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用探源 1
1.1 信用的内涵 1
1.1.1 信用概述 1
1.1.2 信用的内涵 3
1.2 产生信用的基础 5
1.2.1 产生信用的经济基础 5
1.2.2 产生信用的伦理基础 6
1.2.3 产生信用的制度基础 6
1.3 信用的特征 7
1.3.1 归属性 7
1.3.2 标识性 8
1.3.3 传散性 11
1.3.4 社会性 11
1.4 中国诸家学派关于信用的思想 12
1.4.1 儒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12
1.4.2 道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16
1.4.3 法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19
1.4.4 墨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23
1.4.5 杂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24
1.4.6 史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25
1.4.7 纵横家学派的信用思想 26
第2章 信用制度的演进 28
2.1 信用制度及变迁 28
2.1.1 信用制度的内涵 28
2.1.2 信用制度的变迁 30
2.2 人类信用制度的历史演进 32
2.2.1 自然经济阶段的信用制度 32
2.2.2 货币经济阶段的信用制度 33
2.2.3 信用经济阶段的信用制度 35
2.3 中国信用制度的演变 37
2.3.1 中国传统的信用制度 37
2.3.2 近代的信用制度发展 40
2.3.3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制度 41
2.3.4 改革开放后的市场信用制度 42
2.4 信用制度演进的基本趋势 44
2.4.1 长期存在的人伦信用制度 44
2.4.2 传统人伦信用制度的局限 44
2.4.3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契约信用制度 46
第3章 信用的经济学阐释 49
3.1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49
3.1.1 资本主义信用的产生 49
3.1.2 信用的概念与特征 50
3.1.3 信用制度产生的效应 51
3.1.4 资本主义信用的形式与运行 54
3.1.5 信用的本质与秘密 56
3.2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理论 58
3.2.1 西方信息经济学与信用理论 58
3.2.2 博弈论与信用理论 60
3.2.3 新制度经济学与信用理论 63
3.3 经济社会对信用的制度解释 64
3.3.1 发挥市场交易秩序作用,促进正常交易进行 64
3.3.2 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 67
3.3.3 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相适应 70
3.3.4 关注并实现“人文关怀”,满足人的根本需要 73
3.3.5 契合金融经济的内在要求 75
3.4 信用对于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75
3.4.1 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75
3.4.2 保障并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76
3.4.3 开启微观主体的市场信用活动 78
3.4.4 促进金融活动的开展 79
3.4.5 促进经济活动与交易创新 81
3.4.6 促进经济活动信用化和经济成长 82
第4章 社会信用体系 83
4.1 社会信用体系的产生及内涵 83
4.1.1 信用与信息约束 83
4.1.2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原因 84
4.1.3 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 86
4.2 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资本 86
4.2.1 诚信度及其度量 86
4.2.2 合规度及其度量 90
4.2.3 践约度及其度量 94
4.3 社会信用体系的构成 97
4.3.1 信用立法 97
4.3.2 信用交易 98
4.3.3 信用监管 98
4.3.4 信用服务 99
4.3.5 信用文化与教育 99
4.4 失信惩罚机制 99
4.4.1 失信惩罚机制的内涵 99
4.4.2 失信惩罚机制的内容 100
第5章 征信 102
5.1 征信的基本内涵 102
5.1.1 征信的定义 102
5.1.2 征信的构成要素 102
5.2 征信及征信体系模式 105
5.2.1 征信的分类 105
5.2.2 征信体系模式 108
5.3 征信系统 109
5.3.1 企业征信系统 109
5.3.2 个人征信系统 112
5.3.3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 114
5.4 国外征信体系模式 116
5.4.1 美国的模式 116
5.4.2 欧洲的模式 123
5.4.3 日本的模式 127
5.5 中国征信业的发展 129
5.5.1 关于征信的相关法律法规解释 129
5.5.2 关于征信的类型划分 131
5.5.3 关于金融征信的发展 132
5.5.4 关于商业信用征信的发展 133
5.5.5 关于监管征信的发展 134
第6章 信用评级 137
6.1 信用评级的内涵与市场价值 137
6.1.1 信用评级的内涵 137
6.1.2 信用评级的市场价值 139
6.2 国家信用评级的演进 141
6.2.1 国家信用评级的兴起 141
6.2.2 国家信用评级的诞生 142
6.2.3 国家信用评级的衰落 144
6.2.4 国家信用评级的复苏 145
6.3 国家主权信用评级 147
6.3.1 关于评级的界定 147
6.3.2 关于定量评级 148
6.3.3 划分投资级与投机级 150
6.3.4 信用评级的基本规则 152
6.4 企业信用评级业务的流程 156
6.4.1 进行项目立项与项目准备 156
6.4.2 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尽职调查 158
6.4.3 开展信用风险评估 167
6.4.4 开展信用等级确定 172
6.4.5 开展信用等级公示和跟踪 176
第7章 信用科学与信用风险计量 180
7.1 信用科学的内涵 180
7.1.1 信用科学的发源 180
7.1.2 信用科学的关系等式 181
7.2 信用的基本关系与形态 182
7.2.1 信用的基本关系 182
7.2.2 信用的基本形态 184
7.3 信用风险计量的要素 187
7.3.1 违约概率 187
7.3.2 违约损失 187
7.3.3 违约暴露 188
7.3.4 期限 188
7.4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 189
7.4.1 CreditMetrics模型 189
7.4.2 KMV模型 194
第8章 信用成长与社会信用管理 201
8.1 信用成长的基础信用环境 201
8.1.1 他人的信用行为 201
8.1.2 社会信用体系 202
8.1.3 信用制度环境 202
8.1.4 信用文化环境 203
8.2 信用成长的微观机制 205
8.2.1 授信者信用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 205
8.2.2 受信者信用行为维持的必要条件 206
8.2.3 信用成长的利益驱动 206
8.3 影响信用成长微观机制运行的因素 207
8.3.1 信息因素 207
8.3.2 法制因素 208
8.3.3 经济因素 209
8.3.4 文化因素 209
8.4 社会信用管理 210
8.4.1 社会信用管理的内涵及体系 210
8.4.2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缺失 212
8.4.3 政府的主导作用 213
8.4.4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216
8.4.5 法律制度的强制作用 218
8.4.6 其他补充作用 219
第9章 信用危机 224
9.1 信用危机的内涵与根源 224
9.1.1 信用危机的基本内涵 224
9.1.2 信用危机的认识根源 225
9.2 次贷危机 227
9.2.1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27
9.2.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228
9.2.3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229
9.2.4 次贷危机的爆发 232
9.3 欧债危机 234
9.3.1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 234
9.3.2 欧债危机的困境 235
9.3.3 欧债危机演进的特点 237
9.3.4 欧债危机引发的潜在银行风险 238
9.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240
9.4.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240
9.4.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蕴含的风险 242
第10章 信用治理 246
10.1 信用秩序规范 246
10.1.1 信用失序的由来 246
10.1.2 整合信用秩序,发挥规范作用 248
10.1.3 增加对信用行为的制度性规定,发挥引导作用 250
10.1.4 健全中介机构,发挥监督作用 252
10.2 产权治理 254
10.2.1 产权治理的信用与社会背景 254
10.2.2 信用与产权的关系 256
10.2.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258
10.3 社会信用管理创新 260
10.3.1 失信惩罚机制设计 260
10.3.2 征信体系创新 262
10.3.3 信用评级制度创新 263
10.4 信用治理的多维路径 265
10.4.1 信用技术实现路径 265
10.4.2 信用制度建设路径 267
10.4.3 信用文化形成路径 269
参考文献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