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规范》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家税务总局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02356139
  • 页数:9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与程序等。全书共分8章:概述、分类管理、税基管理、汇缴管理、评估管理、反避税管理、综合管理、服务管理;附录为纳税评估案例和相关法规索引。本书内容权威,资料翔实,结构清晰,方便实用,是各级税务部门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

第1章 概述 1

1.1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1

1.2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2

1.3 中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 3

1.3.1 纳税人 4

1.3.2 纳税义务 4

1.3.3 税率 4

1.3.4 计税依据 5

1.3.5 收入 5

1.3.6 扣除 6

1.3.7 资产的税务处理 8

1.3.8 应纳税额 10

1.3.9 税收优惠 11

1.3.10 源泉扣缴 12

1.3.11 特别纳税调整 12

1.3.12 征收管理 13

1.4 企业所得税在中国税制体系中的地位 14

1.5 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内容 16

第2章 分类管理 22

2.1 居民企业管理 22

2.1.1 按征收方式管理 23

2.1.1.1 查账征收企业管理 23

2.1.1.2 核定征收企业管理 24

2.1.2 按纳税方式管理 26

2.1.2.1 就地纳税企业管理 26

2.1.2.2 汇总纳税企业管理 26

2.1.2.3 合并纳税企业管理 27

2.1.3 按规模管理 28

2.1.3.1 大企业管理 28

2.1.3.2 中小企业管理 29

2.1.4 按行业管理 30

2.1.4.1 一般标准 30

2.1.4.2 管理要点 30

2.1.5 按信用等级管理 31

2.1.5.1 一般方法 31

2.1.5.2 管理要点 32

2.1.6 特殊企业管理 32

2.1.6.1 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管理 32

2.1.6.2 非营利组织管理 33

2.1.6.3 异常申报企业管理 35

2.1.6.4 境外注册居民企业管理 36

2.1.7 按其他方法管理 37

2.2 非居民企业管理 37

2.2.1 按非居民是否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管理 38

2.2.1.1 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管理 38

2.2.1.2 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管理 48

2.2.2 按征收方式管理 68

2.2.2.1 查账征收企业管理 68

2.2.2.2 核定征收企业管理 69

2.2.2.3 源泉扣缴企业管理 71

2.2.3 按纳税方式管理 73

2.2.3.1 就地纳税企业管理 73

2.2.3.2 汇总纳税企业管理 73

2.2.4 特殊事项管理 74

2.2.4.1 各类税务证明管理 74

2.2.4.2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管理 78

2.3 税收协定管理 79

2.3.1 概述 79

2.3.2 居民身份判定管理 80

2.3.2.1 认定非居民企业为协定缔约对方税收居民 80

2.3.2.2 判定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企业为协定一方居民 81

2.3.2.3 确定中国居民身份 82

2.3.3 居民企业享受协定待遇管理 84

2.3.3.1 居民企业可抵免外国所得税限于缔约对方依照税收协定规定已征的所得税 84

2.3.3.2 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规定的间接抵免待遇 85

2.3.3.3 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规定的饶让抵免待遇 86

2.3.4 非居民企业享受协定待遇管理 87

2.3.4.1 认定常设机构 87

2.3.4.2 归属常设机构营业利润 92

2.3.4.3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股息条款规定的待遇 94

2.3.4.4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利息条款规定的待遇 95

2.3.4.5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规定的待遇 97

2.3.4.6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财产收益条款规定的待遇 100

2.3.4.7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国际运输条款规定的待遇 102

2.3.4.8 非居民企业从事政府间文化交流项目豁免企业所得税 106

2.3.4.9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其他所得条款规定的待遇 107

2.3.4.10 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规定的无差别待遇 108

2.3.5 国际协商管理 110

2.3.5.1 居民企业提请主管税务机关启动相互协商程序 110

2.3.5.2 受理非居民企业通过缔约国对方税务主管当局提出相互协商程序 112

第3章 税基管理 113

3.1 税基管理概述 113

3.1.1 税基管理的原则 113

3.1.2 税基管理的内容 114

3.1.3 税基管理的方法 115

3.1.4 税基管理的一般流程 116

3.2 收入管理 118

3.2.1 一般类型收入管理 118

3.2.1.1 销售货物收入管理 119

3.2.1.2 提供劳务收入管理 124

3.2.1.3 转让财产收入管理 130

