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篇 导论篇 1
第一章 犯罪学相关概念 1
第一节 犯罪的概念 1
一、犯罪的一般概念 1
二、犯罪的法律概念 1
三、犯罪的社会概念 3
四、犯罪的宗教概念 4
五、犯罪的阶级概念 5
六、犯罪的功能性概念 5
第二节 犯罪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8
第三节 何谓犯罪学 11
一、狭义的犯罪学 11
二、广义的犯罪学 11
三、科际整合的犯罪学 12
第四节 犯罪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3
一、犯罪学研究的对象 13
二、犯罪学研究的任务 15
第五节 刑事司法体系 16
第二章 犯罪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9
第一节 中国犯罪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19
一、中国历代有关犯罪对策概念的思想 19
二、近代中国犯罪学思想的研究与发展 23
第二节 西方犯罪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26
一、前言 26
二、十八世纪以前的犯罪学思想 26
三、犯罪学古典学派 33
四、新古典学派及现代古典学派 43
五、犯罪学实证学派 47
第三节 结语——犯罪学古典学派与实证学派的演进促进二十世纪犯罪学理论的发展 63
第三章 犯罪现象的相关概念 65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概念 65
一、犯罪现象存在的普遍性 65
二、犯罪现象的相对性概念 65
三、犯罪现象的结构与过程分析 66
四、犯罪现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68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几个主要特性 68
一、犯罪现象的普遍性 68
二、犯罪现象的相对性 69
三、犯罪原因的复杂性 69
四、刑罚威吓的弱效性 69
五、犯罪现象的变异性 69
第三节 犯罪现象科学性研究的重要性 70
第四节 犯罪现象研究中亟待克服的难题 71
第贰篇 研究方法与统计篇 73
第四章 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73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73
一、概念与定义 73
二、变项、变项类型与衡量 74
三、命题与假设 78
四、发现与解释 79
五、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性 80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81
第三节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 82
一、社会调查法 82
二、观察法 85
三、实验法 88
四、历史研究法 90
五、内容分析法 90
六、个案研究法 91
七、区位学法 93
第四节 犯罪学的质化研究 94
一、质化研究的概念 94
二、质化与量化的比较 94
三、质化研究的应用 94
第五章 犯罪统计 97
第一节 犯罪统计 97
一、犯罪统计来源 97
二、犯罪黑数 102
第二节 国际间犯罪比较 108
一、不同社会的被害率比较 108
二、不同社会的谋杀率比较 109
第参篇 犯罪原因篇 111
第六章 犯罪生物学 111
第一节 概论 111
一、原罪论 111
二、魔鬼论 111
第二节 本能论 112
第三节 体质论 113
一、观相学和颅相学的研究 113
二、生来犯罪人的研究 115
第四节 遗传生物学 117
一、犯罪家族或退化家族的研究 117
二、低能的研究 119
三、亲子相似性的研究 120
四、双生子和被领养者的研究 120
五、基因(性染色体)的研究 122
六、内分泌(荷尔蒙)失调的研究 123
七、体型的研究 124
八、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 125
第七章 犯罪社会学 127
第一节 前言 127
第二节 社会结构理论 127
一、文化传递理论 127
二、文化冲突理论 128
三、紧张理论 131
四、副文化理论 136
