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 1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6
第二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结论 7
一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7
二 主要观点与政策建议 8
三 创新与不足 12
第二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14
第一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产生及其在我国的确立 14
一 核心概念的简要界定 14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产生 16
三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提出 20
第二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31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维度的分析 31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维度的分析 34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政治维度的分析 34
第三章 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格局的成因分析 37
第一节 身份体制与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格局的形成 37
一 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格局的成因概述 37
二 身份体制下纳税人权利的缺失 39
三 身份传统与公共领域里公平观念的缺失 41
四 身份传统下形成了区别对待的公共服务提供与成本分担机制 42
五 身份体制下社会成员缺乏平等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 51
六 身份体制与人口流动性的缺乏 52
七 身份体制下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 54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格局的形成 55
一 公共服务均等化没有被确定为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56
二 现行体制下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既不规范也不明晰 57
三 现行体制下政府间税收收入划分过分依赖税收共享 58
四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政平衡作用不理想 59
五 “对口支援”体制的平衡效应并不好 61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供给格局其他方面的成因 65
一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65
二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67
三 公共服务供给中不恰当的市场化 69
第四章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约束条件 71
第一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领域里的约束条件 71
一 社会领域里的基本约束条件:社会转型 71
二 社会领域里的其他约束条件 73
第二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经济领域里的约束条件 76
一 经济领域里的约束条件:经济欠发达 76
二 经济领域里的约束条件:经济体制转轨 77
三 经济领域里的约束条件: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78
第三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政治领域里的约束条件 79
一 政治领域里的约束条件:民主政治体制不健全 79
二 政治领域里的约束条件:未建立服务型政府 80
第四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法律领域里的约束条件 81
第五章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路径的选择 83
第一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路径的选择 83
一 经济发达国家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路径 83
二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改革路径 84
第二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路径在财政中的体现 95
第六章 我国均等化财政制度框架的构建 99
第一节 建立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和成本分担机制 99
一 建立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99
二 建立公平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104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与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110
一 合理确定财政分权改革的战略 110
二 全面推进分税分级财政体制改革 111
三 改变政府间税收收入的划分过分依赖税收共享的格局 113
四 我国不适宜建立横向财政平衡机制 120
五 完善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28
六 我国均等化财政体制基本模式和实施标准的选择 129
七 改变财政体制中的决策方式 138
八 建立相应的矛盾解决机制 139
第三节 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其他财政举措 139
一 积极运用财税等手段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139
二 以民生为导向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140
三 谨慎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141
四 提升财政透明度 142
第七章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适 144
第一节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中利益调适的基本政策选择 144
一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阶段性目标的选择 144
二 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力度 146
第二节 我国公共领域里利益调适的主要举措 148
一 建立能够容纳和规范公共领域里利益表达的制度 149
二 正确对待利益群体的活动 151
三 重新权衡公共领域内公平与效率间的关系 151
四 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过程中不宜过多宣扬 152
第八章 结束语:简评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实践 154
一 中央政府主要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规划和措施 154
二 省级政府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规划和措施 155
三 县级政府有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实践 156
附录Ⅰ 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现状分析与战略选择 161
附录Ⅱ 问卷调查 172
主要参考文献 175
后记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