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1
第1章 人体概论与测 1
第一节人体整体观 1
一、概述 1
二、解剖学中常用的轴面和方位 3
三、美学中人体线条的构成 3
第二节人体发育规律 4
一、概述 4
二、青春期性征有关标志出现的顺序 5
第三节皮肤美学 6
一、人体的固有色 6
二、人体的装饰色 6
三、皮肤的色泽 7
四、皮肤的质地与弹性 7
第四节体型美学与分类 7
一、一般分类法 8
二、体型指数分类法 8
三、身高体重系数分类法 9
四、女性体型分类法 9
五、人体测量学分类法 9
六、克雷奇默分类法 9
七、影响体型的因素 9
第五节体部一般美学标准与黄金分割律 10
一、体部一般美学标准 10
二、黄金分割律 10
第六节体部主要测点与测量注意事项 13
一、概述 13
二、头面部主要测点与项目 13
三、体部主要测点与项目 14
四、活体测量注意事项 15
第七节皮褶厚度的测量 16
第八节身体成分的测定与评价 17
一、测定的意义 17
二、测定的指标与评价 17
第九节人体各部位皮肤厚度的测定 20
第十节体表面积测定与计算 23
一、成年人体表面积计算 23
二、小儿体表面积计算 24
三、体表面积估算分类法 24
第2章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26
第一节概述 26
第二节表皮 27
一、表皮化学元素 27
二、表皮分层结构 28
三、表皮内细胞间的关系 30
四、表皮角质化 31
五、角质层的特性及水合状态 32
六、表皮的色素形成 33
七、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34
八、未定类细胞 35
第三节表皮干细胞 35
一、表皮干细胞的定位 35
二、表皮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36
三、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调控 37
四、表皮干细胞与皮肤附件 39
第四节真皮 41
一、乳头层 42
二、网状层 42
三、真皮结缔组织的特点 42
四、真皮的细胞成分 43
第五节皮下组织 44
一、皮下组织的结构 44
二、皮下组织的功能 44
第六节皮肤的神经 45
一、皮肤的感觉神经 45
二、皮肤的运动神经 46
第七节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46
一、皮肤的血管 46
二、皮肤的淋巴管 47
三、皮肤的肌肉 48
第八节表皮与真皮的连接和再生关系 48
一、表皮-真皮连接处光镜形态学结构 49
二、表皮-真皮连接处的功能 49
三、墓底膜的生物化学成分 50
四、表皮和真皮再生的关系 51
第九节皮肤的超微结构 52
一、表皮的超微结构 52
二、真皮的超微结构 54
三、皮下组织及皮肤内含组织的超微结构 54
第十节皮脂腺 56
一、皮脂腺的发生 56
二、皮脂腺的结构 57
三、皮脂的合成和排泄 57
四、皮脂腺功能活动的调控 57
五、皮脂的组成与生物学意义 59
六、影响皮脂分泌的因素 61
第十一节小汗腺 61
一、汗腺的发生 61
二、小汗腺的结构 61
三、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62
四、影响小汗腺分泌活动的因素 62
五、汗液的组成 62
六、出汗的生物学意义 62
第十二节大汗腺 63
一、大汗腺的结构 63
二、大汗腺的神经调节 63
三、大汗腺的分泌方式 63
四、大汗腺汗液的组成 64
五、大汗腺的功能 64
第十三节指(趾)甲 64
一、甲的发生 64
二、甲的结构 64
三、甲的理化性质 66
四、甲的功能 67
第十四节毛发 67
一、毛发的发生 67
二、毛干 68
三、毛囊及其周围结构 68
四、不同部位毛囊生长周期及密度深度 70
五、毛乳头 70
六、毛发的生长与调控 70
七、毛发的定型与定性 73
八、毛发的化学组成和生化 73
九、毛发的物理学特性 74
十、毛发的颜色与影响因素 75
十一、毛发的颜色与眼色、肤色的关系 77
十二、不同部位毛发的特点 78
十三、毛发生长评估方法与检查技术 78
十四、毛发的功能与美学观 80
第十五节皮肤的线和纹 81
一、轮廓线 81
二、皮纹与皮肤朗格线 81
三、皮纹与皮肤褶皱线 82
四、面部皱纹线与朗格线区别 84
五、皮肤纹理和皱纹观察评价方法 84
六、皱纹与皮肤等级 85
七、手纹与脚纹 85
八、皮纹与萎缩性疾病的鉴别 87
第十六节皮肤的生理功能 90
一、屏障作用 90
二、调节作用 91
三、自稳作用 94
四、皮肤的免疫功能 94
五、皮肤的生物化学 95
第十七节皮肤与内分泌 98
一、内分泌激素对皮肤的作用 98
二、皮肤内激素受体的生物学 102
三、女性生理周期皮肤与内分泌的关系 108
四、各年龄阶段男女皮肤与内分泌的关系 108
五、皮肤的内分泌功能 108
第十八节皮肤免疫学 110
一、皮肤固有免疫系统 110
