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跨海而来的台湾文学 2
二、香港文学六十年的历程 10
三、台港文学的交迭与冲突 17
四、台港文学的特殊经验与问题 23
第一章 文学思潮 31
第一节 “战斗文艺”与“自由文艺” 32
第二节 “难民文学”与“美元文化” 37
第三节 乡土文学大论战 42
第四节 “九七”回归与文学创作 48
第五节 “文学台独”思潮的窜起 54
第六节 作家身份与台港文学 59
第二章 写实小说 67
第一节 充满悲情意识的吴浊流 68
第二节 林海音、鹿桥的大陆经验 75
第三节 表现两岸历史沧桑的“大河小说” 82
第四节 “原乡人”钟理和与民族主义战士陈映真 87
第五节 “伤痕文学”的先行者:陈若曦、金兆 95
第六节 乡土文学的代表:黄春明与王祯和 101
第七节 侣伦和舒巷城的底层写作 106
第三章 现代小说 113
第一节 白先勇:台湾现代小说的旗手 114
第二节 怪异的王文兴与七等生 120
第三节 姐妹作家:施叔青与李昂 128
第四节 朱氏“小说工厂” 135
第五节 后现代作家:黄凡、张大春、骆以军 140
第六节 政治小说和网络文学的兴起 147
第七节 三位“南来作家”:徐訏、刘以鬯、张爱玲 153
第八节 三位本土作家:西西、钟晓阳、董启章 161
第四章 新诗 169
第一节 “现代派”诗人纪弦、郑愁予 170
第二节 “诗坛祭酒”余光中 177
第三节 “诗魔”洛夫和“鬼才”商禽 185
第四节 后现代奇葩夏宇和文坛流星林耀德 192
第五节 语调苦涩的力匡和吹现代风的马朗 198
第六节 钟情大叙事的戴天与重量级作家也斯 203
第七节 不为流派束缚的羁魂和钟伟民、王良和 211
第五章 散文 219
第一节 尖锐泼辣的柏杨与嬉笑怒骂的李敖 220
第二节 余光中的幽默散文 226
第三节 王鼎钧的智慧火花 232
第四节 台湾的主要散文作家和学者散文 239
第五节 最具香港特色的框框杂文 245
第六节 理趣情趣兼具的梁锡华、董桥 251
第六章 通俗文学 259
第一节 琼瑶的言情小说和三毛的散文 260
第二节 高阳的历史小说和席慕蓉的诗 267
第三节 金庸的武侠世界 275
第四节 高雄、倪匡和诡异的李碧华 282
第七章 戏剧 289
第一节 作为艺术理论家和戏剧家的姚一苇 290
第二节 具有中国味的张晓风和赖声川 296
第三节 香港话剧发展概况 303
第四节 香港的主要剧作家 310
第八章 文学批评 317
第一节 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到王德威 318
第二节 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 324
第三节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和颜元叔的“新批评” 329
第四节 新文学史家曹聚仁、司马长风 335
第五节 香港文学研究在香港 341
附录 澳门文学概况 348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