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史略 3
第二章 古代关于九针的论述 7
一、九针的来源、意义 7
二、九针的形状、作用及使用注意 10
第三章 新九针的制作、操作方法及治疗范围 16
一、镵针 17
二、磁圆梅针 18
三、鍉针 21
四、锋钩针 23
五、铍针 25
六、员利针 26
七、毫针 27
八、火针 30
九、梅花针 36
附 40
一、刺血疗法 40
二、拔罐法 41
三、艾灸法 42
中篇 治疗各论 45
第一章 内科 45
一、感冒 45
二、咳嗽 48
三、哮喘 51
四、失音 54
五、胸痛 56
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8
七、不寐 60
八、癔症 63
九、痫症 67
十、胃脘痛 69
十一、腹痛 71
十二、胃肠神经官能症 74
十三、呕吐 76
十四、噎膈(附:反胃) 79
十五、呃逆 81
十六、泄泻 83
十七、痢疾 86
十八、便秘 89
十九、脱肛 91
二十、胁痛 92
二十一、肋间神经痛(附:闪挫胁痛) 95
二十二、鼓胀 96
二十三、中风 99
二十四、面瘫 103
二十五、眩晕 107
二十六、头痛 111
二十七、癃闭(附:前列腺肥大) 115
二十八、淋证 118
二十九、遗精 122
三十、阳痿(附:早泄) 124
三十一、前列腺炎 126
三十二、中暑 127
三十三、神经衰弱 129
三十四、三叉神经痛 131
三十五、面肌痉挛 133
三十六、脑外伤后综合征 135
三十七、类风湿关节炎(附:关节积液) 137
三十八、痹证 143
三十九、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147
四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150
四十一、周期性瘫痪(低血钾型) 152
第二章 外科 154
一、疗 154
二、疖肿 155
三、丹毒 157
四、瘰疬 158
五、乳痈 161
六、乳癖 162
七、瘿气 165
八、胆囊炎 166
九、胆道蛔虫病 168
十、肠梗阻 170
十一、阑尾炎 172
十二、术后肠粘连 174
十三、肛裂 176
十四、直肠息肉 177
十五、外痔 178
十六、腱鞘炎 180
十七、腱鞘囊肿 182
十八、下肢静脉曲张 183
十九、血栓性静脉炎 186
二十、血管瘤 188
二十一、寻常痤疮 190
二十二、黄褐斑 191
二十三、寻常疣 192
二十四、扁平疣 194
二十五、传染性软疣 195
二十六、带状疱疹 195
二十七、荨麻疹 197
二十八、神经性皮炎 198
二十九、湿疹 200
三十、斑秃 201
三十一、胼服 203
三十二、硬皮病 203
三十三、皮肤乳头状瘤 205
三十四、老年性雀斑样黑痣 206
三十五、酒糟鼻 206
三十六、睑黄疣 207
三十七、扭挫伤 208
三十八、颈椎病 212
三十九、颈肩肌劳损 215
四十、落枕 216
四十一、肩凝症 218
四十二、肱骨上髁炎 221
四十三、腰痛 223
四十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226
四十五、肥大性脊柱炎 230
四十六、急性脊髓炎 231
四十七、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233
四十八、坐骨神经痛 234
四十九、梨状肌综合征 237
五十、股外侧皮神经炎 239
五十一、腓肠肌痉挛 241
五十二、创伤性关节炎 242
五十三、骨性关节炎 243
五十四、足跟痛 247
五十五、鸡眼 248
五十六、冻伤 250
五十七、无脉症 251
第三章 妇科 254
一、月经不调 254
二、痛经 257
三、闭经 260
四、崩漏 262
五、倒经 264
六、经期头痛 266
七、经行吐泻 267
八、经期乳胀痛 268
九、带下病 269
十、胎位不正 271
十一、产后乳少 271
十二、盆腔炎 272
十三、子宫脱垂 274
十四、不孕症 276
十五、更年期综合征 279
十六、阴痒 281
十七、外阴白斑 283
第四章 儿科 286
一、小儿口疮 286
二、小儿泄泻 287
三、疳疾 290
四、小儿遗尿 292
五、惊风 294
六、小儿痿证 298
七、小儿夜啼 301
八、痄腮 303
九、百日咳 305
十、小儿脑病后遗症 307
第五章 五官科 311
一、目赤肿痛 311
二、迎风流泪 312
三、青光眼 314
四、目翳 316
五、暴盲 317
六、青盲 320
七、麦粒肿 322
八、近视 323
九、斜视 325
十、眼睑下垂 327
十一、耳鸣、耳聋 329
十二、中耳炎 331
十三、耳胀、耳闭(附:鼓膜内陷与鼓室积液) 333
十四、鼻衄 335
十五、鼻鼽 337
十六、慢性鼻炎(附:萎缩性鼻炎) 339
十七、鼻渊 341
十八、鼻息肉 343
十九、鼻疗 344
二十、咽喉肿痛 345
二十一、梅核气 347
二十二、重舌、木舌 348
二十三、牙痛 349
二十四、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351
二十五、口腔黏膜白斑 353
第六章 急救 355
一、高热 355
二、昏迷 356
三、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58
四、厥证 359
五、剧痛证 360
下篇 腧穴阐微 367
第一章 同经相应配穴与临床应用 367
一、概述 367
二、理论依据 368
三、适应范围 368
四、应用根据 369
五、取穴原则 369
六、针法与步骤 370
第二章 本书专用奇穴 372
第三章 部分经穴定位简考 379
主要参考书目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