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发展报告 2013-2014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编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3959295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的年度报告,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此书对2013—2014年北京文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对存在的文化难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与探讨,为北京文化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思路,提供战略性、前瞻性的思考。该书的读者对象是北京市文化管理部门人员、文化研究人员。

总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1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2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 3

(三)2013—2014年度北京文化研究的焦点和视角 6

第—编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11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底蕴 11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12

(二)中国梦是时代主题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晶 13

(三)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 16

二、中国梦植根于青少年 18

(一)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最终力量 19

(二)中国梦的多维阐释 20

(三)青少年肩负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22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现代教育的动力 24

(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演变 25

(二)传统文化在民国大学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 26

(三)当今教育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9

(四)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教育意义的思考 31

四、尊师重教,传承传统文化 33

(一)传统文化教育危机 34

(二)教材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35

(三)教师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纽带作用 37

(四)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39

五、世界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育 41

(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42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世界的共识 43

第二编 文化认同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51

一、文化认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1

(一)文化认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52

(二)文化认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53

(三)文化认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构想 56

二、京杭大运河与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59

(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京津冀城市文化的影响 60

(二)以京杭大运河为纽带的京津冀城市文化圈的文化共性 67

(三)京津冀城市文化圈今后的建设发展 68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70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71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72

(三)京津冀区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瓶颈 74

(四)京津冀区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76

四、从“北平大学区”看京津冀教育一体化 78

(一)“北平大学区”设立的由来 79

(二)“北平大学区”的设立 81

(三)北平大学区推行过程中的反对浪潮 85

(四)“北平大学区”失败的反思 88

第三编 文化与健康城市建设 93

一、文化建设与北京健康环境的营造 93

(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北京营造健康环境的作用 94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营造健康城市环境的作用 98

(三)先进的文化理念对北京营造健康环境的作用 101

二、北京历史文脉对首都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106

(一)北京历史文化与健康城市建设 107

(二)北京历史文化与心理健康 108

(三)北京历史文化与社区和谐 110

三、精神文化活动与健康生活 114

(一)2014年北京市精神文化生活的概况 115

(二)当前北京市民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17

(三)如何建构健康的精神生活 118

第四编 新媒体与文化传播 123

一、北京大学生的微信生活 123

(一)大学生:“最爱玩微信的人” 124

(二)大学生乐于“微信”生活的原因 126

(三)微信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130

(四)对大学生微信生活的几点建议 134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137

(一)新媒体构建新语境 138

(二)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忧外患——社会语境与媒介生态的转变 140

(三)顺应新媒体传播特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43

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分析 146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此消彼长” 147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149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151

(四)新媒体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153

第五编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159

一、首都公众对于工业遗产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159

(一)调查路径与方法 160

(二)首都公众对工业遗产了解和认知情况 162

(三)首都公众对工业遗产保护问题的了解和认识 165

(四)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168

二、北京西城区老字号集聚和分散的利弊分析 174

(一)西城区老字号发展的空间策略 175

(二)对西城区老字号空间集聚发展的评价 176

(三)对西城区老字号空间分散发展的评价 179

(四)对西城区老字号空间发展战略的建议 181

三、北京名人故居商业开发研究 183

(一)名人故居与商业组织的双赢 185

(二)名人故居的整体性商业开发 187

(三)名人故居运营的商业开发 190

四、文化企业融资与产权交易市场 192

(一)文化产权交易概述及发展背景 193

(二)当前我国发展文化产权交易的意义 194

(三)我国文化产权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95

(四)当前文化产权交易面临的问题 197

(五)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99

五、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 203

(一)关于社会组织的称谓和分类 204

(二)文化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发展现状 205

(三)以文化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为例,看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205

