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共生 动变中的生态系统与近代东北农民经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大任著;夏明方导师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16142271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近代东北地区为时空切入点进行农民生态经济的考察,探讨生态系统变动与农民经济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全书从“时间性”和“隐蔽在地域性中的时间性”两个维度加以展开,通过对地域性造成的生态差异进行对比,并找出上述差异对农民经济行为不同影响,窥视生态系统变动对于农民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生态系统对农民及农村社会的作用是通过资源的掌控与流动实现的,而生态对于农民经济的影响要通过改变农民手中可支配资源的数量实现。研究结论是:东北地区生态变化的农民经济的综合影响力可以简化为其可控资源的流失,而资源的短缺又使得该地区农民在生活和生产的持续性方面受到了极大的生存压力。

绪论 1

一 关于农民经济模式的思考进路 1

二 中国农民经济读解过程中东北经验的必要性 9

三 以往东北区域农业经济史研究回顾 12

四 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生态系统中共生关系的动态分析 27

五 隐藏在地域性中的时间性 38

第一部分 生态系统的变迁 49

第一章 环境生态 49

一 独特自然禀赋对前近代东北农业的影响 49

二 清中叶以来东北地区的移民涌入 51

三 移民带来的土地开垦 55

四 近代东北地区人地关系变动情况 56

五 对于东北地区人地数据的再辨析 59

六 县别人地关系变化情况与人口地域内迁移 60

七 地力衰败与农作物产量下降 63

八 土壤成分的变化 69

九 树林的砍伐及其后果 71

第二章 权力生态 76

一 新古典主义对市场的解读及其弊端 76

二 权力:资源分配的另一种解读 77

三 清政府对东北移民的“封禁”政策 79

四 清政府“封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矛盾 80

五 豆麦输出禁令及其矛盾 83

六 东北的“解禁”与贸易额的增长 84

七 轮船的作用 85

八 外国势力的渗透 86

九 铁路对东北农业的影响 88

十 东北农产品的“国际化” 92

十一 东北农村商品化的发展 95

十二 新古典主义分析对经济史研究的影响 97

十三 暴力因素对东北地区市场开放的影响 99

十四 掌握交通线:对农业资源的控制和垄断 101

十五 部分开放的土地资源 103

十六 新古典主义思路的辩驳手段 103

十七 隐藏在市场机制下的资源隐形掠夺 104

十八 豆饼输出所产生的氮元素流失 105

十九 算笔账:货币收益与环境损失孰重孰轻 108

二十 东北农民的粗粮化 109

二十一 中日两国农民的贫富差异:从“资源的传递”到“贫困的传递” 112

二十二 认识权力,反思市场 114

第三章 技术生态 116

一 技术进步的评价标准 116

二 关于近代东北农业技术的争论 117

三 昙花一现的近代农业机械化 118

四 关于农民对近代农业技术排斥原因的两个误区 122

五 传统与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效率比较 125

六 机械农具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127

七 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经济利润比较 127

八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高昂成本 131

九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3

十 种子改良的成绩 135

十一 农业新技术推行障碍 139

第二部分 动态的理性 147

第四章 农场经营形式的变动 147

一 东北北部地区的雇工经营农场 147

二 东北北部农民不同时节劳动力投入情况 152

三 雇工农场的经营面积 155

四 雇工的工作性质划分 156

五 东北北部农家经营规模 159

六 20世纪20年代东北北部农户经营的劳动力投入情况 160

七 20世纪30年代东北北部农户经营劳动力投入情况 166

八 东北北部农户的农业生产投入 170

九 东北北部农户农业生产的收入和收益率 172

十 雇工的劳动时间 174

十一 雇工的工资 176

十二 东北地区的“佃雇农”:南荒地村的特例 178

十三 东北地区的“佃雇农”: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中的情况 183

