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乌江自然条件和枢纽概况 3
第1章 乌江自然条件 3
1.1 河流概况 3
1.2 气象与水文泥沙 6
1.3 地质与地貌 9
本章参考文献 11
第2章 航道及枢纽工程 13
2.1 航道现状 13
2.2 库区河床演变及碍航特征 19
2.3 枢纽工程与其他涉水工程 21
本章参考文献 28
第2篇 航道整治 31
第3章 高通航标准条件下两坝间石质急险滩航道整治技术 31
3.1 概述 31
3.2 河段自然条件 31
3.3 通航保证率与最小设计流量 34
3.4 河工模型试验 37
3.5 初步设计方案试验 47
3.6 数学模型试验 58
3.7 施工图设计方案试验 67
本章参考文献 86
第4章 电站防洪调度和电网调频调峰调度对下游航道的影响及对策 87
4.1 概述 87
4.2 河段概况 88
4.3 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建立及验证 90
4.4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 97
4.5 构皮滩变动回水区内锚地研究 114
4.6 非恒定流影响下通航对策 115
本章参考文献 116
第3篇 枢纽布置 121
第5章 通航建筑物平面布置和水位衔接 121
5.1 构皮滩水电站升船机建设营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21
5.2 通航建筑物水运量预测 128
5.3 三级垂直升船机中间渠道(含渡槽、隧洞)通航条件物理模型试验 134
5.4 思林枢纽回水位对构皮滩枢纽下游航运影响 165
本章参考文献 178
第6章 通航建筑物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力学试验 180
6.1 河段概况 180
6.2 模型设计、制作及验证 184
6.3 试验水文条件及试验方案 187
6.4 通航标准 191
6.5 现状条件下水流特性试验 192
6.6 工程方案试验 195
本章参考文献 251
第4篇 交通组织规划及管理 255
第7章 复杂航区船舶通航交通组织规划 255
7.1 概述 255
7.2 代表性河段(乌江渡—漩塘)概况 256
7.3 内河航道通过能力 263
7.4 设计方案通过能力 266
7.5 优化方案 282
7.6 推荐方案平面布置 290
本章参考文献 297
第8章 构皮滩枢纽通航管理系统 299
8.1 概述 299
8.2 构皮滩枢纽通航管理系统 299
8.3 构皮滩通航试验与分析 308
本章参考文献 311
附录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