二、皮肤免疫监测功能 113
三、皮肤的防御机制 114
四、皮肤病中常见的超敏反应 115
第3章 皮肤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生态平衡 118
第一节微生物生态学及人体正常菌群 118
一、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 118
二、微生态与环境相互作用基本规律 118
三、微生物生态演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 119
四、生态平衡与人体正常菌群 120
第二节皮肤正常微生物防线的功能 121
第三节皮肤生态系的正常微生物群组成 122
第四节皮肤正常微生物群的定植 123
第五节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 124
第六节皮肤污染与传播特点 125
第七节手部皮肤微生态学 126
一、暂驻菌 126
二、常驻菌 127
附3.1: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127
附3.2: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 127
附3.3: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128
附3.4:真菌引起的皮肤病 128
附3.5:真菌检查法 128
第4章 胚胎皮肤的发生与创伤的无瘢痕修复 129
第一节表皮的发生 129
一、外胚层的早期分化 129
二、表皮的角化与成熟 129
三、表皮内非角质形成细胞的发生 130
第二节真皮的发生 131
第三节表皮与真皮的连接 131
第四节皮下组织的发生 131
第五节皮肤附属器的发生 131
一、毛发的发生 131
二、皮脂腺的发生 132
三、汗腺的发生 133
四、甲的发生 133
第六节皮肤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及神经的发生 134
一、皮肤的肌肉 134
二、皮肤的血管和淋巴管 134
三、皮肤的神经 134
第七节胚胎皮肤创伤的无瘢痕愈合现象 135
第八节胚胎与成年动物皮肤创伤愈合特性的比较 135
第九节胚胎的环境 136
一、外环境 136
二、内环境 136
三、环境因素在胚胎皮肤创伤愈合中作用的评价 136
第十节胚胎皮肤伤口的细胞外基质 136
一、透明质酸 136
二、结构性糖蛋白 136
三、胶原 137
第十一节胚胎皮肤的成纤维细胞 137
第十二节细胞因子与胚胎组织创伤的无瘢痕修复 137
第十三节胚胎伤口的收缩情况 137
第十四节胚胎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138
第十五节胚胎皮肤创伤修复的启示 138
第5章 各年龄阶段及男女皮肤特点与区别 139
第一节胚胎皮肤 139
第二节胚胎皮肤向胎儿皮肤转化 139
第三节胎儿皮肤 140
第四节婴幼儿(新生儿)时期皮肤特点 140
一、婴幼儿的皮肤特点 140
二、常见的婴幼儿皮肤问题 141
第五节儿童及青春期皮肤特点 141
一、儿童时期皮肤发育特点 141
二、青春期的皮肤发育特点 142
第六节中老年期皮肤特点 142
一、中老年期皮肤的特点 142
二、中老年皮肤的保护 143
第七节男女皮肤的区别 143
第6章 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4
第一节头面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4
一、颅顶部 144
二、面部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 146
三、口唇与口腔黏膜 147
四、鼻 147
五、眼 147
六、耳郭皮肤的组织结构 148
第二节颈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8
一、颈部分区 148
二、颈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8
第三节胸腹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9
一、胸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9
二、腹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49
第四节上肢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1
一、界线和分区 151
二、上肢浅层结构 151
三、腋区 151
四、项背部 151
第五节臀部、会阴及肛区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2