五、机会理论 140
第三节 社会过程论 142
一、模仿理论 142
二、差别接触理论 143
三、中立化理论 145
四、社会控制理论 147
五、抑制理论 148
六、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151
七、日常活动理论 155
八、犯罪与被害因素理论 158
九、社会反应理论 161
十、风险树理论 165
第四节 整合型理论 166
第八章 犯罪心理学 171
第一节 前言 171
一、哲学思想阶段 171
二、精神病理学阶段 172
三、人类学阶段 172
四、现代犯罪心理学阶段 173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173
第三节 挫折攻击理论 176
第四节 特质理论 177
第五节 认知学习理论 177
第六节 社会学习理论 180
第七节 精神医学理论 181
一、心智缺陷 183
二、精神病 184
三、精神官能症 187
四、精神病态人格 188
第八节 犯罪心理学的应用 188
一、心理剖绘技术 188
二、测谎 190
第九章 犯罪经济学 195
第一节 犯罪经济学的概念 195
一、犯罪经济学的概念 195
二、犯罪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96
三、犯罪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价值 198
第二节 犯罪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199
一、犯罪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99
二、犯罪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99
第三节 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01
一、理性选择理论 201
二、成本效益理论 201
三、惩罚机会理论 202
四、边际效用理论 202
五、要素价格理论 202
第四节 犯罪行为的市场现象 203
一、犯罪行为的供需市场 203
二、犯罪行为的经济分析 204
三、基数效用论 205
四、边际效用递减论 205
五、序数效用论 206
第五节 犯罪被害者行为的经济分析 207
一、安全防卫函数 207
二、规模效益 207
三、效益最大化 208
第六节 犯罪预防对策的经济分析 208
一、犯罪预防对策的经济成本 208
二、对各种经济成本的模式分析 209
第十章 犯罪生态学与社区警务 211
第一节 生态学的概念 211
一、生态学的概念 212
二、人类生态学 213
三、犯罪生态学 215
第二节 犯罪生态学相关理论 215
一、同心区域理论 215
二、少年犯罪地带 215
第三节 生态区位学与犯罪基图 219
一、生态区位学的概念 219
二、地理资讯系统与犯罪基图 219
三、犯罪基图的起源 220
四、犯罪基图的相关理论基础 220
五、犯罪基图常用分析方法 222
六、犯罪基图的主要功能 231
第四节 社区警务 232
一、社区警务的概念 232
二、中国历代对社区警务的理论观点 234
三、社区警务新思维 234
第十一章 冲突犯罪学 241
第一节 达伦道夫的冲突理论 242
第二节 沃德的冲突理论 243
第三节 德克的冲突理论 244
第四节 昆尼的冲突理论 245
第五节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 248
第肆篇 犯罪类型篇 251
第十二章 暴力犯罪 251
第一节 杀人犯罪 251
一、杀人犯罪的概念 251
二、杀人犯罪统计与特性 252
七、解释杀人及被杀的理论 257
第二节 掳人勒赎 264
一、掳人勒赎的概念 264
二、掳人勒赎(绑架)的类型 265
三、掳人勒赎案件的复杂性 266
八、掳人勒赎案件的特性 267
九、被绑人质求生要诀 269
第三节 性侵害 269
一、性侵害的概念 269
二、性侵害犯罪者的类型 270
三、性侵害被害者的类型 272
四、性侵害危机反应复健周期 273
五、女性运动与危机处理中心 275
六、强制性交罪立法的修改与发展 276
七、性侵害犯罪相关理论 276
第四节 性骚扰 281
一、性骚扰的定义 281
二、性骚扰症候群 283
三、解释性骚扰的理论 283
四、性骚扰的处理 285
第五节 强盗抢夺犯罪 286
一、强盗抢夺犯罪的概念 286
二、金融机构被抢的类型 286
