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德国模式并不起源于施罗德 1
1.1 德国没有“巴黎” 3
姗姗来迟的统一 4
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欧盟的标杆 5
共和国:非中央集权的国家 7
并非仅仅是机构组织问题 8
一个密集而平衡的国家 10
1.2 一个没有殖民地的移民国家 11
每一个德国人都有一个美国叔叔 13
出生地国籍法和血缘法 15
1.3 来自企业的阻力 17
法国是自由主义改革 19
建立在雇主利益基础上的行业协商 20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化 22
公共产业政策的替代品 23
1.4 企业不仅仅是股东的 25
员工的否决权 27
全能的CEO: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发展 28
德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0
劳资共决制奏响的哀歌 32
灭亡中的银行工业联合 33
银行工业联合的丑闻 35
1.5 无通货膨胀:长久的竞争力 37
1948年货币改革的创伤 39
社会普遍共识 41
难以改变的习惯 43
1.6 在男女平等方面落后的德国 44
孩子、厨房、教堂——德国女人的三要素 45
男人与女人之间进一步加深的差距 48
严重的薪资不平等 49
过少的女性领导人 51
来自社会的强烈抵制 53
稀少的女性政治领袖 55
1.7 学历并不决定一切 57
出人意料的2000年PISA调查 59
有效的反应 60
正在经历危机的学徒制 62
年轻人融入劳动力市场的最佳方式 64
工程师人数增长乏力 66
企业中更高的社会流动性 68
1.8 德国人和生态环境 69
保守的生态观 70
人口与环境 72
法国的浪费 74
拒绝国有化 76
微弱的优势 77
1.9 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自由的国度 78
法国左派和右派都对国有化持积极态度 80
德国迟到的自由主义 82
秩序自由主义和规则政府 84
路德维希·艾哈德和社会市场经济 85
秩序自由主义攻克欧洲大陆 86
德国:根深蒂固的保守派 88
国家在经济社会中影响薄弱也有其弱势 90
第2章 德国统一和统一的代价:梦想与现实 93
2.1 统一来得太突然 96
以欧元作为交换条件 98
2.2 西德对东德的并购 99
衰退的东德工业 100
托管局的“伟业” 101
对于东德女性是一种倒退 103
2.3 德国统一虽然代价巨大,但也有利可图 104
内需拉动经济再次平衡 106
2.4 对其他国家来讲同样昂贵的成本 108
1993年经济衰退和欧洲经济危机 110
2.5 恢复“正常”的国家 111
第3章 施罗德的例子:骗局的解析 115
3.1 谁战胜了科尔 118
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晋升之路 119
与拉方丹的冲突 122
法德关系的恶化 124
1999年施罗德-布莱尔文件 125
3.2 不令人信服的第一个任期 127
低消费和低税收 128
3.3 2010议程及其严重后果 130
破坏性的2010议程 132
1欧元工作的丑闻 134
对施罗德的不利局势 136
3.4 总体有着很大不足的计划 137
一个不再投资的国家 139
公共开支的削减对人口的影响 140
《欧盟稳定协定》的坏学生 142
欧元区危机的背后 144
雇主的总理 145
第4章 默克尔:德国经济回升的真正原因 149
4.1 默克尔所做的仅仅是弥补施罗德对经济的损害 152
远远不只是科尔的傀儡 154
缺少对欧盟的感情 156
一直都没有起色的德国购买力 158
4.2 老龄化的暂时优势 159
没有房地产泡沫 161
德国人口骤减并非刚刚开始 163
欧元危机中沙文主义的刹车 165
移民:一个充满争议的解决办法 167
4.3 柏林墙倒塌所带来的好处 168
中东欧国家慢慢取代法国 170
没有腹地的法国 172
4.4 发展中国家需求的迅速膨胀 173
成本竞争力和非成本竞争力 175
例外的德国 176
高位欧元的显著影响 178
关于中型企业的错误争论 179
机械设备和高档汽车 181
4.5 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从欧元危机中获益 182
降低的利率 184
德国脱离欧盟的幻想 186
结语 施罗德的绝境还是绿色新政 189
鸣谢 195
专家推荐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