一、臀部皮肤组织学特点 152
二、会阴及肛区皮肤组织学特点 152
三、阴茎、包皮与龟头皮肤组织学特点 153
四、阴唇、阴蒂皮肤组织学特点 153
第六节下肢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4
一、下肢前部的浅层结构 154
二、下肢后部深层结构 154
第七节手足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4
一、手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4
二、足底部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155
第7章 人体主要部位的分区、分型与美学评定 156
第一节面部的分区和分型 156
一、面部的分区 156
二、面型 156
三、面貌 159
第二节眼及眼睑的形态与类型 161
一、眼睑的一般形态和类型 161
二、眼睑的类型 162
三、眼的类型 162
第三节眉的形态、位置和分类 163
一、眉的形态和分类 163
二、眉区的层次结构 165
第四节耳部的类型和临床分类 165
一、耳郭的类型 165
二、耳郭的临床分型 166
第五节乳房的类型与测量 168
一、标准乳房 168
二、乳房的类型 168
三、乳房体积的测量 169
四、乳房的美学等级评定 169
第六节脐的位置与类型 169
一、脐的位置 169
二、脐的结构 169
三、脐的形成 170
四、脐的类型 170
五、脐的先天异常 170
第七节腹部的类型 170
一、腹部的分型 171
二、腹围 171
三、健美腹部的条件 171
第八节唇的美学评定 172
第九节会阴及生殖系统 172
一、阴茎的测量 172
二、会阴部的美学评定 172
三、生殖器官的审美评定 173
第十节臀部类型与美学 173
一、臀部类型 173
二、臀部美学 173
三、臀部的美学评价标准和等级 173
第8章 皮肤健康与美容基础理论 175
第一节食物与皮肤 175
一、三大营养素和日需热量 175
二、有益健美的基本食品 175
三、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176
四、减肥膳食 177
五、皮肤健美膳食的原则 177
第二节维生素与皮肤 178
一、概述 178
二、脂溶性维生素 178
三、水溶性维生素 179
四、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81
第三节微量元素与皮肤 182
一、概述 182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182
三、常用微量元素 184
第四节皮肤与月经和妊娠 186
一、月经期皮肤的变化 186
二、妊娠期皮肤的变化 186
第五节皮肤与季节 187
一、季节变换对皮肤的影响 187
二、气温变化对皮肤的影响 187
三、不同季节的食物对皮肤的影响 188
第六节维A酸类与皮肤 188
一、概述 188
二、维A酸分类和作用机制 188
三、第一代非芳香维A酸类 190
四、第二代单芳香维A酸类 191
五、第三代多芳香维A酸类 191
第七节a-经酸类与皮肤 193
一、概述 193
二、药理作用 193
三、临床应用 193
四、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与禁忌证 195
第八节生物制剂与皮肤 195
一、概述 195
二、细胞因子 195
三、核酸类 199
四、酶类 200
五、其他 201
第九节皮肤与化妆品 202
一、化妆品的概念 202
二、化妆品的类别 202
三、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 203
四、化妆品对皮肤和毛发的影响 204
第十节医用美容生物材料 205
一、概述 205
二、医用美容高分子生物材料 206
三、医用美容无机非金属材料 209
四、医用美容金属生物材料 211
第十一节光线与皮肤 214
一、日光的组成及物理特性 214
二、皮肤感光类型 216
三、皮肤的光学 217
四、皮肤的光化学反应 219
五、光的生物学效应 220
六、皮肤光化学代谢 221
七、光的生物学试验 221
八、皮肤光老化 221
九、皮肤光老化的防护 223
十、预防光对皮肤的损伤 224
十一、延缓皮肤衰老的对策 224
第十二节光-皮肤组织的相互作用 225
一、光在皮肤中传输的物理过程 225
二、光热变性与组织凝固 229
第十三节光感性皮肤病 230
一、常见的皮肤光损害 230
二、光感物 232
三、个体敏感性 232
四、环境因素 232
第十四节黑素 232
一、黑素的产生和作用 232
二、黑素代谢的影响因素 233
第十五节紫外线与皮肤 235
一、紫外线及其分类 235
二、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 236
