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洪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032537
  • 页数:496 页
图书介绍: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研究新论主要探讨中国近代新教育起步以来围绕着教育改革与实验而兴起的主要教育思潮及流派,包括军国民教育思潮、国民教育思潮、实业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教育独立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等,在此基础上揭示近代教育思潮的基本特征、教育及社会影响、发展的主要规律,并为当代的教育改革事业提供资源及启示。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思潮兴起的场域 1

第一节 晚清的文教政策及对新教育的影响 2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文教政策及新教育的产生 2

二、维新运动时期的文教政策及对新教育运动的推进 6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16

一、民初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16

二、民初教育宗旨的制订 20

三、“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4

第二章 国民教育思潮 27

第一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27

一、国民教育思想的渊源 28

二、国民教育思潮的形成 35

三、普及教育与义务教育 40

第二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46

一、尊孔读经逆流下的国民教育 46

二、义务教育运动的掀起 51

第三节 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63

一、调整清末新教育规程 64

二、编辑新教材 68

三、改良教学方法 70

四、促进国语统一运动 78

第三章 军国民教育思潮 90

第一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源流及演变 90

一、清末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91

二、民国初年的军国民教育思潮 98

第二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及渐趋低落 103

一、军国民教育思潮高涨的缘由 103

二、袁世凯的“尚武”思想 104

三、范源濂的军国民教育思想 106

四、贾丰臻军国民教育观的发展 108

五、军国民教育思潮的消退 109

第三节 军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112

一、清末的影响 113

二、民国初期的影响 115

第四章 实业教育思潮 118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实业教育的兴起 118

一、洋务学堂中的技艺教育 118

二、洋务派从事实业教育的动因和办学特点 120

三、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 126

第二节 维新运动时期实业教育的发展 128

一、实业救国思潮与维新派的实业教育思想 128

二、实业教育制度的构建 136

第三节 民初的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 138

一、民初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138

二、“新教育方针”引起的争论 141

三、实利主义教育 144

四、实用主义教育 149

第四节 实业教育思潮的影响及评价 155

一、实业教育与职业教育 155

二、实业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 158

三、实业教育思潮的评价 162

第五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65

第一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66

一、历史背景 166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170

三、杜威的来华及其在华的教育活动 174

第二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 176

一、杜威来华前国内对实用主义的宣传与介绍 176

二、“庚款留美”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传播 178

三、其他美国现代教育家来华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高涨 180

四、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86

第三节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教育改革运动 191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主导下的“壬戌学制” 192

二、课程、教材、教法的革新 208

三、“儿童本位”教育 214

第六章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218

第一节 工读运动的兴起 219

一、留法俭学会 220

二、勤工俭学会、华法教育会 223

三、保定兴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教育 229

第二节 工读运动的发展 237

一、工学会 237

二、北京工读互助团 239

第三节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涨 242

一、兴盛的原因 242

二、赴法勤工俭学浪潮激荡的情形 244

三、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学习生活 246

四、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消退 249

五、留法勤工俭学的教育意义 250

第七章 科学教育思潮 255

第一节 早期科学教育思想的演变轨迹 255

一、清末科学教育观的萌芽 255

二、严复的科学教育观 258

第二节 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 261

一、任鸿隽的科学教育思想 262

二、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 265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教育思潮 267

一、陈独秀的科学教育思想 270

二、胡适的实验主义科学方法论 272

三、五四运动时期科学教育思潮的发展 274

第四节 “科玄论战”及其影响 277

一、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对科学教育的贬低 277

二、以丁文江、胡适为代表的科学派对科学教育的颂扬 279

第五节 科学教育思潮的实际影响 282

一、以科学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282

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 284

三、开始着手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才 298

第八章 平民教育思潮 300

第一节 平民教育思潮各流派的理论综述 301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平民教育思想概述 301

二、杜威的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 306

第二节 平民教育运动各团体的活动及其主要观点 311

一、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312

二、平民教育社 314

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319

第三节 梁漱溟视域下的乡村平民教育诸流派 321

一、南京晓庄师范学校 322

二、江苏昆山县徐公桥实验区 323

三、河北定县翟城村的乡村平民教育 326

四、考察山西村政 331

第四节 平民教育思潮的发展、转化及其影响 335

一、平民教育思潮的发展和转化 335

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 337

第九章 职业教育思潮 341

第一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341

一、职业教育的提出 342

二、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议论 343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352

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职业教育思潮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354

第二节 职业教育思潮的发展 357

一、黄炎培五四运动时期的职业教育思想要略 358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 365

三、1922年“新学制”对职业教育的设计 367

四、五四运动时期职业教育思潮的影响 373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转型——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与职业教育 376

一、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377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的实施 378

三、乡村改进实验的效果 381

第十章 乡村教育思潮 383

第一节 乡村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 383

第二节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实验 385

一、改造乡村教育的必要性 386

二、创办晓庄学校,开展乡村教育实验 387

三、创办工学团,坚持乡村教育改造试验 389

第三节 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390

一、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思想基础 391

二、定县乡村社会调查与教育构想 393

三、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内容体系 394

第四节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 396

一、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理论建构 397

二、山东邹平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组织 415

三、山东邹平乡村教育与建设实验的实施 423

第五节 乡村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445

第十一章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49

第一节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缘起 450

一、清末国民教育思潮中蕴含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50

二、民国初年出现的相对国家主义教育观 451

三、五四运动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453

第二节 余家菊、李璜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55

一、余家菊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57

二、李璜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63

第三节 陈启天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468

一、对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批评 468

二、提倡国家主义教育的缘由 471

三、国家主义教育的实施 473

第四节 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析与评价 475

一、政治上、哲学上的分析与评价 476

二、教育上的分析与评价 478

第十二章 结语 480

一、中国近代教育思潮的基本特征 481

二、中国近代教育思潮演变、发展的主要规律 485

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今天的教育改革事业服务 487

主要参考文献 490

后记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