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儒、道文化论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耕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6101957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屈原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一个特出:从价值取向方面说,屈原与儒、道两家同属内圣外王之道。但是,从思维方式和哲学倾向方面说,儒与道是形态不同的辩证思维,而屈原是知性思维;儒与道在哲学倾向上是形态不同的天人合一,而屈原是主、客二分。由于这种不同,使屈原在对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中走向了悲剧,从而与在价值追求中采取权变态度的儒家和采取超越态度的道家形成了鼎足而互补的三种生命精神。

绪论 1

第一章 屈原与战国学术文化 7

第一节 儒、墨显学与战国崇圣尚贤文化精神 7

第二节 屈原“美政”理想的学术渊源 15

一 屈原“美政”思想的核心与文化特性 15

二 屈原“美政”思想模式的学术渊源 18

三 屈原“美政”理论基点的学术渊源 24

第三节 根性与冲突:屈原与楚文化之关系 27

第四节 君臣遇合论 40

第二章 儒、屈、道三家“道”论 46

第一节 儒家人道的核心及其政治学特点 47

一 孔子人道及其思想核心问题 47

二 荀子的王道政治论:君主民本一体论 63

第二节 屈原“中正”之道与屈原被疏原因 73

一 屈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中正”之道 74

二 屈原被疏原因探幽 81

第三节 道家“自然”之道 94

一 老子“道”的价值指向与“德”的结构 95

二 老子“自然”思想发微 105

三 老子“无为”论及其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112

第三章 儒、屈、道哲学理性论辨 118

第一节 儒家“中庸”理性 119

第二节 屈原“中正”理性 123

第三节 老子哲学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130

一 “道”是方法论 130

二 “道”的方法论内涵 132

三 “道”的方法论意义 136

第四章 孟子与屈原的人格精神及生命境界论辨 140

第一节 孟子的人格精神与生命境界 140

一 士人何为 140

二 “集义”与人格独立 143

三 “上下与天地同流” 147

附录 孔子“与点”及其心态超越 151

第二节 屈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悲剧 157

一 屈原生命意识的内在结构 160

二 屈原生命意识的准宗教性 163

三 屈原的思维方式与其生命悲剧的人性深度 168

第五章 儒、屈、道诗学与美学 174

第一节 《诗经》功能之进展与儒家诗学的人道主义性质 174

一 《诗经》为两次编定 175

二 《诗经》功能之进展 179

三 孔子说诗的功能视角与儒家诗学的确立 188

四 《关雎序》与儒家诗学的人道主义性质 191

第二节 屈骚诗学与美学 199

一 先秦“气”论与屈原诗学的“气”学背景 199

二 “气”与屈原诗学本体论 205

三 “赋诗自明”与屈原诗学的功能论 216

四 《离骚》“内美”与屈原的美学思想 225

第三节 陶渊明的“自娱”诗学与悲剧的超越 239

一 “新自然”说新释 239

二 “任真”与对内圣人格的重塑 243

三 “衔觞赋诗”与悲剧的超越 247

附录 杜甫的人生悲剧与诗歌意象 250

第六章 屈骚风骨与民族精神 266

第一节 屈骚风骨论 267

第二节 汉末“清流”士人对屈骚风骨的继承 274

第三节 明末东林党人对屈骚风骨的继承 282

结语 289

主要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 292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