三、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性 237
四、影响紫外线在皮肤中穿透的因素 238
五、紫外线照射后皮肤的保护性反应 239
六、皮肤对紫外线的异常反应 240
七、紫外线对皮肤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243
八、紫外线对黑素细胞的影响 243
九、紫外线对皮肤创伤瘢痕的物理治疗 243
十、紫外线致癌的机制 245
十一、紫外线诱发的皮肤病的处理 249
十二、紫外线暴露的安全标准 249
第十六节激光与皮肤 250
一、激光的产生及特性 250
二、激光-皮肤组织的相互作用 250
三、激光的生物学作用 251
四、激光热对组织细胞的影响 253
五、激光对皮肤正常结构的影响 253
六、激光在皮肤疾病和美容上的应用 255
七、激光医学在皮肤科上的新进展 255
第十七节防光剂 256
一、防光剂及其分类 256
二、防光剂的评价 261
三、防光剂的作用 262
四、防光剂的不良反应 264
第十八节皮肤美学与亚健康皮肤 264
一、皮肤美学意义 264
二、皮肤美学特点 265
三、皮肤健康与美学要素 265
四、影响皮肤健美的因素 267
五、健康与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267
六、亚健康皮肤 269
第十九节皮肤老化 271
一、皮肤老化的原因 272
二、皮肤老化的程度分级 273
三、皮肤的自然老化 274
四、皮肤的光老化 274
五、皮肤老化的表现 274
六、面部皮肤老化 279
七、头发的老化 280
八、皮肤老化的发生机制 281
九、延缓皮肤衰老的一般原则 285
十、针灸美容抗衰老的机制研究 288
十一、皮肤按摩的作用与基本方法 292
十二、延缓头发老化的一般原则 293
十三、皮肤老化的治疗 294
十四、面部皮肤的养护防治 301
第二十节皮肤的护理与保养 302
一、皮肤健康的基本标志 302
二、皮肤的类型 303
三、皮肤的保健 305
四、皮肤养护的基本方法 307
五、化学洁肤品的代用品 311
六、皮肤季节养护要点 311
七、特殊部位特殊皮肤的护理 312
附8.1:医疗美容与生活美容概念 324
下篇临床篇 327
第9章 皮肤检测技术与皮肤试验 327
第一节皮肤检测技术与评价 327
一、皮肤表面纹理与皱纹检测 327
二、皮肤色泽检测 328
三、皮肤角质层水含量检测与评价 328
四、皮肤表面脂质检测 329
五、皮肤表面pH检测 329
六、组织pH监视 329
七、皮肤弹性检测 329
八、皮肤微循环检测 330
九、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技术 330
十、多普勒超声血流听诊探测皮肤血管技术 331
十一、半导体测量计体表温度测定技术 332
十二、滤过紫外线检查技术 332
十三、透皮吸收测量技术 332
十四、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332
十五、皮肤划纹反射 332
十六、放大镜检查 332
十七、显微镜检查 332
十八、皮肤细胞学检查法 333
十九、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皮肤活检术) 333
第二节皮肤试验 334
一、划痕试验 334
二、划破试验 334
三、皮内试验 334
四、斑贴试验 335
五、光斑贴试验 335
六、皮肤窗试验 335
七、醋酸白试验 336
八、棘层细胞松解试验 336
九、刚果红皮内试验 336
十、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336
十一、乳酸试验 336
十二、皮肤血细胞免疫试验 336
十三、被动转移试验 337
十四、结膜试验 337
十五、针刺试验 337
十六、再暴露试验 337
十七、服药光照试验 337
十八、皮肤发汗试验 338
十九、玻片压诊法 338
二十、青霉素皮试 338
第10章 皮肤检查 339
第一节皮肤检查 339
一、皮肤检查注意事项 339
二、感觉检查 339
三、皮肤颜色 339
四、皮肤弹性与水肿 341
五、皮疹 341
六、出血点与紫癜 341
七、蜘蛛痣 341
八、色素痣 342
九、浅静脉怒张 342
十、瘢痕与皮纹 342
十一、皮下结节 342
十二、皮下气肿 342
十三、皮下及皮内出血 343
十四、皮下脂肪 343
十五、皮肤其他性状变化 343
十六、黏膜 344
十七、毛发 344
十八、指(趾)甲 344
十九、淋巴结检查 344
第二节临床常用的反射检查 346
一、反射 346
二、病理反射 347
第三节皮肤组织病理基本变化 347
一、表皮的墓本组织病理变化 348
二、真皮的墓本病理变化 350
三、皮下组织的基本病理变化 351
四、皮肤组织病理与临床治疗的关系 352
第四节常见皮肤损害 352
一、皮肤损害 352
