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马路天使》:都市和人间经验的挽歌 1
第一节 电影修辞的成熟化标志 3
第二节 二元对立模式及其裂隙 20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娱乐性 25
第二讲 《小城之春》:伦理故事与家国寓言 30
第一节 电影叙事的现代意识及其形式 33
第二节 声画语言的“新格调”和极致化 43
第三讲 《一个和八个》:人的力和环境的力 59
第一节 电影美学的基因突变 60
第二节 造型符号的修辞学分析 70
第三节 史学意义及其局限 81
第四讲 《黑炮事件》:引申性意象及其风格化 86
第一节 “赵书信性格”以及“潘多拉盒子”效应 87
第二节 混合体和情绪团 96
第三节 画面造型与模糊表演 108
第五讲 《阮玲玉》:“历史”的存在方式和出场方式 123
第一节 被改写的女性形象 126
第二节 悲剧性格及其命运 132
第三节 套层结构的复调性对话 138
第四节 一种互文的关系 141
第六讲 《霸王别姬》:形而上的通俗史诗 148
第一节 情节剧、史诗和人文立场 151
第二节 作者电影的语言处理 168
第三节 写意和写实的问题 179
第七讲 《——》:现代主义的纪实美学 182
第一节 有关生命的阶段性跨越 184
第二节 主动和被动的三层人物关系 186
第三节 情境与心境 190
第四节 情节构造的镜面反射效果 193
第五节 纪实而暧昧的声画语言 197
第八讲 《买凶拍人》:杂糅、圆融与草根主题 210
第一节 “混搭”的叙事 213
第二节 “拼贴”的剪辑与它的幽默效应 218
第九讲 《海角七号》:一种“白日梦”的书写 228
第一节 落魄与奇迹 229
第二节 两个时代的爱情 234
第三节 “乡镇”与“城市” 238
第四节 电影音乐的情绪 244
第十讲 《公民凯恩》:真实与虚构的多重叙述 256
第一节 导演与影片的互文本解读 257
第二节 类型、结构和镜语特色 260
第三节 黑白光影及其场面调度 273
第十一讲 《偷自行车的人》:新现实主义的基准点和理想中心 279
第一节 “完美现实幻景”与“纯电影” 282
第二节 空间和境语的表意性 292
第三节 非职业演员的公民电影 306
第十二讲 《东京物语》:高度的日常性和程式化 313
第一节 互文的“三部曲”故事 314
第二节 自在的时空及其含义 320
第三节 人物的脸谱化 329
第四节 生活化、形式感和拍摄方式 334
第十三讲 《教父》:新好莱坞的镜头语言美学 344
第一节 两极化和反差性 346
第二节 对比蒙太奇与缝合体系 363
第十四讲 《肖申克的救赎》:时间、苦难、救赎及其意味 367
第一节 艺术片和商业片的要素 368
第二节 电影“造梦”的专业化标准 373
第三节 反讽、悖论及质询 392
第十五讲 《地下》:魔幻现实主义的祖国历史 401
第一节 杂糅的寓言 403
第二节 画面和声音的造型 414
第三节 人物性格的表层化 423
后记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