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1
第一节 审美对象作为纯粹知觉对象 1
一、知觉对象 1
二、纯粹知觉对象 3
第二节 纯粹意识意向性 7
一、“意向性”含义 7
二、意向行为——意向内容——对象 9
三、意向作用——意向对象 12
四、自我——我思——所思 20
第三节 知觉意向性 22
一、胡塞尔的“感知”意识 22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意识 24
三、知觉意向性结构要素分析 26
第四节 纯粹知觉意向性与现象学还原 31
一、知觉第一 31
二、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 33
三、胡塞尔与梅洛-庞蒂“现象学还原”思想之比较 36
四、杜夫海纳的现象学还原 39
第五节 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42
一、“自在——为我们” 42
二、“自为——准主体” 46
三、“准主体”与“准客体” 51
第二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 55
第一节 感性 55
一、审美对象是辉煌地呈现的感性 55
二、“感性”的含义 56
三、“物质材料”与“物质手段” 58
四、“审美感性”与“原始感性” 59
五、感性与审美知觉 64
六、呈现 66
七、“感性”的构成:形式、意义、世界 73
第二节 形式 78
一、“形式”概念的多重含义 79
二、审美对象形式论的理论框架 84
三、杜夫海纳审美对象形式含义的分层描述 89
四、形式感性 98
五、感性形式 102
第三节 意义 108
一、意义的分层或分层的根据 109
二、意义与意向性 131
三、还原、意义的形态和特点 158
第四节 世界 170
一、世界观念 170
二、审美对象的世界 179
三、世界的构造:时间与空间 192
第三章 审美对象的存在特性 219
第一节 真实性 219
一、经验的证明 221
二、先验的证明 226
三、人类学的证明 243
四、本体论的证明 247
第二节 表现性 255
一、审美对象作为主体 258
二、主体表现性 270
三、存在的表现 279
第三节 自然性 285
一、“艺术作品——审美对象”与自然 285
二、审美对象就是自然 297
三、深度、奥秘与神性之维 304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