十四 东北南部地区雇工经营的兴盛:1910年前后 184

十五 东北南部地区雇工经营的衰败:20世纪30年代以后 189

十六 东北南部地区农户经营规模的变迁 190

十七 耕地面积的缩小:南部地区雇工经营萎缩的原因 192

第五章 农场耕作技术的整合 196

一 东北南北部农场经营中雇工劳资作用的区别 197

二 劳动力投入的密集程度及其产生条件 198

三 农民对农法的选择:一种最优化的考量 208

四 东北各地耕地和播种方法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208

五 中耕除草上的农法差异 213

六 作物收取的方法 215

七 东北北部地区的主要地力保持方法:轮作法 215

八 轮作法的弊端 218

九 东北南部施肥活动的日益频繁 219

十 东北各地区间施肥量的差异 220

十一 造成各地施肥量差异的原因 225

十二 东北地区各种地力保持方式的效果: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 227

十三 东北地区施肥量的不足 229

十四 不同规模农场的生产资料利用效率 231

十五 不同耕作方式所各自代表的农业经营模式 234

第六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236

一 东北农作物种植选择的动机划分 237

二 大豆种植对于东北农家经营的双重意义:获利与维持地力 238

三 获利动机驱动下的大豆种植比率扩大 240

四 1931年以前大豆种植的良好市场前景 242

五 1931年以后大豆种植业的衰败 244

六 反价格指令的选择:1931年以前东北南部大豆种植的萎缩 245

七 大豆退出的原因之一:生存压力、“安全第一”原则与“获取粮食的直接权力” 248

八 农场经营面积与商品化作物比率 252

九 经济作物的排挤? 253

十 不同经营面积农场对价格变动的把握 254

十一 经营规模与农作物商品化率 256

十二 副业收入对家庭货币收支的支撑作用 259

十三 大豆退出的原因之二:集约化经营所带来的肥料替代 266

十四 “关东州”的故事:另一角度的案例 269

十五 作物种植比例变动与农家经营模式的变迁 275

第三部分 乡村社会中经济秩序的重构 281

第七章 大家庭的分裂与乡村互惠协作 281

一 东北村屯的构建过程 281

二 移民开屯定居的时间长度与土地占有程度的关系 284

三 亲缘关系在东北北部地区的重要作用 289

四 大家庭的大农场经营 290

五 分家与大家庭的解体 293

六 东北南部地区的“农村共同体” 297

七 农场规模与农具利用效率 298

八 农户之间互惠协作:插具和换工 301

九 东北农村中的“温情”:乡村共同体中道义保护 306

十 公共资源与水利 308

十一 互助性生产行为存在的基础 309

第八章 阶层与土地生产关系的变迁 311

一 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制度变迁 311

二 关于土地阶层(阶级)关系的性质 313

三 土地关系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13

四 学术界诸多争议的评价 315

五 东北各地土地所有制情况与人地关系 316

六 土地占有零碎化的影响 319

七 农家收支状况对土地关系的影响 321

八 地主经营身份的区别及租佃关系演变的历史性 322

九 经营农场主对雇工的监督 323

十 雇工的伙食 325

十一 雇工的薪酬待遇 326

十二 雇工经营农场的历史性 329

十三 东北的土地契约关系概述 330

十四 地租分配形式分布的地域性 330

十五 分成租向定额租的转化 332

十六 实物租向货币租的转变 336

十七 租期的变化 338

十八 契约地租额与实纳地租额 341

十九 农民欠租的原因 344

二十 地主“道义”的理由 346

第九章 资金与借贷关系 351

一 农场经营规模与资金投入 351

二 农场经营规模与投资利用效率 354

三 农场经营规模与投资回报率 356

四 东北农村的资金不足 356

五 东北“高利贷”辨析 358

六 各阶层的贷款利息 362

七 不同阶层农户的信贷规模 363

八 各阶层农户借贷原因的分析 363

九 “高利贷”对象 365

十 东北地区基于人情关系的无息贷款 369

十一 无息贷款背后的社会依附关系 371

结论 376

一 经济增长及其生态代价 377

二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 379

三 生态压力下农民经济模式的变迁 381

四 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秩序的重构 385

附录 390

参考文献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