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晓雯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50402560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艰辛探索:毛泽东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农’问题”、“继往开来:跨世纪的‘三农’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三农’新政”等六章内容。作者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分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在指导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大作用和历史影响。

第一章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1

一、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作用的理论 1

二、关于通过合作化道路改造小农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农业过渡的理论 5

三、关于农村土地国有的理论 9

四、关于城乡融合的理论 10

五、关于农民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的理论 13

第二章 艰辛探索:毛泽东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17

一、唯物史观视阈下的“三农”问题 17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性 18

(二)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 19

(三)“耕者有其田”的历史抉择 23

二、毛泽东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28

(一)“组织起来”,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28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党大办农业” 46

(三)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47

(四)发展农业,制定农业发展纲要“是为至要” 51

(五)实施“农业八字宪法”,倡导科学种田 55

(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57

(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 59

(八)“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61

三、农业生产“大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错误实践 63

(一)农业生产“大跃进”概要 63

(二)农业“大跃进”的严重后果 67

四、人民公社:一种不成功的体制创新 68

(一)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 68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起因探析 70

(三)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理论反思 75

(四)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与认识 76

五、农业学大寨:以政治手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形式 80

(一)农业学大寨概要 81

(二)农业学大寨的动因分析 85

六、毛泽东“三农”理论的特征和历史贡献 86

(一)毛泽东“三农”理论的特征 86

(二)毛泽东“三农”理论的历史贡献 87

第三章 全面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农”问题 89

一、邓小平“三农”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89

(一)邓小平“三农”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89

(二)邓小平“三农”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国情依据 91

二、邓小平“三农”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92

(一)毛泽东时期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92

(二)长期主持中央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 93

(三)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的当务之急 95

(四)国外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96

三、邓小平“三农”理论的主要内容 99

(一)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99

(二)通过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103

(三)农业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115

(四)关于科教兴农的思想 120

(五)“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 123

(六)“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 126

(七)农村改革的核心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允许农村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31

(八)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135

四、邓小平“三农”理论的特点和历史贡献 139

(一)邓小平“三农”理论的特点 139

(二)邓小平“三农”理论的历史贡献 143

第四章 继往开来:跨世纪的“三农”理论与实践 145

一、江泽民“三农”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45

二、江泽民“三农”理论的主要内容 146

(一)“三农”问题是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147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52

(三)“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 155

(四)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158

(五)“坚定不移地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161

(六)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168

(七)“农民的积极性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 173

(八)“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175

三、江泽民“三农”理论的特征和历史贡献 191

(一)江泽民“三农”理论的特征 191

(二)江泽民“三农”理论的历史贡献 193

第五章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三农”新政 195

一、胡锦涛“三农”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95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 200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三农”工作的第一要务 201

(二)把以人为本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 201

(三)把统筹兼顾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方法 202

(四)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 202

三、胡锦涛“三农”理论的主要内容 203

(一)“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3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 204

(三)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212

(四)“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216

(五)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218

(六)深化农村和农业的市场化改革 229

(七)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232

(八)八个“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 259

四、胡锦涛“三农”理论的特征和历史贡献 269

(一)胡锦涛“三农”理论的特征 269

(二)胡锦涛“三农”理论的历史贡献 272

第六章 结语: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实践的思考 274

一、60年来破解“三农”难题的经验与启示 274

(一)经验 274

(二)启示 280

二、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的新问题 285

(一)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285

(二)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286

(三)农村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288

(四)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务艰巨 288

(五)让农民工成为市民面临着诸多难题 290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291

参考文献 293

后记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