 244

(六)辨湿热内蕴犯喉证 244

(七)辨气滞血瘀犯喉证 245

(八)辨肺肾阴虚犯喉证 246

(九)辨肺胃热盛犯喉证 246

第20讲 常见皮肤病辨证 250

一、辨风证 250

二、辨湿证 251

三、辨热证 251

四、辨虫证 252

五、辨毒证 252

六、辨血瘀证 253

七、辨血虚风燥证 253

八、辨肝肾不足证 254

九、常见皮肤病辨证举例 255

(一)辨疖 255

(二)辨疔 255

(三)辨痈 256

(四)辨牛皮癣 257

(五)辨粉刺 257

(六)辨黄褐斑 258

(七)辨湿疮 259

(八)辨白驳风 260

(九)辨油风 260

参考文献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