二、皮肤损害的特征及检查 355
第11章 皮肤的麻醉与镇痛 358
第一节疼痛的定义与神经生理学 358
一、疼痛的定义 358
二、疼痛的神经生理学 358
第二节疼痛的分类 359
一、急性疼痛 359
二、慢性疼痛 359
三、间歇疼痛 359
四、神经源性疼痛 359
五、神经性疼痛 359
六、心理性疼痛 360
七、有关疼痛常用术语 360
第三节局部麻醉 361
一、表面麻醉 361
二、局部浸润麻醉 362
附11.1:局部肿胀麻醉 362
三、区域阻滞麻醉 363
四、神经传导阻滞 363
五、静脉局部麻醉 364
第四节常用局部麻醉药介绍 364
一、局麻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364
二、局麻药的分类 365
三、局麻药的作用原理 365
四、局麻药的特性 365
五、局麻药的副作用 366
第五节几种常用局麻药比较 366
一、脂类局麻药 366
二、酰胺类局麻药 367
第六节局部麻醉的辅助用药 368
一、局部用药 368
二、全身用药 369
第七节局麻药应用注意事项 370
第八节冷却止痛 371
一、冷却止痛机制 371
二、冷却止痛方法 371
三、几种常用冷凝剂 372
四、冷却止痛的应用 373
附11.2:常用镇痛药简介 374
附11.3:几种常用的局麻药的浓度、剂量与用法 382
附11.4:中药外敷局麻方 383
第12章 皮肤黏膜的消毒 384
第一节消毒的目的 384
第二节污染与传播特点 384
一、污染特点 384
二、传播特点 384
第三节菌群特点 385
第四节化学消毒与灭菌法 386
一、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耐受力 386
二、消毒剂的分级 386
三、液体消毒剂及其作用机制 386
四、生物消毒剂 388
五、洗手剂 388
六、气体消毒剂 388
七、消毒剂应用剂量的确定 389
八、消毒液的污染问题 389
九、皮肤黏膜常用消毒剂 389
第五节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 390
第六节临床消毒方法的应用 391
一、医务人员和病人手的消毒 391
二、注射与穿刺部位的消毒 392
三、手术部位的消毒 392
四、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 393
五、黏膜的消毒 394
六、注意事项 394
第七节常用消毒防腐药 395
第13章 皮肤外科手术墓本操作方法与技巧 398
第一节皮肤外科手术的基本要求 398
第二节手术切口原则 398
第三节手术切开方法与技巧 399
第四节手术剥离方法与技巧 399
第五节手术止血方法与技巧 400
第六节缝合方法与特殊情况下的缝合技巧 401
第七节引流方法与技巧 402
第八节创面闭合方法选择 403
第九节包扎固定方法与技巧 403
第十节拆线方法与技巧 404
第十一节早期换药的观察 404
第14章 皮肤创伤再生与修复 405
第一节概述 405
第二节皮肤损伤程度分类 405
一、依据损伤深度分类 405
二、根据损伤性质分类 405
第三节皮肤伤口愈合的基本过程与再生修复 405
一、伤口内出血、炎性渗出 405
二、伤口收缩 406
三、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 406
四、表皮再生与修复 407
五、真皮与皮下组织再生与修复 408
六、表一真皮再生的关系 409
七、皮肤附属器再生与修复 409
八、组织重塑 409
第四节伤口内其他软组织的再生修复 409
第五节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410
一、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基本因素 410
二、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局部因素 410
三、影响皮肤创伤修复的全身因素 411
第六节皮肤创伤愈合及异常愈合的类型 412
一、一期愈合 412
二、延迟性一期愈合 412
三、二期愈合 412
四、痂下愈合 412
五、延迟愈合或伤口不愈 413
六、过度瘢痕形成 413
第七节生长因子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413
一、生长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413
二、生长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414
三、生长因子与创伤修复 414
第八节皮肤创伤常见的名词概念 415
一、生理性再生 415
二、补偿性再生 415
三、完全再生 415
四、不完全再生 415
五、不良肉芽 416
第九节擦皮术的创面愈合 416
一、不同部位组织学特点与擦皮关系 416
