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 供药学类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喜军主编;刘训红,崔亚君,陈随清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3207270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划教材,详细介绍生药学的相关的知识,书中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科属重要的生药品种。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生药与生药学 1

第一节 生药 1

一、生药的定义 1

二、生药的产生及特性 1

三、生药的种类和资源 1

四、生药的成分 2

五、生药的应用 2

第二节 生药学 3

一、生药学的定义 3

二、生药学的任务 3

(一)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 3

(二)生药资源发现与利用 4

第三节 生药及生药学的发展史 5

一、生药及生药学的产生 5

二、近代生药学及其发展 7

三、生药学及生药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8

第二章 生药的品种鉴定 9

第一节 品种的本草考证 9

一、本草考证的意义 9

二、本草考证的方法 9

三、本草考证与生药品种 10

第二节 品种鉴定方法 11

一、基原鉴定 11

二、性状鉴定 12

三、显微鉴定 12

(一)显微制片方法 12

(二)细胞内含物鉴定和细胞壁性质检查 13

(三)显微测量 13

四、理化鉴定 13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 13

(二)常规测定及检查 14

(三)显微化学反应法 15

(四)微量升华 15

(五)荧光分析 15

(六)色谱法 16

(七)光谱法(分光光度法) 16

(八)色谱-光谱联用仪分析法 16

(九)含量测定 16

第三节 品种鉴定的现代技术 16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 17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17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17

二、指纹图谱技术 18

(一)指纹图谱技术简介 18

(二)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及应用 19

三、植物代谢物组学技术 21

(一)植物代谢物组学简介 21

(二)植物代谢物组学技术和方法 21

(三)植物代谢物组学的应用 22

第三章 生药有效性评价 26

第一节 有效成分确定 26

一、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 26

二、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 29

三、有效成分的定性分析 29

(一)活性导向分离法 29

(二)高通量筛选方法 30

(三)生物色谱法 30

(四)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方法 31

四、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33

(一)定量分析方法 33

(二)方法学验证 35

五、生药的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 39

(一)生药质量标准介绍 39

(二)生药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 39

第四章 生药的安全性评价 44

第一节 安全性关联有毒成分及其分析 44

一、内源性有毒成分分析 44

(一)概述 44

(二)分析方法 45

二、外源性有毒成分分析 45

(一)概述 45

(二)分析方法 45

第二节 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46

一、经典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46

二、代谢组学评价方法 46

第五章 生药质量变化规律与质量调控 49

第一节 生药质量的变化规律 49

一、种质与质量 49

二、生长发育与质量 49

三、环境因子与质量 50

四、栽培技术与质量 50

五、采收、加工及贮存与质量 51

第二节 生药的质量调控 51

一、产地生态环境调控 52

二、种质及繁殖材料调控 52

三、栽培与养殖管理 52

四、采收与产地加工管理 53

(一)最适采收期的确定 53

(二)加工方法与质量 54

(三)贮藏及养护调控 55

五、包装贮存与运输管理 56

六、生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56

第六章 生药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57

第一节 生药资源概况 57

一、生药资源的现状 57

二、影响生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57

第二节 发现新资源的途经和方法 58

一、从古代本草中挖掘生药资源 58

二、从民间用药经验及民族药中寻找新资源 58

三、依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 59

四、以化学成分为线索寻找新资源 59

第三节 生药资源的保护 59

一、生药资源保护的对象 59

二、建立和完善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59

三、野生濒危药用资源的引种与驯化 60

四、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60

下篇 各论 62

第七章 藻类 62

第一节 概述 62

第二节 藻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 63

一、褐藻门 63

二、红藻门 63

三、绿藻门 64

第八章 真菌类 65

第一节 概述 65

第二节 真菌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 66

一、子囊菌亚门 66

二、担子菌亚门 69

第九章 地衣类 75

第一节 概述 75

第二节 地衣类的分类与主要药用品种 75

第十章 蕨类植物门 77

第一节 概述 77

第二节 重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 77

一、蚌壳蕨科 77

二、鳞毛蕨科 78

三、水龙骨科 82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 83

第一节 概述 83

第二节 重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 83

一、银杏科 83

二、红豆杉科 86

三、麻黄科 88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门 93

第一节 双子叶植物纲 93

一、概述 93

二、重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 93

(一)马兜铃科 93

(二)蓼科 96

(三)苋科 101

(四)毛茛科 104

(五)小檗科 116

(六)防己科 117

(七)木兰科 118

(八)樟科 125

(九)罂粟科 129

(十)十字花科 130

(十一)杜仲科 133

(十二)蔷薇科 136

(十三)豆科 140

(十四)芸香科 155

(十五)橄榄科 160

(十六)楝科 162

(十七)远志科 163

(十八)大戟科 167

(十九)鼠李科 170

(二十)瑞香科 175

(二十一)桃金娘科 179

(二十二)五加科 183

(二十三)伞形科 193

(二十四)山茱萸科 214

(二十五)木樨科 216

(二十六)马钱科 221

(二十七)龙胆科 224

(二十八)夹竹桃科 229

(二十九)萝藦科 229

(三十)旋花科 230

(三十一)紫草科 231

(三十二)唇形科 232

(三十三)茄科 246

(三十四)玄参科 251

(三十五)列当科 257

(三十六)爵床科 257

(三十七)茜草科 260

(三十八)忍冬科 266

(三十九)桔梗科 269

(四十)菊科 276

第二节 单子叶植物纲 290

一、概述 290

二、重要药用科及其代表生药 290

(一)泽泻科 290

(二)禾本科 293

(三)莎草科 294

(四)棕榈科 295

(五)天南星科 300

(六)百部科 303

(七)百合科 304

(八)薯蓣科 313

(九)鸢尾科 314

(十)姜科 316

第十三章 动物类生药 328

第一节 概述 328

第二节 动物的分类 329

一、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等级 329

二、动物的学名 330

三、动物类生药的分类 330

第三节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331

一、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331

(一)氨基酸 331

(二)多肽 331

(三)蛋白质 332

二、生物碱类毒素 332

(一)胍类衍生物 332

(二)环外含氮类 333

(三)吲哚类 333

(四)吡咯衍生物 333

三、甾体类和萜类 333

(一)激素类 333

(二)蟾毒配基类 333

(三)胆汁酸 333

(四)蜕皮激素 334

(五)海洋甾体类 334

(六)萜类 334

四、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334

五、多糖类 334

第四节 动物类生药主要品种 335

第十四章 矿物类生药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一、矿物类生药的历史和发展 353

二、矿物类生药的性质 353

三、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355

四、矿物类生药的分类 356

第二节 矿物类生药主要品种 356

附录 362

一、常用生药的薄层色谱法应用表 362

二、常用生药一般定性鉴别实验法一览表 364

三、常用生药材及其成分定量方法总括表 371

索引 373

一、生药名笔画索引 373

二、生药拉丁名索引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