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1
0.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
0.3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概况 3
0.4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4
0.5 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4
0.6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5
第1章 地球 6
1.1 地球的外圈层构造 6
1.1.1 大气圈 6
1.1.2 水圈 7
1.1.3 生物圈 8
1.2 地球的内圈层构造 8
1.2.1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8
1.2.2 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态 9
1.3 地球的表面形态 10
1.3.1 陆地 11
1.3.2 海底 11
习题 12
第2章 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 13
2.1 地质年代 13
2.1.1 地质年代的划分 13
2.1.2 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 15
2.1.3 地质年代单位和地质年代表 17
2.2 地质作用 18
2.2.1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19
2.2.2 内力地质作用 20
2.3 外力地质作用 28
2.3.1 风化作用 28
2.3.2 剥蚀作用 29
2.3.3 搬运作用 29
2.3.4 沉积作用 31
2.3.5 成岩作用 32
2.4 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33
2.4.1 地壳上升与剥蚀作用 33
2.4.2 地壳下降与沉积作用 33
2.4.3 地壳物质组成的相互转化 33
2.5 其他地质作用 33
2.5.1 风的地质作用 33
2.5.2 冰川地质作用 41
2.5.3 岩溶作用 50
习题 57
第3章 矿物与岩石 58
3.1 元素 58
3.1.1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克拉克值 58
3.1.2 元素在地壳中的迁移和富集 58
3.2 矿物 59
3.2.1 矿物的概念及分类 59
3.2.2 矿物的形态与性质 60
3.2.3 常见矿物及造岩矿物 61
3.3 岩石 65
3.3.1 岩浆岩 66
3.3.2 沉积岩 69
3.3.3 变质岩 75
3.3.4 三大岩类的演变 78
3.3.5 岩石肉眼鉴定的主要特征 79
3.3.6 各类岩石的划分及命名原则 81
3.4 岩石的工程性质 83
3.4.1 岩石的物理性质及水理性质 83
3.4.2 岩石的力学性质 85
3.4.3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89
3.4.4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90
习题 94
第4章 地质构造及其工程影响 95
4.1 岩层的产状 95
4.1.1 岩层的产状要素 95
4.1.2 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 95
4.1.3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直立岩层 96
4.2 褶皱构造 99
4.2.1 褶皱和褶皱要素 100
4.2.2 褶皱的形态分类 102
4.2.3 褶皱构造野外观察 104
4.2.4 判断褶皱形成年代的方法 104
4.2.5 褶皱的工程地质评价 105
4.2.6 边坡、隧道和桥基设置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105
4.3 断裂构造 106
4.3.1 节理 106
4.3.2 断层 110
4.3.3 活断层 116
4.4 不整合 121
4.4.1 整合与不整合 121
4.4.2 不整合的类型 121
4.4.3 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 123
4.5 地质图 125
4.5.1 地质图的类型、规格与符号 125
4.5.2 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 127
4.5.3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129
习题 130
第5章 地下水及其工程影响 131
5.1 地下水的赋存状态 131
5.1.1 岩土中的空隙 131
5.1.2 岩石的水理性 132
5.1.3 岩石中水的类型 133
5.2 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及流动规律 134
5.2.1 地下水的成因 134
5.2.2 地下水的类型 135
5.2.3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41
5.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42
5.3.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142
5.3.2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144
5.4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146
5.4.1 地下水的破坏作用 146
5.4.2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146
5.4.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147
5.5 地下水造成的工程地质问题 148
5.5.1 地下水对边坡工程的影响 148
5.5.2 地下水对混凝土基础的腐蚀破坏 150
5.5.3 地下水对地基土的渗流破坏 152
5.5.4 地下水位变化的不良影响 155
5.5.5 岩溶区修建水库的措施与防渗处理 157
5.5.6 岩石中裂隙水对地下工程的不良影响 159
习题 159
第6章 不良地质现象 160
6.1 崩塌与滑坡 160
6.1.1 崩塌 160
6.1.2 滑坡 162
6.2 泥石流 172
6.2.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72
6.2.2 泥石流的特征 173
6.2.3 泥石流的分类 173
6.2.4 泥石流的工程地质评价 176
6.2.5 泥石流的防治 176
6.3 岩溶与土洞 177
6.3.1 岩溶的形成条件 177
6.3.2 岩溶的发育条件 179
6.3.3 岩溶的分布规律 179
6.3.4 岩溶场地的勘察 180
6.3.5 土洞的形成 180
6.3.6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183
6.3.7 岩溶区常用防治措施 185
6.4 地震 186
6.4.1 地震的基本知识 186
6.4.2 地震的成因类型及特点 189
6.4.3 地震破坏作用 189
6.4.4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190
6.4.5 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 193
习题 204
第7章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205
7.1 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205
7.1.1 土的粒度成分 205
7.1.2 土的矿物成分 207
7.1.3 土的结构和构造 207
7.1.4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09
7.2 软土 209
7.2.1 软土的成因及形态特征 210
7.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212
7.2.3 软土地基勘察及评价 213
7.2.4 软土地基设计中常用处理措施 214
7.3 黄土 216
7.3.1 黄土成因及分布 217
7.3.2 黄土的岩性特征 219
7.3.3 湿陷性黄土地貌与分区 221
7.3.4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 223
7.3.5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措施 228
7.4 冻土 235
7.4.1 冻土的结构与分布 235
7.4.2 冻土的分类 237
7.4.3 冻土的力学性质 239
7.4.4 冻土的工程勘察 241
7.4.5 建筑物冻害的防治措施 241
7.4.6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地质问题 242
7.4.7 多年冻土地区选址原则 245
7.5 膨胀土 245
7.5.1 膨胀土的分布、成因及分类 245
7.5.2 膨胀土的特征和识别 247
7.5.3 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因素和胀缩指标 248
7.5.4 膨胀土的勘察试验方法和工程评价 249
7.5.5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250
7.6 红黏土 253
7.6.1 红黏土的形成和分布 253
7.6.2 红黏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253
7.6.3 红黏土的勘察和工程评价 254
7.6.4 红黏土地基工程处理措施 255
7.7 盐渍土 257
7.7.1 盐渍土的主要特点 257
7.7.2 盐渍土的分布 257
7.7.3 盐渍土的成因 258
7.7.4 盐渍土的分类 259
7.7.5 盐渍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260
习题 261
第8章 工程地质勘察 262
8.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方法 262
8.1.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与勘察阶段的划分 262
8.1.2 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 263
8.2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265
8.2.1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 265
8.2.2 工程地质测绘的内容 266
8.2.3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268
8.3 工程地质勘探 269
8.3.1 工程地质物探 269
8.3.2 钻探 271
8.3.3 坑探 272
8.3.4 勘探的布置 273
8.4 工程地质试验及现场监测 274
8.4.1 野外试验 274
8.4.2 现场监测 278
8.5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整理 281
8.5.1 岩土参数的统计 281
8.5.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82
习题 283
参考文献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