3.2.1.4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管理 134

3.2.1.5 利息、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管理 137

3.2.1.6 接受捐赠收入管理 140

3.2.1.7 其他收入管理 141

3.2.2 特殊类型收入管理 143

3.2.2.1 视同销售收入管理 143

3.2.2.2 不征税收入管理 151

3.2.2.3 免税收入管理 156

3.2.2.4 递延收入管理 156

3.2.2.5 房地产销售收入管理 166

3.2.2.6 境外所得及税收抵免管理 176

3.2.2.7 来自合伙企业所得管理 193

3.2.3 非居民企业收入管理 195

3.2.3.1 常驻代表机构收入管理 195

3.2.3.2 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收入管理 196

3.2.3.3 其他各种类型劳务收入管理 197

3.3 税前扣除管理 199

3.3.1 成本扣除项目管理 199

3.3.1.1 成本扣除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200

3.3.1.2 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 200

3.3.2 费用扣除项目管理 217

3.3.2.1 据实扣除项目管理 217

3.3.2.2 限制扣除项目管理 225

3.3.2.3 禁止扣除项目管理 242

3.3.2.4 加计扣除项目管理 243

3.3.3 税金扣除项目管理 244

3.3.4 损失扣除项目管理 245

3.3.4.1 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管理 245

3.3.4.2 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的资产损失管理 250

3.3.5 弥补亏损管理 261

3.4 资产的税务处理管理 266

3.4.1 固定资产管理 266

3.4.1.1 固定资产取得的管理 266

3.4.1.2 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270

3.4.1.3 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 273

3.4.2 生产性生物资产管理 274

3.4.2.1 生产性生物资产取得的管理 275

3.4.2.2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管理 276

3.4.2.3 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的管理 277

3.4.3 无形资产管理 278

3.4.4 油气资产管理 285

3.4.5 长期待摊费用管理 288

3.4.6 投资资产管理 290

3.4.7 存货管理 296

3.5 税收优惠管理 299

3.5.1 税收优惠管理方式 299

3.5.1.1 审批管理 299

3.5.1.2 备案管理 305

3.5.2 审批类项目管理 309

3.5.2.1 过渡类优惠管理 309

3.5.2.2 执行到期或继续执行类优惠管理 323

3.5.2.3 民族自治地方企业优惠管理 347

3.5.2.4 非居民企业优惠管理 348

3.5.3 备案类项目管理 349

3.5.3.1 免税收入管理 349

3.5.3.2 减征、免征所得管理 354

3.5.3.3 减免税额管理 368

3.5.3.4 加计扣除管理 382

3.5.3.5 创业投资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管理 387

3.5.3.6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含缩短折旧年限)管理 390

3.5.3.7 减计收入管理 392

3.5.3.8 专用设备投资税额抵免管理 395

3.6 企业重组管理 398

3.6.1 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管理 400

3.6.1.1 企业法律形式改变管理 400

3.6.1.2 债务重组管理 400

3.6.1.3 股权收购管理 404

3.6.1.4 资产收购管理 405

3.6.1.5 企业合并管理 406

3.6.1.6 企业分立管理 407

3.6.2 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管理 407

3.6.2.1 企业法律形式改变管理 408

3.6.2.2 债务重组管理 408

3.6.2.3 股权收购管理 410

3.6.2.4 资产收购管理 413

3.6.2.5 企业合并管理 416

3.6.2.6 企业分立管理 418

3.6.2.7 跨境股权与资产收购管理 421

3.7 清算管理 424

3.7.1 清算对象和范围 425

3.7.2 清算的所得税处理 425

3.7.3 后续跟踪管理 433

第4章 汇缴管理 435

4.1 预缴管理 435

4.1.1 居民企业 435

4.1.1.1 预缴期限 435

4.1.1.2 预缴方法 437

4.1.1.3 税收优惠审批、备案事项管理 439

4.1.1.4 预缴申报管理 441

4.1.1.5 预缴审核管理 452

4.1.1.6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预缴管理 456

4.1.1.7 核定征收企业预缴管理 467

4.1.2 非居民企业 470

4.1.2.1 预缴对象 471

4.1.2.2 预缴期限 473

4.1.2.3 预缴方法 473

4.1.2.4 享受协定待遇和税收优惠事项管理 473

4.1.2.5 预缴申报管理 475

4.1.2.6 预缴审核管理 482

4.1.2.7 汇总纳税企业预缴管理 491

4.1.2.8 核定征收企业预缴管理 496

4.1.2.9 源泉扣缴申报管理 498

4.2 汇算清缴管理 500

4.2.1 居民企业 501

4.2.1.1 汇算清缴范围 501

4.2.1.2 汇算清缴期限 502

4.2.1.3 涉税事项的审批和备案 503

4.2.1.4 宣传辅导 511

4.2.1.5 申报受理与审核 513

4.2.1.6 关联申报管理 559

4.2.1.7 补、抵、退税管理 572

4.2.1.8 后续管理 578

4.2.1.9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汇缴管理 582

4.2.1.10 注销企业汇缴管理 586

4.2.1.11 统计分析和总结 588

