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1.1 中国缺少企业家创新能力和精神吗? 2
1.1.2 作为一种“新的组合”,创新资源的配置如何引导? 3
1.1.3 创新、模仿和扩散哪个更重要? 4
1.1.4 创新一定是生产性的吗? 5
1.1.5 哪种制度更有利于生产性创新? 7
1.2 本书内容安排和研究方法 9
第2章 鲍莫尔企业家理论研究 12
2.1 企业家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13
2.1.1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13
2.1.2 企业家精神理论的发展 14
2.1.3 企业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消失 18
2.2 鲍莫尔企业家理论的主要著作回顾 20
2.3 鲍莫尔企业家理论的主要观点 25
2.3.1 企业家的生产性、非生产性和破坏性才能配置理论 25
2.3.2 生产性企业家才能创造不同类型的创新 29
2.3.3 企业家及其才能配置与经济增长繁荣 31
2.4 企业家才能配置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35
2.4.1 鲍莫尔企业家才能理论的经验研究 35
2.4.2 鲍莫尔企业家才能理论的扩展 38
第3章 制度、企业家才能与中国经济增长 44
3.1 引言 44
3.2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 45
3.2.1 改革探索期的制度变迁(1978—1991) 46
3.2.2 改革推进期的制度变迁(1992—2001) 53
3.2.3 改革深化期的制度变迁(2002—2008) 59
3.3 制度安排、企业家才能配置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65
3.3.1 鲍莫尔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总体诠释 65
3.3.2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吗? 66
3.4 本章小结 71
第4章 改革探索期(1978—1991) 72
4.1 引言 72
4.2 改革试验田——农村 73
4.2.1 私营经济的春天 74
4.2.2 乡镇企业的兴起 75
4.3 国有经济改革 77
4.3.1 国企内部改革 78
4.3.2 价格双轨制的改革 79
4.3.3 承包经营制的引入 81
4.4 对外开放 82
4.5 案例分析 84
4.5.1 万向集团——鲁冠球 84
4.5.2 石家庄造纸厂——马胜利 88
4.5.3 海尔集团——张瑞敏 90
4.6 本章小结 94
第5章 改革推进期(1992—2001) 96
5.1 引言 96
5.2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98
5.2.1 股份制的推行 98
5.2.2 “抓大放小”改革 102
5.3 私营经济的发展 105
5.3.1 多种经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106
5.3.2 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 108
5.3.3 私营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110
5.4 金融体制改革 111
5.5 案例分析 113
5.5.1 海尔集团——张瑞敏 114
5.5.2 娃哈哈集团——宗庆后 117
5.5.3 长城机电——沈太福 121
5.6 本章小结 123
第6章 改革深化期(2002—2008) 125
6.1 引言 125
6.2 改革深化期制度背景下的企业家行为及其原因 127
6.2.1 制度环境促进了企业家才能在生产性创新中的配置 127
6.2.2 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延缓了企业家才能的生产性配置 129
6.2.3 制度约束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30
6.2.4 制度变迁驱动企业家从事制度创业活动 131
6.2.5 制度变迁可能导致企业家从事破坏性活动 135
6.3 案例分析 136
6.3.1 阿里巴巴——马云 137
6.3.2 德隆集团——唐万新 142
6.3.3 托普集团——宋如华 147
6.4 本章小结 153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54
参考文献 158
后记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