二、擦皮术创面的愈合过程 416
三、擦皮术疗效评价 417
第十节皮肤创伤再生与修复新进展 417
一、皮肤作为神经依赖性器官对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417
二、皮肤作为内分泌器官对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421
三、皮肤作为免疫器官对组织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423
四、脂肪与创面愈合 424
第十一节炎症 428
一、概念 428
二、炎症局部临床表现 429
三、炎症介质及其意义 429
四、炎症的播散和蔓延 430
五、炎症的几种结局 431
六、炎症的治疗原则 431
七、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431
八、炎症相关的名词解释 432
第15章 常见与特殊原因所致的皮肤损伤 434
第一节内分泌疾病的皮肤表现 434
一、甲状腺素 434
二、甲状旁腺素 435
三、糖皮质激素 435
第二节妊娠时皮肤的反应 436
一、概述 436
二、与妊娠有关的一般皮肤改变 436
三、与妊娠密切相关的皮肤改变 436
四、其他与妊娠有关的痒疹 437
五、妊娠水肿 437
第三节糖尿病的皮肤反应 438
一、概述 438
二、与全身代谢改变有关的变化 438
三、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变性引起的变化 439
四、身体及实验室检查 440
第四节职业性皮肤病 441
一、概述 441
二、主要因素 441
三、一般因素 442
四、发病机制 442
五、诊断要求及常见临床表现 443
第五节烧伤 445
一、烧伤局部微循环变化 445
二、烧伤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深度判断 445
三、临床对深度判断的鉴别方法 446
第六节低热损伤 447
一、低热损伤致伤机制 447
二、低热损伤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与特点 448
第七节冻伤和冻疮 448
一、冻伤致伤机制 448
二、冻伤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 448
三、冻伤临床表现和深度判断 449
第八节电损伤 450
一、电损伤致伤机制 450
二、电损伤临床分类 451
三、电损伤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特点 451
第九节化学损伤 452
一、化学损伤机制 452
二、化学损伤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与特点 452
三、常见化学损伤的应急处理 453
第十节压疮 455
一、病因学 455
二、压疮的临床发病现状 456
三、压疮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与临床分期 456
第十一节化妆品皮肤病 457
一、概述 457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457
三、临床表现及基本病理变化 457
四、预防及处理原则 458
第十二节老年期皮肤病 459
一、色素异常性皮肤病 459
二、皮肤血管的异常 459
三、变性或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变 460
四、表皮增殖性皮肤病 460
五、与皮脂腺有关的皮肤病 460
六、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460
七、类天疱疮 461
八、皮肌炎 461
九、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 461
十、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 461
十一、癌前期皮肤病与恶性皮肤肿瘤 462
第16章 皮肤及相关移植 463
第一节皮肤缺损对人体的影响 463
第二节皮肤移植的作用与价值 463
第三节不同厚度皮肤移植的特点 463
第四节皮肤移植的成活过程 464
一、血浆营养期 464
二、血管再生与血液循环的建立 464
第五节皮肤移植生长后的特征 465
一、移植皮片的收缩性 465
二、移植皮片的色泽 465
三、移植皮片的附属器结构 465
四、移植皮片的感觉 465
五、移植皮片的生长发育与对受区的作用 466
第六节自体皮肤移植 466
一、表皮移植 466
二、真皮移植 467
三、真皮-脂肪移植 469
四、刃厚皮片移植 469
五、中厚皮片移植 471
六、全厚皮移植 472
