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5
一 理论意义 6
二现实意义 8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9
一 研究的主要目标 9
二主要研究内容 11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 13
一 研究重点 13
二研究难点 13
第五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第六节 本书研究的创新点 15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7
第一节 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17
一群体合作行为研究 17
二 早期的中国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18
三 现代中国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20
四 农民合作行为研究评述 22
第二节 嵌入理论研究 24
一 理性行动理论的局限性 24
二 嵌入理论 25
三 嵌入理论的应用研究及趋势 27
四 嵌入理论研究评述 28
第三节 公共产品供给行为研究 29
一公共产品的内涵与范围 29
二 西方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研究 29
三 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32
四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属性研究 33
五 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研究现状 35
六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研究评述 37
第四节 结论 37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目标实现研究 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原则、目标 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公共属性阐释 42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认识的理论基础 42
二 生产发展的公共属性分析 42
三 生活宽裕的公共属性分析 43
四 乡风文明的公共属性分析 45
五 村容整洁的公共属性分析 46
六 管理民主的公共属性分析 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 48
一 内源型建设模式 48
二 外源型建设模式 49
三 产业带动型建设模式 49
四 城镇化建设模式 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定位 52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主体作用 52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行动主体作用 53
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受益主体作用 53
第五节 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因素的一般性分析 54
一 农民素质的制约问题 54
二 农村社会关系的制约 55
三 组织化程度低 55
四 基层政府对农民主体作用认识不清 56
第四章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57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58
一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58
二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59
三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更健全 60
四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 60
五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61
六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可行能力显著增强 62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63
一 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64
二 教育水平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 67
三 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质量较差 67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困境 68
一 自然灾害频发,农村贫困面大,内生发展能力缺乏 68
二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基础保障条件劣势十分明显 69
三 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明显不足 71
四 传统社会资本不断流失,内生型资源动员能力明显不足 72
五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空心化”难题 73
六 农民主体实质性自由缺乏,可行能力明显不足 75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 7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78
第二节 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的环境分析 80
第三节 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研究的二维视角 83
第四节 嵌入理论框架下的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的理论命题 88
一 主体要素与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的理论命题 88
二制度要素与农民主体合作行为关系的理论命题 90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93
第六章 个体属性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95
第一节 总体分析框架 95
第二节 理论假设 98
一 农户户主个人特征方面 98
二农户的家庭特征方面 99
三 农民的认知状况 100
第三节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01
一 数据来源 101
二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 101
三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02
第四节 回归分析 103
一 方法选取 103
二理论模型建立 104
三模型估计结果 104
第五节 结果分析 106
一 农户户主的特征对农户参与新农村建设合作行为的影响 106
二 农户家庭特征与农户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合作行为 107
三 认知状况与农户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作行为 109
第七章 社会分层模式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合作行为研究 111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合作行为群体属性的界定 111
第二节 群体属性与新农村建设合作行为的关系分析 114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 118
一基本条件假设 118
二 村民个体的演化博弈分析 119
第四节 社会分层模式下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 12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6
第八章 信任关系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合作行为研究 128
第一节 信任关系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合作行为的内在机理分析 128
第二节 信任与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的理论分析 130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区的信任结构分析 133
第四节 村庄信任与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合作行为的均衡博弈 136
一 固定模式下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的重复博弈 136
二 人口流动模式下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的信任博弈 139
第五节 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142
一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 142
二 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 145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46
第九章 治理结构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合作行为研究 148
第一节 农村治理结构与新农村建设的分析框架 148
第二节 组织层面的农村社区治理环境与结构分析 152
第三节 主体合作行为理论模型构建与均衡条件演化 156
一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合作行为博弈模型 159
二 村庄范围内村民自发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合作行为博弈分析 164
第四节 云南西双版纳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案例 16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69
第十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框架 17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71
第二节 研究结论的启示性意义 174
第三节 宏观政策建议 176
第四节 存在的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0
一存在的不足 180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0
参考文献 182
后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