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研究综述 4
(一)新中国成立前关于民国北京戏剧的研究 5
(二)新中国成立后对民国北京戏剧的探讨 12
(三)关于民国北京戏剧研究的评析 22
三 研究内容和结构 24
四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25
第一章 北京戏剧市场发展概况 27
一 北京戏剧市场的历史流变 27
二 1912—1937年间北京戏剧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 30
(一)由帝都、国都到地方城市的政治性变迁 30
(二)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与传统手工业并进的经济体系 32
(三)近代民主思潮传播与文艺论争中的文化环境 33
(四)近代报刊繁盛兴替下的大众传媒环境 35
第二章 北京戏剧业的市场构成 37
一 戏班 37
(一)戏班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 37
(二)特殊性的戏班组织:科班与票房 48
二 剧场 57
(一)民国北京剧场的基本概况 57
(二)剧场外部形制结构的变迁 61
(三)剧场内在组织结构体制的建构 68
三 观众 73
(一)观众的群体结构与阶层等级 73
(二)观众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 80
四 行业组织 90
(一)梨园公会 90
(二)剧场公会 96
(三)其他行业组织 97
第三章 戏剧市场的演出业态 99
一 营业戏及其演出业态 99
二 堂会戏及其演出业态 117
(一)堂会戏及其特征 117
(二)堂会戏演出的基本业态 120
三 义务戏及其演出业态 125
(一)义务戏及其特征 125
(二)举办程序及其盈利水平 126
(三)义务戏的类型及其演出业态 131
第四章 戏剧市场的运营机制 138
一 戏班与戏园的经营运作 138
(一)戏班与戏园的合作机制:由“轮转制”、“固定制”到“自由合同制” 138
(二)戏园售票机制的建立 145
(三)戏剧市场中的副业经营 148
二 戏班、戏园的经济收入与分配 159
(一)戏班的收支与分配 159
(二)戏园的收支与分配 160
(三)戏班与戏园之间的分配机制 162
三 戏剧市场与大众传媒的合谋 164
(一)传统戏单广告方式的延承与变迁 165
(二)大众传媒的“硬广告”表达 170
(三)大众传媒的“软广告”传布 174
第五章 戏剧市场的竞争与业态变迁 187
一 民国时期北京戏剧市场的竞争态势 187
(一)电影等新兴娱乐对戏剧市场的冲击 187
(二)戏剧市场的竞争形态 193
二 激烈竞争中的戏剧业变迁 203
(一)名角挑班制的形成与烂熟 203
(二)严整型戏班结构向松散型戏班结构的演变 210
(三)艺人间的等级分化与收入的悬殊化 216
(四)戏价的变迁及其影响 220
(五)戏剧交流互动的加强与传播流布的拓展 224
第六章 政府对戏剧市场的管制 228
一 政府官方机构对戏剧市场的管理与控制 228
(一)1912—1927年间北京政府对戏剧管理的尝试与探索 228
(二)1928—1937年间北平市政府对戏剧市场管理的推进 239
二 戏曲审查委员会对戏剧市场的审查管理 245
(一)戏曲审查的类型、范畴与程序 245
(二)剧本审查及其处理方式 247
三 戏剧市场的税收管理及其历史特征 262
(一)民国北京戏剧税捐的变迁与演替 262
(二)北京戏剧业的税制特点与管理特征 267
第七章 余论:近代化进程中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阶段及其转型特征 273
一 共时性观察:国外主要戏剧市场发展形态 273
二 比较性审视: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阶段 276
三 历时性变迁:近代北京戏剧市场的转型特征 284
参考文献 288
一 史志、档案资料 288
二 报刊资料 289
三 著作类 290
四 论文类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