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基本问题 1
一、人本主义管理的主题词:以人为本 1
(一)人本主义管理揭示的若干矛盾关系和辩证关系 1
(二)人本主义管理的一般规律 7
(三)人本主义管理的一般法则 11
二、学校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的分析视角 15
(一)主体分析视角 15
(二)资源分析视角 17
(三)目的分析视角 18
(四)方法分析视角 19
(五)层次分析视角 20
三、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人本主义主导法则——兼容法则 21
(一)兼容法则的价值取向 21
(二)兼容法则的方法取向 23
(三)兼容法则的功利取向 23
(四)兼容法则的二重取向 24
(五)兼容法则本质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灰色调适法则 25
第二章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人本主义建构方式 27
一、学校领导体制的人本主义兼容方式 27
(一)学校领导体制构成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 27
(二)行政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负责制相结合 27
(三)行政领导体制与专业性领导体制相结合 29
(四)“服务者领导体制”与“被服务者参与性的领导体制”的结合 32
(五)单一型领导体制与复合型领导体制的结合 33
二、校长的素质要求及校长选拔方式的多样性兼容 34
(一)教育“压力链”与教育“竞争链”迫使校长实行“教育家”境界与传统“务实者”角色的协调 34
(二)校长岗位职责的多样性要求 36
(三)校长素质要求的多样性兼容 37
(四)校长选拔方式的多样性兼容 39
三、校长自我发展方式的多样化选择 40
(一)校长自我提高的日常方法 40
(二)校长通过改善领导行为来达到自我提高 40
(三)校长通过构建学校发展目标来达到自我提高 41
(四)校长通过创建学校管理文化来促进自我提高 41
(五)校长通过强化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来达到自我提高 42
(六)校长通过主动变革来达到自我提高 42
(七)农村中小学校长自我提高和发展问题 42
四、学校教育管理机构的兼容性建构 44
(一)学校行政机构与教师、学生工作意见协商机构相并存 44
(二)学校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师、学生、家长自治组织相并存 45
(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并存 46
(四)纵向机构与横向机构相并存 46
(五)纳入部门制组织结构特征,实现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 47
五、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兼容性建构 47
(一)基本制度与辅助性制度相结合 48
(二)常规制度和非常规制度及实验性制度相结合 48
(三)刚性制度与弹性制度相结合 49
(四)强制性制度与协商性制度相结合 49
第三章 教师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方式 51
一、有关学校教师管理原则的兼容 51
(一)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原则与促进师生员工愉快发展为中心的管理原则相兼容 51
(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原则与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相兼容 52
(三)依靠教师办学的管理原则与依靠多元主体办学的管理原则相兼容 53
(四)采用行政控制、经济激励与心理引导的方式相兼容的管理原则 54
(五)特殊性管理原则与普遍性管理原则相兼容 55
二、教师职业素质要求的兼容 56
(一)教师岗位职责的多样性要求 56
(二)教师岗位素质的多样性要求 57
(三)学者型教师的素质特征与经验型教师的素质特征相兼容 58
(四)教学型教师的素质特征与研究型教师的素质特征相兼容 59
(五)专长型教师的素质特征与多面手式教师的素质特征相兼容 60
(六)男性教师的素质特征与女性教师的素质特征相兼容 60
三、针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及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兼容 61
(一)关注教师职业特点及职业心理特点的多样性 61
(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与身心健康目标相结合 63
(三)实现对教师的传统领导行为与现代领导行为的合理兼容 63
(四)学校行政控制方式与教师自主发展方式相结合 67
(五)教师的行政聘任方式与自主聘任方式相结合 68
(六)实行教师的绩效工资制与协商工资制相结合 69
(七)实行教师的个人绩效工资制与团队绩效工资制相结合 70
(八)校内的教师培训方式与校际教师交流方式相结合 71
(九)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取向 71
四、对研究型教师培养方式的多样性选择 73
(一)实行“科研行政” 74
(二)分类培养研究型教师 74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渐进式方法培养研究型教师 75
(四)通过教师职称的评聘改革来推动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75
(五)开办名师工作室培养研究型教师 76
(六)通过建立教师学术论坛培养研究型教师 76
(七)通过创建教职工“科研社团”来培养研究型教师 76
五、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激励 77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薄弱点与困难 77
(二)改善教师待遇,调动积极性 79
(三)增强师资配置,加强师资力量 79
(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和帮扶,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素质 80
(五)促进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 81
第四章 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方式 83
一、教学管理指导思想的兼容 83
(一)学校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为本 83
(二)学校教学不能忽视提高学生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务实目标 84
(三)学校教学要考虑理想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兼容 84
(四)学校教育要考虑教学管理原则的兼容 85
(五)基础教育学校应该尝试实行升学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兼容 86
二、教学工作管理系统的职能调整 86
(一)教研组要建设成为学校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中心 86
(二)教导处要加重体现虚线督导和服务的职能 87
(三)教育科学研究室要办成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的主导机构 88
三、教学工作管理常规的综合调节 89
(一)备课常规的适度兼容 89
(二)讲课常规的适度兼容 91
(三)作业教学常规的适度兼容 92
(四)考试常规的适度兼容 93
(五)学习管理常规的适度兼容 94
(六)听课与评课常规的适度兼容 95
四、学校课程管理的适度调整 96