七、含真皮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473
第七节黏膜移植 473
一、黏膜的组织结构 473
二、黏膜移植的分类 473
三、常用的黏膜移植 473
第八节脂肪移植 474
一、脂肪移植的分类 474
二、游离脂肪移植 474
三、带蒂脂肪移植 474
附16.1:游离脂肪填充术 475
第九节筋膜移植 475
一、筋膜的组织结构及性状 475
二、筋膜移植后的变化 476
第十节毛发移植 477
一、毛发在美容中的重要性 477
二、毛发移植的解剖 477
三、毛发移植的原理与适应证 477
四、毛发移植术操作步骤 478
五、面部毛发缺失的分类和治疗 479
六、毛发移植的注意事项 481
第十一节指甲移植 481
一、甲的应用解剖 482
二、指甲游离移植术 482
三、拔甲术 483
第十二节同(异)种皮肤移植 483
一、同种皮肤移植 483
二、异种皮肤移植 483
三、皮肤保存方法 484
第十三节复合皮肤移植 484
一、复合皮 484
二、复合皮的种类及其特点 484
三、复合皮移植的适应证 486
四、复合皮移植的具体步骤 486
五、复合皮肤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487
第十四节汗腺的种植 489
第十五节细胞移植 490
第十六节其他生物敷料 490
附16.2:抗感染I号和Ⅱ号油纱 490
第十七节表皮细胞培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492
一、培养皮肤的基本概念 492
二、表皮细胞培养的类型 493
第十八节表皮细胞培养物的移植方法 494
一、表皮细胞的移植 494
二、载体上表皮培养物移植 495
三、培养表皮与真皮替代物的复合移植 495
第十九节自体培养表皮片的临床应用 497
一、创(烧)伤的治疗 497
二、皮肤整形美容治疗 498
第二十节异体或异种培养表皮片的临床应用 498
一、冷冻储存的异体或异种表皮片 498
二、冷冻干燥的异体或异种表皮片 498
第二十一节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499
一、单纯培养表皮膜片存在的问题 499
二、培养表皮移植物的应用安全性 499
三、未来培养表皮的改进措施 500
第二十二节组织工程皮肤 500
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研究进展 500
二、组织工程皮肤的支架材料 504
三、组织工程皮肤的免疫原性 506
四、组织工程表皮替代物 511
五、组织工程真皮替代物 513
六、皮肤组织工程的附件再生要求 515
七、皮肤组织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516
第17章 常见皮肤颜色改变 518
第一节肤色形成与分类 518
一、皮肤黑素单位 518
二、皮肤固有颜色及其影响因素 519
三、肤色分类法 520
第二节肤色与人种 520
第三节肤色、发色与眼色 520
一、发色测定的比较标准 521
二、眼色与测定的标准 521
第四节常见肤色异常 522
一、白癜风 522
二、白化病 523
三、特发性点状色素减退症 523
四、色素增加 523
五、黑色棘皮症 524
六、瑞尔黑变病 524
七、眼周围色素沉着症 524
八、颞颧部点状色素斑 524
九、炎症后黑变病 525
十、皮肤着色后遗症 525
十一、爆炸粉粒沉着症 526
十二、药物或化学物质所致的色素沉着 526
十三、瘢痕色素沉着与消失 527
十四、色素性荨麻疹 527
十五、痣及其他 527
第五节色素斑的形成及分类 529
一、色素斑的形成 529
二、色素斑的分类及表现 530
第六节甲颜色异常 532
第七节白发 532
第八节色汗症 533
第九节皮肤苍白 533
第十节发绀 534
第十一节黄疸 534
第18章 瘢痕 536
第一节概述 536
第二节瘢痕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537
一、形成过程 537
二、形成机制 537
三、影响因素 538
第三节瘢痕的血供特点 539
一、瘢痕不同时期微血管特点 539
二、瘢痕不同区域微血管特点 539
三、瘢痕不同类型微血管特点 539
四、增生性与非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态学区别 539
五、临床诊治方法与瘢痕内微血管的关系 539
第四节瘢痕的发生与临床特点 540
第五节瘢痕的临床分类 541
第六节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分期 542
第七节挛缩性瘢痕临床分期 542
第八节瘢痕疙瘩综合评价标准 543
第九节瘢痕的鉴别诊断 543
第十节瘢痕的代谢与特性 544
第十一节瘢痕评估研究 544
第十二节常见瘢痕类型特征与治疗原则 545
一、扁平瘢痕 545
二、增生性瘢痕 545
