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终端服务器配置 1
1.1 访问路由器的方法 1
1.1.1 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 1
1.1.2 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 2
1.1.3 终端访问服务器 2
1.1.4 本书实验拓扑 2
1.2 实验1:通过console口访问路由器 3
1.2.1 实验目的 3
1.2.2 实验拓扑 3
1.2.3 实验步骤 3
1.2.4 实验调试 5
1.3 实验2:通过telnet访问路由器 6
1.3.1 实验目的 6
1.3.2 实验拓扑 6
1.3.3 实验步骤 7
1.3.4 实验调试 8
1.4 实验3:配置终端访问服务器 8
1.4.1 实验目的 8
1.4.2 实验拓扑 8
1.4.3 实验步骤 9
1.5 本章小结 13
第2章 VLAN、Trunk和VTP 14
2.1 VLAN、Trunk和VTP简介 14
2.1.1 VLAN 14
2.1.2 Trunk 14
2.1.3 VTP 15
2.1.4 EtherChannel 16
2.2 实验1:划分VLAN 16
2.2.1 实验目的 16
2.2.2 实验拓扑 16
2.2.3 实验步骤 17
2.2.4 实验调试 18
2.3 实验2:Trunk配置 18
2.3.1 实验目的 18
2.3.2 实验拓扑 18
2.3.3 实验步骤 18
2.4 实验3:VTP配置 21
2.4.1 实验目的 21
2.4.2 实验拓扑 21
2.4.3 实验步骤 21
2.4.4 实验调试 22
2.5 实验4:EtherChannel配置 24
2.5.1 实验目的 24
2.5.2 实验拓扑 24
2.5.3 实验步骤 24
2.6 本章小结 26
第3章 RIP 27
3.1 RIP概述 27
3.2 RIPv1 28
3.2.1 实验1:RIPv1基本配置 28
3.2.2 实验2:被动接口与单播更新 31
3.2.3 实验3:使用子网地址 33
3.3 RIPv2 34
3.3.1 实验4:RIPv2基本配置 34
3.3.2 实验5:RIPv2手工汇总 36
3.3.3 实验6:浮动静态路由 39
3.4 RIP命令汇总 41
第4章 单区域OSPF 42
4.1 OSPF概述 42
4.2 实验1: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 43
4.3 实验2: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的OSPF 48
4.4 OSPF认证 54
4.4.1 实验3:基于区域的OSPF简单口令认证 54
4.4.2 实验4:基于链路的OSPF简单口令认证 56
4.5 OSPF命令汇总 57
第5章 多区域OSPF 58
5.1 多区域OSPF概述 58
5.1.1 OSPF路由器类型 58
5.1.2 LSA类型 59
5.1.3 区域类型 59
5.2 实验1:多区域OSPF基本配置 59
5.3 多区域OSPF高级配置 64
5.3.1 实验2:OSPF手工汇总 64
5.3.2 实验3:OSPF末节区域和完全末节区域 66
5.3.3 实验4:OSPF NSSA区域 68
5.4 OSPF虚链路 72
5.4.1 实验5:不连续区域0的虚链路 72
5.4.2 实验6:远离区域0的虚链路 74
5.5 OSPF知识点总结 76
5.5.1 OSPF的五个包 76
5.5.2 Hello包作用及所包含的内容 76
5.5.3 Hello时间间隔 77
5.5.4 OSPF的组播地址 77
5.5.5 OSPF的包头格式 77
5.5.6 OSPF支持的验证类型 77
5.5.7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 77
5.5.8 DR/BDR选举 78
5.5.9 OSPF over FRAME-RELAY的配置 78
5.5.10 按需电路配置 78
5.5.11 孤立区域问题处理 78
5.5.12 OSPF分区域的原因 78
5.5.13 OSPF的区域类型 79
5.5.14 LSA的类型 79
5.5.15 OSPF邻居建立过程 80
5.5.16 当路由器收到LSA之后的处理过程 80
5.5.17 其他 80
5.5.18 OSPF汇总 80
5.5.19 OSPF实验知识总结 81
5.6 OSPF命令汇总 97
第6章 ACL 98
6.1 ACL概述 98
6.2 实验1:标准ACL设计原则和工作过程 99
6.3 实验2:扩展ACL 101
6.4 实验3:命名ACL 102
6.5 实验4:基于时间ACL 104
6.6 实验5:动态ACL 105
6.7 实验6:自反ACL 106
6.8 ACL命令汇总 108
第7章 DHCP 109
7.1 DHCP概述 109
7.2 实验1:DHCP基本配置 110
