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收益与贸易强国道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幼文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10156941
  • 页数:5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大项目“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创新与战略升级”的最终成果。 本书在理论上提出,全球化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要素收益率是贸易竞争力的核心,从而证明了中国以要素引进形成的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收益有限,要素培育是贸易强国的基础。 本书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发展成就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结构中存在的低端分工地位与低端收益问题,系统阐述了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三大战略选择:一是以要素培育提升在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微观战略;二是以产业创新和国际投资实现产业链分工主导的中观战略;三是以适应全球化规则变化和参与国际合作的宏观战略。本书的研究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导论 贸易大国转型发展的目标升级与战略创新 1

第一篇 全球化经济机制与中国贸易发展特征 18

第一章 贸易大国的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18

第一节 贸易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文献与研究视角 19

第二节 基于对外贸易结构分类的国际比较 21

第三节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中国对外贸易技术结构 28

第四节 贸易大国技术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 32

第五节 中国贸易大国的战略主题 34

第二章 从出口总值统计到增加值统计变化的意义 37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合作与出口增加值的构成 37

第二节 对在华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构成的测算 40

第三节 外资企业出口变化对其增加值构成的影响 43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因素 48

第一节 要素禀赋与中国出口增长的成因 48

第二节 主要生产要素和变量的出口贡献度 50

第三节 要素结构变化对出口持续增长的约束 53

第四节 要素结构变化下出口转型的方向 57

第四章 中国要素价格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59

第一节 要素价格低廉促成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形成 59

第二节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引资优势的影响 60

第三节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出口优势的影响 72

第五章 中国进口结构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86

第一节 中国进口的洲际地区结构 86

第二节 中国制成品进口的技术结构及国际比较 91

第三节 中国进口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 99

第六章 贸易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06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 106

第二节 贸易与投资走向一体化 108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贸易进一步发挥作用 110

第二篇 要素跨国流动下贸易的国民收益与竞争力的收益原理 117

第七章 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的形成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17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的形成 117

第二节 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与传统国际分工的区别 118

第三节 要素流动、要素合作与经典贸易理论的联系 120

第四节 要素流动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研究思路 124

第八章 全球化时代的贸易发展模式与中国的实践 126

第一节 全球化经济的时代特征 126

第二节 要素流入开放战略下的中国贸易发展 129

第三节 贸易大国发展道路的模式创新与升级主题 143

第九章 外资主导型贸易模式的收益格局 147

第一节 贸易收益评估方法:要素收益与要素成本 147

第二节 中国贸易发展的要素收益核算 151

第三节 中国贸易发展的要素成本核算 159

第十章 中国贸易发展中的国民收益 165

第一节 贸易国民收益研究的不同思路 165

第二节 属地贸易收益与属权贸易收益 167

第三节 中国贸易发展中的属地收益与属权收益 171

第四节 外资流入与中国属权贸易收益 178

第五节 中国加工贸易中的属权贸易收益 182

第十一章 贸易竞争力与出口大国要素收益的比较 186

第一节 关于国家贸易竞争力内涵的理论研究 186

第二节 传统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187

第三节 出口大国要素收益率的比较 190

第十二章 贸易竞争力的收益条件与修正方法 195

第一节 贸易竞争力通行方法中收益的不确定性 195

第二节 竞争力分析以收益为前提条件的依据 197

第三节 以收益率修正贸易竞争力的方法 199

第四节 以收益—属权原则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结构的测算 203

第三篇 从要素引进到要素培育——贸易发展转型的微观基础 215

第十三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215

第一节 要素价格扭曲的成因 215

第二节 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218

第三节 要素扭曲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224

第十四章 开放激励下的政策引致性扭曲及其经济表现 243

第一节 激励开放的政策工具与政策引致性扭曲的形成 243

第二节 激励政策下中国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 246

第三节 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结构效应 255

第十五章 要素收益率与要素稀缺度的关系 262

第一节 生产要素流入下要素稀缺性与要素收益关系的理论分析 263

第二节 不同稀缺度要素收益率的差异 265

第十六章 要素培育产生收益的时间与条件 273

第一节 从要素引进到要素培育转型升级的必然性 273

第二节 要素培育战略的内涵 279

第三节 要素培育的机制与过程 285

第十七章 要素培育与中国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提升 289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与实践 289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及其分工地位提升面临的新要求 293

第三节 中国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提升的路径选择与案例实践 298

第四节 中国实现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关键 306

第四篇 从价值链低端到产业链主导——贸易发展转型中观目标 312

第十八章 中国出口的产业效益比较分析 312

第一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312

第二节 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 314

第三节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20

第十九章 新产业革命、经济长周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25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机制 325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329

第三节 关键要素对宏观经济及产业影响的实证检验 332

第四节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36

第二十章 发展本土跨国公司改变国际分工地位 340

第一节 跨国公司提升本国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机理 340

第二节 中外跨国公司国际分工地位的比较分析 343

第三节 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国际分工地位落差的原因 353

第四节 发展本土跨国公司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356

第二十一章 对外投资带动出口与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创新 360

第一节 对外投资推动贸易发展的作用机制 360

第二节 以投资带动贸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历史经验 364

第三节 中国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的拓展——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 367

第二十二章 进口在国家创新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82

第一节 设备与技术进口对结构进步的装备奠基作用 383

第二节 中间品进口对产品创新的产业补缺作用 386

第三节 先进产品进口对国内发展的竞争促进作用 388

第四节 创新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的消费培育作用 390

第五节 技术进口对产业升级的创新促进作用 395

第二十三章 服务在贸易大国转型中的作用研究 397

第一节 服务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397

第二节 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400

第三节 服务增加值与贸易大国的结构——以全球移动电话供应链和iPhone手机为例 407

第五篇 从适应环境到制度建设——贸易强国的宏观特征 418

第二十四章 全球贸易不平衡的挑战与中国的选择 418

第一节 全球经济不平衡与中国的贸易地位 418

第二节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的贸易环境 422

第三节 对外基本平衡战略下的贸易结构及其增长机制 424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国际反响及对他国发展的影响 432

第一节 传统贸易大国酝酿以制度“合围”中国 432

第二节 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434

第三节 中国成为贸易大国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441

第二十六章 现行国际贸易投资体制改革的主题与中国的对策 449

第一节 国际贸易投资体制新特点 449

第二节 国际贸易投资体制发展趋势分析 452

第三节 重大国际贸易投资谈判议题焦点、分歧与对中国的影响 456

第二十七章 贸易投资新规则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选择 466

第一节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对外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 466

第二节 边界内议题对企业效益影响的机理与建模方法 469

第三节 中国企业投资绩效的差异——与东盟或非东盟国家的比较 476

第四节 提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政策选择 481

第二十八章 推进区域性贸易投资合作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选择 485

第一节 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与中国的合作战略 485

第二节 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FTA)的战略定位及其政策选择 486

第三节 中国扩大国际投资合作及对相关制度之改革 494

第二十九章 结论:从外资主导型出口增长向自主型贸易发展 505

第一节 要素流入启动发展——顺应全球化的战略选择 506

第二节 高级要素获取方式的转变——贸易战略转型升级的核心 508

第三节 自主型贸易发展战略的结构——中国贸易发展的新模式 511

参考文献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