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微生物学、感染、免疫和分子诊断方法概述 1
第1章 微生物学早期发展史 3
第2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形态学特征 7
第3章 感染与免疫 13
第4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 58
第5章 疫苗与免疫接种 69
第6章 分子诊断方法 81
第二篇 细菌学概述 97
第7章 细菌细胞的结构 99
第8章 细菌的培养、保存与灭活 105
第9章 细菌遗传学、遗传变异机理和基因数据库 110
第10章 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120
第11章 抗菌药物 125
第12章 细菌耐药性 131
第13章 细菌定殖、组织侵染和临床疾病 138
第三篇 病原细菌 149
第14章 葡萄球菌 151
第15章 链球菌 160
第16章 放线菌 168
第17章 棒状杆菌 179
第18章 马红球菌 185
第19章 李氏杆菌 189
第20章 猪丹毒丝菌 194
第21章 芽胞杆菌 199
第22章 梭菌 204
第23章 分枝杆菌 219
第24章 肠杆菌科 231
第25章 铜绿假单胞菌和伯氏菌 254
第26章 放线杆菌 260
第27章 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 267
第28章 土拉弗朗西斯菌 276
第29章 昏睡嗜组织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副鸡禽杆菌 280
第30章 泰勒菌 286
第31章 波氏菌 289
第32章 摩拉菌 294
第33章 布鲁菌 297
第34章 弯曲菌和螺杆菌 304
第35章 胞内劳森菌 311
第36章 螺旋体 314
第37章 致病性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菌 327
第38章 支原体 332
第39章 衣原体属和亲衣原体 342
第40章 立克次体和贝氏柯克斯体 351
第41章 致病力有限的细菌 362
第四篇 真菌学 369
第42章 致病性真菌概况 371
第43章 皮肤癣菌 377
第44章 曲霉 383
第45章 酵母及所致疾病 388
第46章 双相型真菌 396
第47章 兽医上重要的接合菌 403
第48章 兽医上重要的类真菌微生物 409
第49章 卡氏肺孢菌 413
第50章 主要由暗色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 415
第51章 真菌毒素和真菌中毒症 418
第52章 致病性藻类和蓝藻 432
第53章 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 437
第五篇 病毒学概论 451
第54章 病毒的特性、结构及分类 453
第55章 病毒的复制 462
第56章 病毒的遗传与演化 470
第57章 病毒的增殖及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474
第58章 病毒致病机理 480
第59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486
第60章 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 492
第六篇 病毒和朊病毒 507
第61章 疱疹病毒科 509
第62章 乳头瘤病毒科 523
第63章 腺病毒科 527
第64章 痘病毒科 531
第65章 非洲猪瘟病毒科 540
第66章 细小病毒科 543
第67章 圆环病毒科 549
第68章 逆转录病毒科 552
第69章 呼肠孤病毒科 567
第70章 双RNA病毒科 574
第71章 正黏病毒科 577
第72章 副黏病毒科 586
第73章 弹状病毒科 596
第74章 波纳病毒科 603
第75章 布尼亚病毒科 606
第76章 微RNA病毒科 611
第77章 嵌杯病毒科 619
第78章 星状病毒科 624
第79章 冠状病毒科 626
第80章 动脉炎病毒科 638
第81章 黄病毒科 643
第82章 披膜病毒科 653
第83章 朊病毒(特殊的传染性物质) 657
第七篇 病原微生物及所致传染病 665
第84章 各类微生物的致病特性 667
第85章 神经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681
第86章 生殖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686
第87章 肠道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693
第88章 呼吸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697
第89章 泌尿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704
第90章 心血管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712
第91章 肌肉骨骼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720
第92章 皮肤系统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 738
第93章 牛细菌性乳腺炎 747
第94章 消毒、生物安全措施等传染病控制策略 759
附录 792
英文缩略语汇总 794
索引 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