7.3 实验2:DHCP中继 112
7.4 DHCP命令汇总 115
第8章 NAT 116
8.1 NAT概述 116
8.2 实验1:静态NAT配置 117
8.3 实验2:动态NAT 118
8.4 实验3:PAT配置 120
8.5 NAT命令汇总 121
第9章 STP 122
9.1 STP简介 122
9.1.1 基本STP 122
9.1.2 PVST 123
9.1.3 portfast、uplinkfast、backbonefast 123
9.1.4 RSTP 123
9.1.5 MST 123
9.1.6 STP防护 124
9.2 实验1:STP、PVST 124
9.3 实验2:portfast、uplinkfast、backbonefast 128
9.4 实验3:RSTP 130
9.5 实验4:MST 131
9.6 实验5:STP保护 135
9.7 本章小结 136
第10章 VLAN间路由 138
10.1 VLAN间路由简介 138
10.1.1 单臂路由 138
10.1.2 三层交换图 139
10.2 实验1: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路由 139
10.3 实验2: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路由 141
10.4 本章小结 142
第11章 网关冗余和负载平衡 143
11.1 网关冗余和负载平衡简介 143
11.1.1 HSRP 143
11.1.2 VRRP 144
11.1.3 GLBP 144
11.2 实验1:HSRP 144
11.3 实验2:VRRP 148
11.4 实验3:GLBP 149
11.5 本章小结 152
第12章 路由重分布 154
12.1 路由重分布概述 154
12.2 实验1:RIP、EIGRP和OSPF重分布 154
12.3 实验2:ISIS和OSPF重分布 159
12.4 路由重分布命令汇总 163
第13章 QoS 164
13.1 QoS简介 164
13.1.1 QoS 164
13.1.2 优先级队列 164
13.1.3 自定义队列 164
13.1.4 加权公平队列 165
13.1.5 基于类的加权公平队列 165
13.1.6 低延迟队列 165
13.1.7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165
13.1.8 CAR 165
13.1.9 基于网络的应用识别 166
13.2 实验1:PQ 166
13.3 实验2:CQ 168
13.4 实验3:WFQ 169
13.5 实验4:CBWFQ 170
13.6 实验5:LLQ 172
13.7 实验6:WRED 173
13.8 实验7:CAR 174
13.9 实验8:NBAR 175
13.10 本章小结 176
第14章 IPv6 178
14.1 IPv6概述 178
14.1.1 IPv6优点 178
14.1.2 IPv6地址 178
14.2 IPv6路由 179
14.2.1 实验1:IPv6静态路由 179
14.2.2 实验2:IPv6 RIPng 182
14.2.3 实验3:OSPFv3 186
14.2.4 实验4:IPv6 EIGRP 190
14.3 IPv6命令汇总 194
第15章 BGP 195
15.1 BGP的概况 195
15.1.1 BGP的特性 195
15.1.2 BGP的三张表 195
15.1.3 BGP消息类型 197
15.1.4 建立邻居的过程 201
15.1.5 建立IBGP邻居 203
15.1.6 建立EBGP邻居 203
15.1.7 neighbor ip-address remote-as number命令 204
15.1.8 IBGP的同步 205
15.2 BGP属性 207
15.2.1 AS路径属性(AS-PATH) 208
15.2.2 源头属性(Origin) 211
15.2.3 下一跳属性(NEXT_HOP) 211
15.2.4 本地优先级属性(local-preference) 216
15.2.5 原子聚合属性 218
15.2.6 权重属性 219
15.2.7 MED属性 219
15.2.8 共同体属性 222
15.3 BGP路由汇总 224
15.4 BGP路由决策 226
15.5 路由翻动(route flaps)和路由惩罚(route dampening) 227
15.6 路由反射器 230
15.7 BGP联邦 232
15.8 配置样例1 233
15.9 配置样例2 242
附录A 中小型企业网络综合组网实例 251
实例一:基于RIP的动态路由协议 251
实例二:基于VLAN间的路由及远程设备的管理 252
实例三:基于单臂路由的DHCP中继 253
实例四:基于ACL的静态+动态+PAT配置 254
实例五:综合实战一 255
实例六:综合实战二 256
实例七:综合实战三 258
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