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罗大华 1
序二&乐国安 3
前言 5
第一章 被害人学引论 9
第一节 被害人学概述 11
一、被害人学的研究对象 11
二、被害人学的研究方法 13
三、被害人学的学科体系 19
四、被害人学的学科地位 21
五、被害人学的研究功能 23
第二节 被害人学基础理论 25
一、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26
二、日常活动理论 28
三、个人被害因素理论 30
四、暴力循环理论 31
五、防卫空间理论 31
六、被害人化理论 33
第三节 被害人学与相关学科 34
一、被害人学与犯罪学 35
二、被害人学与刑事法学 35
三、被害人学与侦查学 36
四、被害人学与社会学 36
五、被害人学与心理学 36
第四节 被害人学的发展沿革 37
一、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37
二、国外研究的概况 38
三、国际被害人学学会 43
四、国内研究的现状 44
第二章 被害现象论 49
第一节 什么是被害人 51
一、被害构成 51
二、被害人的含义 52
三、被害人的基本特性 55
四、刑事被害人与其他被害人 57
第二节 被害人的基本分类 57
一、既然被害人与潜在被害人 58
二、真实被害人与虚假被害人 59
三、无责被害人与有责被害人 60
四、不同犯罪性质侵害的被害人 60
五、偶然性被害人与条件性被害人 61
六、单一型被害人与涉众型被害人 61
第三节 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 63
一、犯罪与被害的对立统一 63
二、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模式 65
三、犯罪人与被害人的角色互换 70
四、犯罪人与被害人角色互换之相关因素 72
五、被害人的特殊防卫权 73
第四节 无被害人犯罪 74
一、“无被害人犯罪”的基本含义 74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75
三、无被害人犯罪的基本特点 76
四、无被害人犯罪的除罪化 76
第三章 被害要因 79
第一节 被害社会要因 81
一、社会转型与被害 81
二、人口与被害 84
三、文化与被害 86
四、社会行为规范与被害 87
五、婚姻家庭与被害 88
第二节 被害自然要因 89
一、时段与被害 89
二、空间与被害 91
三、研究时空与被害之意义 94
第三节 个体因素与被害 94
一、年龄与被害 95
二、性别与被害 96
第四节 被害性 97
一、什么是被害性 98
二、被害易感性 99
三、被害诱发性 99
四、易感性与诱导性的关联 100
第四章 被害人过错责任 103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形式 105
一、何谓被害人过错 105
二、被害人过错的特点 107
三、被害人过错的主要类型 107
第二节 被害人过错责任界定 109
一、被害人责任的定义 109
二、被害人责任的成立条件 111
三、被害人责任的类型 111
四、研究被害人责任的意义 113
第三节 被害人责任形成阶段 115
一、被害发生前 115
二、被害发生时 115
三、被害发生后 115
第四节 被害人过错与刑事责任 116
一、酌定量刑与法定量刑 117
二、刑事司法的现实要求 117
三、国内相关规定的探索 118
四、国外立法的有益借鉴 121
第五章 被害阶段论 123
第一节 被害前的危机预警 125
一、被害前的潜在危机 125
二、潜在被害人的被害倾向性 126
三、人际冲突矛盾激化 127
四、被害前的个体预防 128
第二节 被害中的临场应对 129
一、避免特定情景中的分心 130
二、防止应激状态下言行失当 130
三、被害中的应对要略 131
四、被害人自救与求助 132
第三节 被害后的心理恢复 133
一、被害后果 133
二、被害人被害后的心理 133
三、被害人常态心理恢复 135
第六章 被害类型(上) 139
第一节 女性被害人 141
一、女性被害人一般特征 141
二、性侵犯的被害人 143
三、家庭暴力被害人 146
四、“三陪(卖淫)女”被害 149
五、女性被害人的救济 152
第二节 未成年被害人 153
一、未成年被害人的范畴 154
二、未成年人的被害性 154
三、未成年被害人的特征 155
四、未成年人被害的预防 156
第三节 网络被害人 158
一、网络犯罪被害类型 158
二、网络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161
三、网络犯罪被害因素 162
四、网络犯罪被害的预防 162
五、青少年“网瘾”与预防 164
第四节 警察被害人 166
一、警察被害的类型 166
二、警察被害的特点 168
三、警察被害的因素 169
四、警察被害的预防 171
第七章 被害类型(下) 175
第一节 暴力犯罪被害人 177
一、暴力犯罪被害人概述 177
二、杀人伤害犯罪被害人 180
三、抢劫犯罪被害人 183
四、聚众斗殴犯罪被害人 186
五、绑架犯罪被害人 188
六、拐卖犯罪被害人 196
第二节 财经类犯罪被害人 199
一、盗窃犯罪的被害人 199
二、经济犯罪被害人的特性 201
三、诈骗犯罪被害人 203
四、电信诈骗被害人 209
五、传销犯罪被害人 214
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 217
第八章 被害人与侦查 221
第一节 被害人在侦查中的地位 223
一、被害人与刑事案件构成 223
二、查案先查被害人 224