三、萎缩性瘢痕 546
四、挛缩性瘢痕 546
五、凹陷性瘢痕 546
六、瘢痕疙瘩 546
七、瘢痕癌变 546
第十三节常见的瘢痕治疗药物 547
一、促进瘢痕胶原降解抑制胶原合成药 547
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药 547
三、改变瘢痕的药物硅酮 548
四、其他 548
第十四节瘢痕主要非手术疗法 548
一、加压疗法 548
二、药物注射疗法 549
三、放射疗法 550
四、硅凝胶应用 550
五、激光治疗 551
六、冷冻治疗 551
七、紫外线治疗 551
八、超声治疗 552
九、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552
十、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 552
十一、石蜡疗法 553
十二、综合疗法 553
第十五节瘢痕的中医药治疗 554
一、内治法 554
二、外治法 554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555
附18.1:瘢痕疙瘩治疗验方 555
第19章 皮肤局部用药相关问题与剂型 557
第一节局部用药相关问题 557
一、性质与病期关系 557
二、剂型与作用关系 557
三、浓度与作用关系 558
四、方法与疗效关系 558
五、个体差异与注意事项 558
第二节局部用药剂型简介 558
一、粉(散)剂 558
附19.1:常见单纯扑粉配方(硼酸氧化锌粉) 559
二、液体制剂 559
附19.2:硼酸溶液 560
附19.3:毛囊虫糊配方 561
附19.4:处方 563
三、膏剂 565
第三节常用外用药物及性能 570
第四节外用药物剂型及主要组方 571
第五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572
第20章 药源性皮肤黏膜及附属器反应 573
第一节药物反应的原因 573
一、药物反应的一般原因 573
二、与用药有关的原因 573
第二节药物反应的机制 574
第三节药疹的诊断 577
第四节药源性皮肤疾病的常见全身症状 577
一、过敏性休克 577
二、药物热 577
三、肝病变 577
四、肾病变 578
五、肺病变 578
六、血液系统反应 578
第五节药源性皮肤色素变化 578
第六节药源性毛发异常 579
一、药源性脱发 579
二、多毛症 580
三、毛发色素异常 580
第七节药源性甲板病变 580
一、色素变化 580
二、抑制甲生长 581
三、甲分裂 581
四、甲脱落 581
第八节药源性皮肤黏膜反应 581
一、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581
二、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581
三、接触性荨麻疹 581
四、固定性药疹 582
五、多形性红斑样药疹 582
六、光敏型药疹 582
七、结节性红斑样药疹 582
八、紫癜性药疹 583
九、湿疹样药疹 583
十、水疱性药疹 583
十一、变应性血管炎与结节性多动脉炎 583
十二、药源性皮肤脉管炎 583
十三、痤疮样型药疹 583
十四、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584
十五、全身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584
第九节皮质激素引起的皮肤反应 584
第十节药源性皮疹类型及致敏药物 585
第十一节常用药物所致之药物性皮炎发疹类型 586
第十二节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587
第21章 常用理化治疗技术 589
第一节超声药物透入 589
一、功效与作用原理 589
二、方法 590
三、注意事项 590
第二节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590
一、功效与作用原理 591
二、方法 591
三、注意事项 591
第三节光疗法 591
一、红光疗法 591
二、蓝紫光疗法 592
三、红外线疗法 592
四、紫外线疗法 593
五、激光疗法 595
第四节磁疗法 596
一、磁场分类 596
二、作用机制 597
三、治疗作用与方法 597
第五节药物蒸汽法 598
一、功效与作用原理 598
二、方法 598
三、注意事项 598
第六节水(药)浴 599
一、水浴作用 599
二、药浴作用 599
三、注意事项 600
第七节湿敷贴敷涂擦与扑撒 600
第八节文身术 601
一、文刺基本原(病)理 601
二、文身的分类 601
三、常用文身染料颜色及成分 601
四、文身的并发症 601
五、文身去除的方法 601
参考文献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