(一)学校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96
(二)重视实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 97
(三)增强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开设 99
(四)尝试和推广研究性课程 100
五、学校教学方法的适度改革 102
(一)分段式教学法需要接受“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调适 102
(二)解决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需要采取参与式、自主式教学 103
(三)解决学生单干、孤立的学习方式,需要采取合作式教学 103
(四)解决学生厌学、怕学的问题,需要采取愉快式教学 104
(五)解决所有学生只适应一种教学标准的问题,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 105
(六)解决学生能学但不善于创新的问题,需要采用创新式教学 106
第五章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人本主义方式 108
一、德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及目标的协调 108
(一)综合认识当代青少年的素质发展要求 108
(二)综合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取向 108
(三)综合认识党和政府提出的德育目标 109
(四)综合理解我国学术理论界的相关研究 110
(五)综合了解中小学自身的德育实践内容 111
(六)系统了解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一般问题 111
二、德育管理一般方式的协调 112
(一)系统确立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12
(二)学校党政领导人共同领导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工作系统 113
(三)加强学校精神风貌的系统建设 113
(四)抓好德育设施的系统建设 113
(五)综合选取富有渗透力的德育工作方法 114
(六)建立主体化的系列德育制度 114
(七)适当采取德育的量化管理 114
三、班主任工作激励方式的多样性选择 115
(一)班主任的德育地位与德育素质要求 115
(二)建立班主任教研组 116
(三)实行班主任组阁制或班主任“打包制” 116
(四)实行班主任职级制和优秀班主任命名制 116
(五)实行班主任准入制与持证上岗制 116
(六)实行全员班主任制和德育导师制 117
第六章 当代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种典型形式 118
一、参与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选择 118
(一)学生全员班委值周制 118
(二)学生校长值周制 118
(三)学生执行班主任值周制及班主任学生助理制 119
(四)学生小家长值周制 119
(五)教师行为监督员制度 119
(六)班级治安小信息员值周制度 119
(七)民主选举学生干部的制度 120
二、校园教育管理文化的多样性建设 120
(一)学生教育管理文化或隐性课的多样性 120
(二)观念文化的多视角引导 121
(三)情境文化的多样化熏陶 123
(四)关系文化的渗透 124
三、社会生存教育形式的多样性整合 125
(一)成长教育 125
(二)生命及生存教育 127
(三)逆境教育及学困生、潜能生教育 128
(四)安全教育 129
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整合 130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多样性组合 130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多样性建设指标 130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多样性要求 131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多样性设定 132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指标 132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选择 133
(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34
第七章 惩罚性教育的人本主义考量 135
一、惩罚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135
(一)保护性的惩罚教育方式 135
(二)低强度负性刺激的惩罚性教育方式 136
(三)“语言暴力”形式的心理惩罚 136
(四)“冷暴力”形式的精神伤害 136
(五)体罚、变相体罚与经济惩罚 136
二、惩罚性教育的价值广角 137
(一)惩罚性教育体现了一种公共教育责任和教师职业权利 137
(二)惩罚性教育是一种维护和彰显国家教育导向的基本方式 137
(三)惩罚性教育是一种刚性的、能够快速有效促使学生转变错误态度和行为的反面激励方法 138
(四)惩罚性教育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 138
(五)惩罚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模仿,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138
(六)对惩罚性教育方式的运用可以帮助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138
三、惩罚性教育原则的协调 139
(一)把惩罚性教育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手段 139
(二)惩罚不能成为教师的习惯性职业行为 139
(三)惩罚性教育要与情感、爱心相结合 139
(四)消除不合法校规,依法实行惩罚性教育行为 140
(五)不使用体罚、变相体罚、经济罚款、开除学生学籍等惩罚方式 140
(六)以“不得已使用”为前提和有差别地使用“静思室”、“警告桌”、“加罚作业和劳动”等惩罚方式 140
四、对建设性的惩罚教育方式的构建 141
(一)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分级使用惩罚性教育方式 141
(二)建立处分学生的听证会制度 141
(三)设计“转换性”或“替代性”的教育惩罚方式 142
(四)制定受惩罚学生的心理调适与抚慰措施 142
(五)设计“降压式”或“宣释式”的教育预防方式 142
(六)审慎看待和评价国外体罚教育方式 142
第八章 后勤工作管理的人本主义方式 145
一、后勤工作管理指导思想的兼容 145
(一)廉洁奉公 145
(二)精心服务、全面保障 146
(三)支持校园文化建设 146
(四)合理适度进行勤工俭学、自主创收活动 147
(五)建设和谐校园 148
(六)学校后勤工作人员要成为“行家里手” 149
二、后勤工作社会化的适度选择 149
(一)保持传统后勤的工作性质——“服务后勤” 149
(二)适当增加“经营后勤”的工作职能 149
(三)实施后勤社会化的综合思路 149
(四)要以建设节约型学校的精神为导向 150
(五)推行后勤社会化的若干原则 151
三、兼顾实现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 152
(一)做好学校硬件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维护工作 152
(二)搞好财务管理与经济开发工作 152
(三)改善与丰富师生的生活 153
(四)绿化校园,美化校园 153
(五)切实办好学校食堂 153
(六)做好对后勤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154
结束语 155
参考文献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