三、金融机构被抢的特性 287
四、金融机构被抢可能原因 291
五、金融机构被抢的处理 292
第十三章 财产及经济犯罪 303
第一节 窃盗犯罪 303
一、窃盗犯罪的基本概念 303
二、窃盗犯罪的特性 303
三、窃盗犯罪的方式 304
第二节 诈欺犯罪 304
一、诈欺犯罪的基本概念 304
二、诈欺犯罪的类型 304
第三节 期货及证券犯罪 306
一、期货及证券犯罪的基本概念 306
二、期货及证券犯罪的类型 307
三、期货及证券犯罪产生原因 307
四、期货及证券犯罪的特性 309
五、各国有关期货及证券犯罪的立法特点 310
第四节 信用卡犯罪 310
一、信用卡犯罪的基本概念 310
二、信用卡犯罪的类型 311
三、信用卡犯罪的处理 311
第五节 职务犯罪 311
一、职务犯罪的基本概念 311
二、职务犯罪的类型 312
三、其他职务犯罪 313
第六节 走私犯罪 314
一、走私犯罪的基本概念 314
二、走私犯罪的类型 314
三、走私犯罪的特性 315
四、走私犯罪的成因 315
五、走私犯罪的处理 316
第七节 毒品犯罪 316
一、毒品犯罪的基本概念 316
二、毒品犯罪的类型 316
三、毒品犯罪的特性 319
四、毒品犯罪的处理 319
五、「金三角」毒品状况 320
六、中国大陆有关禁毒的相关作为 322
七、毒品犯罪的治疗模式 323
第八节 洗钱犯罪 325
一、洗钱犯罪的基本概念 325
二、洗钱犯罪的类型 326
三、洗钱犯罪的处理 327
第十四章 无被害者犯罪 329
第一节 无被害者犯罪的概念 329
第二节 无被害者犯罪的类型 330
一、自杀 331
二、安乐死 331
三、药物滥用 332
四、赌博 332
五、同性恋 335
六、娼妓 335
七、酗酒 336
第三节 无被害者犯罪的处理 337
一、可罚性问题 337
二、除罪化问题 339
第十五章 组织犯罪与黑金政治 341
第一节 组织犯罪 341
一、组织犯罪的概念 341
二、组织犯罪的特徵 342
三、组织犯罪的现况 343
四、组织犯罪的经济来源 343
五、组织犯罪介入政治活动情形 344
第二节 黑金政治 345
一、黑金政治的概念 345
二、黑金政治执法的困境 345
第十六章 跨国犯罪与区际犯罪 347
第一节 跨国犯罪的概念 347
第二节 跨国犯罪的犯罪类型 349
一、恐怖活动及谋杀 349
二、国际抢劫、窃盗 350
三、国际诈欺 350
四、国际走私 350
五、其他犯罪类型 352
第三节 跨国犯罪的处理 352
第四节 区际犯罪 356
一、区际犯罪的概念 356
二、区际犯罪的类型 358
三、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 359
四、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相关原则与模式 361
五、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主要内容 370
六、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几个解决模式 372
七、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几个争议问题 374
八、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未来展望 377
第十七章 政府犯罪 379
第一节 政府犯罪的概念 379
一、犯罪的阶级概念 379
二、政府犯罪的定义 379
第二节 政府犯罪的特徵 384
第三节 政府犯罪被害的类型 384
一、政府机关本身犯罪行为的被害者 384
二、刑事侦查机关不侦查政府犯罪的被害者 385
三、政府扭曲司法权运作的被害者 386
四、受政府不合理立法限制的被害者 386
五、受政府制定各种特别法下的被害者 387
第四节 政府犯罪的处理 387
一、法律的废止与修改 387
二、建立国家赔偿制度 387
三、建立完整的全民民主制度 388
第十八章 恐怖主义与犯罪 389
第一节 恐怖主义的概念 389
一、何谓恐怖主义 389
二、恐怖主义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徵 392
三、世界恐怖主义的发生情形与发展趋势 395
第二节 有关恐怖主义活动的理论解释 402
一、挫折攻击论 402
二、实力理论 403
三、无规范理论 403
四、模仿与学习理论 404
五、学习反转性理论 404
六、标签理论 404
七、戏剧理论及传播理论 405