4.2.2 非居民企业 591

4.2.2.1 汇算清缴对象 591

4.2.2.2 汇算清缴期限 592

4.2.2.3 享受协定待遇事项管理 592

4.2.2.4 前期准备 592

4.2.2.5 资料受理与审核 593

4.2.2.6 结清税款 606

4.2.2.7 实施处罚 609

4.2.2.8 汇总申报协调 610

4.2.2.9 事后总结 613

4.2.2.10 源泉扣缴所得税汇算清缴 614

第5章 评估管理 617

5.1 纳税评估工作体系 617

5.1.1 纳税评估特征 617

5.1.2 纳税评估工作内容 618

5.1.3 纳税评估原则 618

5.1.4 纳税评估分类 619

5.1.5 纳税评估组织体系 620

5.1.6 联合评估机制 621

5.2 纳税评估程序 622

5.2.1 确定对象 622

5.2.2 信息采集 622

5.2.3 审核分析 624

5.2.4 约谈查核 625

5.2.5 评估处理 626

5.2.6 评估流程 627

5.2.7 评估文书 628

5.3 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631

5.3.1 纳税评估指标 631

5.3.1.1 纳税评估基本指标 631

5.3.1.2 纳税评估分析指标 632

5.3.1.3 纳税评估辅助指标 635

5.3.2 纳税评估指标预警分析 636

5.4 纳税评估方法 637

5.4.1 比较分析法 637

5.4.1.1 预警值比较 637

5.4.1.2 行业数据横向比较 638

5.4.1.3 历史数据纵向比较 639

5.4.1.4 相关事项比较 639

5.4.2 生产要素控制法 640

5.4.3 因素分析法 641

5.4.4 核查比对法 642

5.4.5 信息比对法 643

5.4.6 指标推算法 644

5.5 纳税评估模型 645

5.5.1 纳税评估的一般模型 645

5.5.1.1 投入产出模型 645

5.5.1.2 单位产品定耗模型 646

5.5.1.3 工时(工资)耗用模型 647

5.5.1.4 设备生产能力模型 648

5.5.1.5 能耗测算法模型 648

5.5.2 纳税评估的行业模型举例 649

5.5.2.1 胶合板制造行业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 649

5.5.2.2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业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 657

5.5.2.3 煤炭采掘业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 660

5.5.2.4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所得税评估模型 665

第6章 反避税管理 669

6.1 转让定价管理 669

6.1.1 选案立案 669

6.1.2 调查审核 671

6.1.3 调整 683

6.1.4 跟踪管理 689

6.2 预约定价管理 690

6.3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699

6.4 受控外国企业管理 701

6.5 资本弱化管理 703

6.6 一般反避税管理 705

第7章 综合管理 710

7.1 登记与鉴定管理 710

7.1.1 设立登记管理 710

7.1.1.1 基本信息审核 710

7.1.1.2 税种鉴定 715

7.1.1.3 征管范围鉴定 720

7.1.1.4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鉴定 722

7.1.1.5 总机构与分支机构鉴定 727

7.1.1.6 征收方式鉴定 729

7.1.2 报验登记管理 734

7.1.3 变更登记管理 735

7.1.4 注销登记管理 737

7.1.5 非正常户管理 740

7.2 税源管理 741

7.2.1 税收统计与分析 741

7.2.2 税源监控与预警 743

7.2.2.1 居民企业税源 743

7.2.2.2 非居民企业税源 752

7.3 涉税信息管理 755

7.3.1 财务核算信息 755

7.3.2 生产经营信息 758

7.3.3 征管基础信息 762

7.3.4 纳税服务信息 766

7.3.4.1 法规信息管理 766

7.3.4.2 宣传信息管理 767

7.3.4.3 咨询信息管理 768

7.3.5 第三方信息 769

7.3.5.1 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内容与标准 769

7.3.5.2 第三方信息的采集 772

7.3.5.3 第三方信息的整理 773

7.3.5.4 第三方信息的分析应用 774

7.4 考核监督 776

7.4.1 考核监督的目标和原则 776

7.4.2 考核监督方式 777

7.4.3 考核的对象与内容 777

7.4.3.1 分类管理考核内容 777

7.4.3.2 税基管理考核内容 778

7.4.3.3 汇缴管理考核内容 778

7.4.3.4 评估管理考核内容 779

7.4.3.5 反避税管理考核内容 780

7.4.3.6 综合管理考核内容 780

7.4.3.7 服务管理考核内容 781

7.4.4 考核结果的处理 781

7.5 部门协作 781

7.5.1 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协作 781

7.5.2 国、地税部门的协作 783

7.5.3 不同地区税务部门的协作 787

7.5.4 与外部部门的协作 790

7.5.5 与外国税务当局和国际组织的协作 792

7.6 组织体系与岗位职责 793

7.6.1 组织体系 793

7.6.1.1 组织机构 793

7.6.1.2 体系架构 794

7.6.2 岗位职责 794

第8章 服务管理 800

8.1 服务概念和理念 800

8.2 服务内容 801

8.3 降低纳税成本 806

附录A 纳税评估案例 811

A.1 餐饮业 811

A.2 电力业 818

A.3 房地产业 831

A.4 建筑业 845

A.5 银行业 851

A.6 钢铁业 860

A.7 烟草业 880

A.8 其他行业 884

附录B 主要政策法规索引 895

B.1 概述 895

B.2 分类管理 895

B.3 税基管理 898

B.4 汇缴管理 904

B.5 评估管理 907

B.6 反避税管理 907

B.7 综合管理 908

B.8 服务管理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