(四)当前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影响 208

第六编 教育文化 213

一、近年来大学生国创、北创项目的效益研究 213

(一)大学生国创、北创项目实施情况 214

(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216

(三)过程监管与制度创新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实施效益 216

(四)解决途径 217

二、北京高校的“咖啡馆文化” 219

(一)大学与咖啡馆 220

(二)“咖啡馆”为什么受欢迎 229

(三)咖啡馆对大学生的影响 231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234

(一)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35

(二)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独特性 235

(三)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37

(四)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238

第七编 历史文化研究 243

一、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及其当下启示 243

(一)京都市政公所时期(1914—1928) 244

(二)北平特别市时期(1928—1937) 246

(三)日伪时期(1937—1945) 249

(四)光复后北平市政府时期(1945—1949) 250

(五)民国时期北京城市规划的现代启示 251

二、清末北京中下层旗人思想初探——以《京话日报》为例 255

(一)《京华日报》的兴盛与旗人参与的关系 256

(二)从《京华日报》看满汉关系 258

三、北京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265

(一)北京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 266

(二)从餐饮业老字号秉承看北京饮食文化的传承 270

(三)北京饮食文化的当下特色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意义 275

四、北京皇家园林:时间与空间的记忆 279

(一)“移天缩地在君怀”——北京皇家园林文化概说 280

(二)“访秘迹,探幽踪”——北京皇家园林类型与空间分布 282

(三)“世事沧桑,山水为证”——北京皇家园林的历史记忆 285

(四)北京皇家园林与文化遗产保护 288

五、清末会馆与北京社会文化 291

(一)“连桑梓,敦乡谊”——会馆的建筑格局及文化内涵 293

(二)“居异地,同乡人”——会馆对北京社会文化的影响 296

(三)“危难之际,世变沧桑”——会馆近代以来的境况 299

(四)“城市文化,历史馈赠”——会馆的现状及保护 301

第八编 京味文学研究 307

一、谱系学视野下京味文化的内涵与变迁 307

(一)谱系学对于京味文化研究的独特作用 308

(二)京味文化谱系研究的提升空间 310

(三)谱系学在京味文化研究中的前景展望 312

二、北京与“大家闺秀”作家的创作 314

(一)中国最后一批“大家闺秀” 315

(二)北京对“大家闺秀”作家的重要意义 316

(三)“大家闺秀”作家笔下的北京 318

三、当代北京题材叙事作品调查 320

(一)希望与失望并存的北京城 322

(二)香辣为主的“京漂菜” 324

(三)挣扎在北京的人物形象 325

四、红星二锅头与京味文化 328

(一)红星二锅头与京味文化定位 329

(二)红星二锅头与京味文化传统 330

(三)红星二锅头与京味文化创意 331

(四)红星二锅头文化的国际化思考 332

第九编 比较视野下的北京文化 337

一、北京与伦敦西区戏剧文化建设的对比与思考 337

(一)伦敦西区的戏剧文化 338

(二)北京的戏剧文化 347

(三)关于北京戏剧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358

二、外国经典戏剧在北京的接受现状 361

(一)多方搭建外国戏剧展示平台 362

(二)经典再现与试验探究双头并进 363

(三)反思:怎样引进,如何融合 365

三、俄罗斯影视文化在北京 368

(一)北京:2013—2014年俄罗斯影视文化盘点 369

(二)俄罗斯影视文化的当下反响 370

(三)俄罗斯影视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前景 372

四、世园会与塑造北京现代文明新形象的关系 374

(一)世园会背景下北京现代文明新形象的概念界定 375

(二)世园会与北京现代文明新形象的关系 378

(三)塑造北京现代文明新形象的行动倡导 380

五、北京“王府井”与首尔“明洞”商业文化之比较 384

(一)“王府井”与“明洞”的历史文化背景 385

(二)“王府井”与“明洞”的商业特点 389

(三)“王府井”与“明洞”的商业价值 397

(四)明洞商业文化对王府井商业发展的启示 405

第十编 北京各区县年度文化亮点展示 411

一、2013—2014年北京各区县文化建设亮点概观 411

(一)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412

(二)文化教育的普及 414

(三)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 416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 418

二、朝阳区:公共图书馆、民间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423

(一)依托“双十工程”,支持引导民间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 424

(二)打造公共图书馆,推动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425

(三)鼓励帮扶民间博物馆,形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助力 425

(四)率先建设数字博物馆,打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平台 428

三、西城区:学区制——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431

(一)学区制实施现状 433

(二)学区制具体实施规定 433

(三)学区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35

四、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遗产带来的新动力 437

(一)加强学术支撑,设立“三山五园”研究院 438

(二)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健康绿道 439

(三)改善景区面貌,启动城中村改造 439

(四)利用科技优势,焕发古迹新活力 440

五、延庆县:冰灯节——积累二十八年的生态冰雪文化 443

(一)休闲延庆,欢乐冰雪 444

(二)多彩世界,文化交流 445

(三)追求卓越,打造精品 446

(四)冰雪文化,内涵丰富 447

(五)开拓进取,继往开来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