三、被害人的侦查价值 227
第二节 被害人报案与隐案 227
一、被害人报案实证分析 228
二、被害人主动报案 230
三、被害人不报案 231
四、被害人延迟报案 233
五、被害“隐案”——“犯罪黑数” 234
第三节 被害人的陈述 236
一、被害人陈述的性质 237
二、被害人陈述的价值 237
三、被害人陈述的分析 238
第四节 被害人的辨认 241
一、辨认的作用 241
二、辨认准确性分析 241
第九章 被害预防论 245
第一节 被害预防的地位 247
一、被害预防的特征 247
二、被害预防的必要性 249
三、被害预防的可行性 250
四、被害预防效能的提升 251
第二节 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 254
一、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的联系 254
二、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的区别 255
三、犯罪预防与被害预防的二元互动 256
第三节 被害预防的重点 256
一、易被害的人 256
二、易被害的事 258
三、易被害的物 259
四、易被害时间 261
五、易被害空间 261
第四节 被害预防的类型 262
一、被害的层次预防 262
二、被害的阶段预防 263
三、被害预防的其他分类 265
第十章 被害人司法保护 267
第一节 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269
一、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历史考察 269
二、被害人权利保护的重要价值 272
三、现行法律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73
四、从“药家鑫案件”看被害人的保护 276
第二节 国外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77
一、“恢复被害人权利活动” 277
二、各国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78
第三节 完善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279
一、侦查阶段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79
二、庭审阶段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81
三、精神损害列入赔偿责任范围 282
四、执行阶段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283
五、新型诉讼模式——“四方诉讼构造” 283
第十一章 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 285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内容 287
一、恢复性司法的内涵 287
二、恢复性司法的历史渊源 290
三、恢复性司法典型模式 292
第二节 恢复性司法的价值 292
一、恢复性司法的意义 292
二、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条件 293
三、恢复性司法的评价 294
第三节 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 295
一、恢复性司法与刑事和解的联系 296
二、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区别 297
三、刑事和解实施的现实基础 300
第十二章 被害人救助 303
第一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概述 305
一、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内涵 305
二、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基本特征 308
三、建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意义 308
第二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法理基础 314
一、国家责任论 314
二、社会福利论 315
三、社会契约论 316
四、政府利益论 316
五、社会保险论 317
六、社会防卫论 317
第三节 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内容 318
一、被害人救助的基本原则 318
二、被害人救助对象和条件 319
三、被害人救助的经费来源 320
四、被害人救助的额度 320
五、被害人救助的机构 321
六、被害人申请救助的程序 321
第四节 被害人社会援助服务 322
一、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 323
二、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 323
三、提供有益的心理咨询 323
四、充分尊重被害人人格 324
五、警察应负的责任 324
六、其他相关援助 325
主要参考文献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