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港城互动机制及特点分析 17
第三节 港城互动是浙江港口城市崛起的基本经验 34
第一篇 浙江港口城市发展的起始阶段(1978年12月—1988年12月)第一章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 43
第一节 港口城市发展目标的酝酿 43
第二节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 47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次修订与港口城市轮廓的形成 58
第一节 宁波:构筑现代化港口城市轮廓 58
第二节 温州:构筑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轮廓 63
第三节 舟山:构筑海岛港口城市轮廓 65
第三章 港口的初步开发 67
第一节 宁波港大规模建设拉开序幕 67
第二节 温州港、台州(海门港)、舟山港的初步开发 71
第四章 临港产业的初步建立 74
第一节 宁波临港产业的崛起 74
第二节 温州、台州、舟山临港产业的初步建立 77
第五章 科技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与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79
第一节 科技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 79
第二节 人民生活的初步改善 85
第二篇 浙江港口城市发展的成长阶段(1989年1月—1998年12月)第六章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的拓展 90
第一节 宁波:以港兴市,以市促港 90
第二节 温州:第二次创业战略 97
第三节 台州:新台州发展战略 99
第四节 舟山:海岛港口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101
第七章 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与港口城市框架的完善 103
第一节 宁波:完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基本框架 103
第二节 温州:完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商贸工业港口城市基本框架 108
第三节 台州:完善科工贸发达现代化港口城市基本框架 109
第八章 港口的进一步开发 113
第一节 宁波:港口地位的快速上升 113
第二节 温州、台州、舟山:港口的进一步开发 117
第九章 港口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124
第一节 宁波临港产业快速发展 124
第二节 温州、台州、舟山临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7
第十章 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 130
第一节 “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 130
第二节 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 138
第三篇 浙江港口城市发展的功能提升阶段(1999年1月—2008年12月)第十一章 探索新世纪港口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新思路 143
第一节 宁波: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 143
第二节 温州:实现第三次跨越,扎实推动“三个温州”建设 147
第三节 台州:大力建设“三个台州” 150
第四节 舟山:走创业创新之路,促以港兴市、全面跨越 153
第十二章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订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56
第一节 宁波:加快构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新框架 156
第二节 温州:加快从“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跨越 159
第三节 台州:确立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总体框架 161
第四节 舟山:确立现代化的港口和海岛旅游城市总体框架 165
第十三章 港口的深度开发 168
第一节 宁波:建成东方大港 168
第二节 温州:全力打造深水大港 173
第三节 台州:开发大港口 175
第四节 舟山:跨入亿吨大港行列 175
第十四章 港口产业联动发展 180
第一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临港工业转轨 180
第二节 临港产业群的发展 182
第三节 临港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186
第四节 临港产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带动产业升级 188
第十五章 “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191
第一节 “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化 191
第二节 “人才强市”战略的实施 204
第三节 推进文化大市建设 210
第四节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12
前景瞻望 218
主要参考文献 229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