八、副文化理论及文化冲突论 405
九、冲突功能理论 406
第三节 当代恐怖主义的产生原因 406
第四节 国际反恐怖主义的对策 407
第五节 结语—台湾地区是否会成为恐怖份子攻击目标 409
第十九章 其他类型犯罪 411
第一节 少年犯罪 411
一、少年犯罪的定义 411
二、少年犯罪现况及其特徵 411
三、解释少年犯罪产生因素 413
第二节 女性犯罪 417
一、女性犯罪的概念 417
二、女性犯罪的现况及特徵 417
三、解释女性犯罪的相关理论 418
第三节 校园暴行 419
一、校园暴行的概念 419
二、校园暴行的特徵 420
三、校园暴行的处理 423
第四节 电脑网路犯罪 424
一、电脑网路犯罪的概念 424
二、电脑网路犯罪的特性 425
三、电脑网路犯罪的类型 425
第五节 老人犯罪 426
一、老人犯罪的概念 426
二、老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427
三、老人犯罪的特徵 427
四、老化减失现象可能产生原因 428
第六节 纵火犯罪 429
一、纵火犯罪的概念 429
二、纵火犯罪的动机 430
三、纵火犯罪的类型 430
四、纵火犯罪的特性 430
第七节 仇恨犯罪或偏见犯罪 431
第二十章 被害者学 433
第一节 被害者学的起源与发展 433
一、被害者学的诞生 433
二、被害者学发展现况 437
三、被害者学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 440
四、何谓被害者学 440
五、被害者学的研究任务、困境与展望 440
第二节 被害者与犯罪者 445
一、被害者与犯罪者的人际关系 445
二、被害者与犯罪者的相互关系 446
三、被害者与犯罪者的基本互动模式 446
第三节 被害者学相关理论 447
一、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447
二、日常活动理论 447
三、个人被害因素理论 448
四、暴力循环理论 449
五、无助学习理论 450
六、一般系统理论 451
七、特质理论 451
八、防卫空间理论 452
第四节 被害赔偿与补偿 452
一、犯罪被害补偿的理论基础 452
二、被害赔偿 455
三、被害补偿 455
第五节 被害预防与被害服务 457
一、被害预防:犯罪预防的转向 457
二、三层次被害预防 457
三、犯罪预测及被害预测 458
四、被害服务 458
第伍篇 犯罪刑罚篇 463
第二十一章 犯罪刑罚的概念 463
第一节 刑罚的基本概念 463
第二节 刑罚的意义、原则与类型 463
一、刑罚的意义与目的 463
二、刑罚的基本原则 467
三、刑罚的类型 469
第二十二章 刑罚与保安处分 471
第一节 生命刑—死刑 471
一、前言 471
二、我国刑罚有关死刑的规定 472
三、死刑的执行方式 473
四、死刑存废论 475
五、刑事政策有关死刑制度新趋向 478
第二节 自由刑 480
一、自由刑的概念 480
二、无期徒刑 480
三、有期徒刑 481
四、拘役 481
五、短期自由刑 481
第三节 财产刑 482
一、财产刑的基本概念 482
二、罚金刑 483
三、没收 484
第四节 资格刑 485
第五节 保安处分 486
一、保安处分的概念 486
三、保安处分的种类 487
第六节 其他刑罚制度 489
一、缓刑制度 489
二、不定期刑制度 490
第陆篇 犯罪处理篇 493
第二十三章 犯罪处遇 493
第一节 机构性处遇 493
一、机构性处遇的概念 493
二、机构性处遇的矫正理念及管理模式 495
三、机构性累进处遇制度 495
四、矫正机构民营化问题 495
第二节 社区处遇 495
一、社区处遇的基本概念 495
二、社区处遇的理论基础 496
三、社区处遇的类型 497
四、社区处遇的优点 499
第三节 假释制度 499
一、假释的基本概念 499
二、假释制度的意义及作用 500
第四节 更生保护 500
一、更生保护的概念 500
二、更生保护的理论基础 501
三、更生保护的对象 502
第二十四章 犯罪预防与控制 503
第一节 犯罪预防 503
一、犯罪预防的概念 503
二、犯罪预防相关模式 504
第二节 犯罪预测 511
一、犯罪预测的概念 511
二、犯罪预测的类型 511
三、犯罪预测的步骤 513
四、犯罪预测的方法 513
第三节 犯罪控制 513
一、犯罪控制的概念 513
二、犯罪控制的衡量标准 515
三、分级犯罪控制模式 516
参考文献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