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行政区划 地名管理及勘界工作 39
第一章 古代的区域及建置 39
第一节 元代以前的区域建置 39
第二节 明、清时期区域建置 42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 45
第一节 撤府建县 45
第二节 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46
第三节 民国时期各县建置 46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行政区划 48
第一节 铜仁地区 48
第二节 县、自治县、市、特区 49
第四章 地名管理 91
第一节 地名管理机构 91
第二节 地名管理工作的实施 93
第五章 勘界工作 95
第一节 勘界工作基本情况 96
第二节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县级行政区域界线 97
第二篇 基层政权 117
第一章 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政权 117
第一节 明、清时期基层政权 117
第二节 民国时期基层政权 119
第三节 黔东苏区苏维埃政权组织 125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基层政权 134
第一节 乡镇 134
第二节 选举 147
第三章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155
第一节 村民委员会 155
第二节 居民委员会 161
第三篇 救灾救济 165
第一章 灾害救济 165
第一节 解放前救灾救济工作 165
第二节 解放后救灾救济工作 169
第二章 社会救济 243
第一节 农村困难户救济 243
第二节 城市济困 245
第三节 精退老职工救济 246
第四节 寒衣救济 248
第五节 疾病救济和医疗救助 252
第三章 农村特困群众救助 256
第一节 互助储金会 256
第二节 扶贫救助 258
第三节 农村养老保险 265
第四节 农村特困生活保障救助 266
第四章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68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构 268
第二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 269
第三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 271
第四篇 优待抚恤 褒扬烈士 274
第一章 拥军优属 274
第一节 支援前线 274
第二节 拥军优属活动 278
第三节 群众优待 284
第四节 创建双拥模范县 292
第二章 抚恤补助 296
第一节 国家抚恤 296
第二节 牺牲病故抚恤 313
第三节 伤残抚恤 318
第四节 复退军人补助 327
第三章 褒扬烈士 331
第一节 定为烈士的条件与审批 331
第二节 纪念烈士建筑物 333
第三节 编写烈士书籍 339
第四节 追恤、补发烈士证书 340
第五节 纪念烈士活动 342
第六节 革命烈士选介 343
附:1.革命烈士名录 377
附:2.各县国民革命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279人) 451
第五篇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66
第一章 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 466
第一节 解放前退役军人安置 466
第二节 解放后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安置 467
第三节 军地两用人才开发 472
第二章 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 482
第一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482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待遇 483
第六篇 社会福利 485
第一章 解放前社会慈善事业 485
第一节 明清时期慈善事业 485
第二节 民国时期慈善事业 486
第二章 解放后社会福利事业 487
第一节 孤残儿童与游乞人员收养 487
第二节 孤寡老人供养 489
第三节 城市中心敬老院建设 492
第四节 社会福利生产 499
第五节 利彩票销售与社会捐赠 502
第七篇 老龄事业 505
第一章 老龄工作机构 505
第一节 地区老龄工作机构 505
第二节 基层老龄工作机构概况 510
第二章 老年人状况 511
第一节 解放前老年人状况 511
第二节 解放后老年人状况 512
第三章 尊老敬老养老事业 513
第一节 认识、宣传老龄事业 513
第二节 社会养老事业 516
第四章 表彰先进 524
第一节 精英奖、金榜奖评选表彰活动 524
第二节 功勋奖、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 525
附:1.老年人先进事迹选介 529
附:2.百岁老人名录 533
附:3.制仁市挞扒洞“老龄长寿村”简介 542
第八篇 残疾人事业 544
第一章 残疾人工作管理 544
第一节 残疾人工作机构 544
第二节 残疾人康复 547
第三节 残疾人培训与就业 549
第四节 关心帮助残疾人 551
第二章 残疾人教育与文体活动 558
第一节 残疾人教育 558
第二节 残疾人文体活动 560
附:铜仁地区残疾人先进事迹简介 563
第九篇 社会事务管理 567
第一章 婚姻管理 567
第一节 婚姻制度改革与宣传 567
第二节 婚姻登记管理 569
第二章 殡葬改革与管理 573
第一节 殡葬习俗改革 573
第二节 殡葬事业管理 577
第三章 社会救助工作 580
第一节 解放前社会救助 580
第二节 解放后社会救助 580
第四章 社会团体管理 582
第一节 解放前社团管理 582
第二节 解放后社团管理 583
第五章 民政经费 588
第一节 经费来源 588
第二节 经费使用 592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98
第十篇 民政机构与干部队伍 603
第一章 明、清及民国时期民政机构 603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民政机构 603
第二节 民国时期民政机构 604
第二章 解放后民政机构 605
第一节 铜仁地区民政局 605
第二节 县、市、特区民政局 617
第三章 民政干部队伍建设 644
第一节 民政干部来源及队伍状况 644
第二节 民政干部管理与培训 645
第三节 表彰先进 653
附:民政干部先进事迹选介 658
附录 664
1.会勘思南与邻县插花案报告书 664
2.贵州省政府民政厅公函 668
3.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决议(选录) 669
4.国务院关于撤销三都县、松桃县和设置三都水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决定 675
5.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转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关于撤销万山特区和加强万山地区工作的报告》 675
6.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万山特区的批复 676
7.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撤销玉屏县的通知 676
8.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通知 677
9.国务院关于贵州省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批复 677
10.国务院关于贵州省撤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的批复 677
11.贵州省铜仁地区殡葬管理实施意见 678
12.铜仁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680
13.铜仁地区拥军优属若干规定 682
14.贵州省铜仁地区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协议 685
15.铜仁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 688
16.铜仁地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细则 690
17.铜仁地区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693
18.铜仁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696
19.铜仁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 704
20.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认真实施《贵州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通知 707
编后记 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