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公共体育场馆布局合理的内涵 2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2 公共体育场馆供求与合理布局 8
2.1 供求理论下公共体育场地合理布局的衡量 9
2.2 体现公共体育场地需求群体的特征差异 11
2.3 公共体育场地使用率变化隐藏的供求关系 13
2.4 公共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布局的实施思路与步骤 15
3 全民健身场馆多元构成与优化配置 17
3.1 全民健身场馆的多元构成 17
3.2 我国多元体育场馆资源配置现状 21
3.3 全民体育场馆优化配置实施策略 27
4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30
4.1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定量分析 31
4.2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偏离成因 38
5 公共体育设施空间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制 40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0
5.2 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集聚程度与空间分布分析 43
5.3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形成机制 50
6 公共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52
6.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生存现状 53
6.2 我国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问题 55
6.3 我国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建议 58
7 农村公共体育场地现状与布局 62
7.1 农村体育场地布局相关概念辨析 63
7.2 农村体育场地建设的历史阶段与当前背景 67
7.3 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布局 74
8 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失衡现状与非均衡发展 87
8.1 资源失衡与非均衡发展 88
8.2 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失衡现状 89
8.3 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93
9 高校公共体育场馆现状与布局 97
9.1 加权泰森多边形释义及模型建构 97
9.2 加权泰森多边形视角下的高校体育场馆影响力范围界定 99
9.3 加权泰森多边形视角下的高校体育场馆影响力分析 104
10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场馆布局 107
10.1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 108
10.2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 110
10.3 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布局的失衡现状 113
10.4 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布局的失衡发展 116
10.5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以大连为例 118
10.6 社区体育场馆布局发展的未来展望 128
11 竞技体育赛事场馆现状与布局 130
11.1 竞技体育赛事场馆现状 130
11.2 以全运会为例的辽宁省竞技体育场馆微观布局 135
12 结论与建议 151
12.1 结论 151
12.2 对策与建议 156
13 辽宁省十二运场馆简介 160
13.1 大连赛区新建场馆 160
13.2 沈阳赛区新建场馆 186
13.3 鞍山赛区新建场馆 193
13.4 丹东赛区新建场馆 198
13.5 锦州赛区新建场馆 200
13.6 盘锦赛区新建场馆 201
13.7 铁岭赛区新建场馆 203
13.8 营口赛区新建场馆 204
13.9 葫芦岛赛区新建场馆 205
14 我国标志性场馆简介(除“水立方”体育馆与国家体育场外按座位数排名) 210
14.1 国家体育场 210
14.2 国家游泳中心 213
14.3 国家体育馆 215
14.4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17
14.5 杭州奥体中心 219
14.6 天河体育场 221
14.7 青岛体育中心 222
14.8 武汉体育中心 224
14.9 贺龙体育文化中心 226
14.10 重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29
14.11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31
14.12 合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34
14.13 呼和浩特市体育场 236
14.14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237
14.15 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 239
14.16 广西体育中心 241
14.17 山西省体育中心 244
14.18 深圳大运中心 247
14.19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249
14.20 温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 251
14.21 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52
14.22 河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253
14.23 上海体育场 255
14.24 河南省体育中心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