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略 9
第一篇 城市规划与建设 41
第一章 市、县城镇的形成及发展 41
第一节 古代城池及重要建筑遗迹 41
第二节 近代城镇的形成及发展 78
第二章 市政设施与建设 82
第一节 道路与桥梁 82
第二节 对外交通 100
第三节 防洪、排水 108
第四节 消防及设施 115
第五节 邮电通讯 119
第六节 城区供水 122
第七节 供电照明 128
第三章 公用事业及配套设施建设 132
第一节 公共交通 132
第二节 环境卫生 133
第三节 主要商业网点综合市场及旅馆 136
第四节 主要文化、教育、体育、医疗设施及政府办公机关 145
第五节 主要纪念标志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 160
第四章 城镇园林与风景名胜 164
第一节 风景形胜 164
第二节 园林绿化 172
第三节 省级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名城 174
第四节 县级风景名胜区 178
第五章 城镇房屋建设与房地产管理 184
第一节 城镇房屋建设 184
第二节 住宅建设与住房制度改革 187
第三节 房地产经营管理 190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 194
第六章 城市规划与管理 195
第一节 市、县城镇总体规划 195
第二节 规划管理 213
第二篇 村镇规划与建设 216
第一章 建制镇规划与建设 216
第一节 县直城镇 216
第二节 传统商贸集镇 219
第三节 工矿集镇 225
第四节 交通码头边境集镇 228
第五节 历史文化及革命纪念集镇 233
第六节 综合性农贸集镇 237
第二章 一般集镇及重点村寨建设 252
第一节 一般集镇 252
第二节 古代里甲、图甲 261
第三节 重点村寨建设 262
第三篇 建筑施工与建筑工程 268
第一章 建筑勘察设计 268
第一节 建筑勘察 268
第二节 建筑设计 269
第三节 勘察设计机构及队伍 270
第四节 设计管理与质量监督 273
第二章 建筑施工 274
第一节 基础工程 274
第二节 墙体工程 275
第三节 建筑结构 276
第四节 装饰工程 276
第五节 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应用 277
第三章 建筑施工企业与施工管理 278
第一节 建筑施工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278
第二节 建筑施工企业 279
第三节 施工管理与质量监督 295
第四章 建筑工程 301
第一节 工业建筑 301
第二节 民用住宅建筑 303
第三节 公共建筑 305
第四节 园林名胜及纪念建筑 321
第五节 宗教建筑 323
第六节 少数民族建筑 326
第五章 地方建材 330
第一节 木材、砖瓦 330
第二节 石灰、水泥、沙(砂)、石 331
第六章 建筑教育与科研 332
第一节 教育与培训 332
第二节 建筑与科研 334
第四篇 环境保护 337
第一章 区域环境状况 337
第一节 地理环境 337
第二节 大气环境 338
第三节 水体环境 338
第四节 土壤环境 342
第五节 森林资源及其环境 346
第六节 矿产资源及其环境 347
第七节 城市生态环境 348
第二章 污染与治理 352
第一节 工业污染调查 352
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及重点污染源 359
第三节 污染源的治理 365
第三章 环境管理与监理 3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0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371
第三节 排污费的征收与使用 373
第四节 污染事故与污染纠纷 377
第四章 环境保护规划、宣传与科学研究 379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 379
第二节 环境保护宣传 380
第三节 环境科学研究 381
第五章 环境监测 382
第一节 环境监测机构 382
第二节 环境监测工作 383
第六章 自然环境保护 394
第一节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394
第二节 九龙洞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 397
第三节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 398
第四节 麻阳河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399
第五篇 行政机构与团体组织 401
第一章 行政机构 401
第一节 地区职能机构 402
第二节 各县、市、特区职能机构 404
第二章 团体组织 408
第一节 土木建筑工程学会 408
第二节 环境科学学会 414
第三节 建筑业协会 415
附录 417
一、文件选汇 417
二、历代建筑文献选录 419
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名录 434
四、获奖单位和个人名录 439
五、1995年铜仁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系统直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名录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