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2 选题依据与意义 2
1.3 研究现状综述 5
1.4 研究方法 13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13
1.6 存在问题和不足 15
第2章 新中国“土地改革法”诞生前对富农的认识和政策 17
2.1 中国富农经济的生存状况和阶级属性 17
2.1.1 生存状况 18
2.1.2 阶级属性 22
2.2 民主革命时期对富农的认识和政策 27
2.2.1 封建剥削者还是农村资产阶级 27
2.2.2 打击、中立还是联合 33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新解放区土改中对富农政策的调整 40
2.3.1 华北部分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1
2.3.2 河南部分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9
2.3.3 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的开展 50
第3章 保存富农经济政策的酝酿与新“土地改革法”的诞生 55
3.1 保存富农经济政策的酝酿 55
3.1.1 苏联的影响 55
3.1.2 “策略”还是“政策”的考量 63
3.1.3 “保存”与“有条件保存”的讨论 72
3.2 新“土地改革法”与保存富农经济政策 77
3.2.1 留有“小尾巴”的新“土地改革法” 78
3.2.2 对富农成分标准的界定 80
3.2.3 各阶层的反映 86
第4章 保存富农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93
4.1 新区土改前富农经济的分布情况与存在特点 93
4.1.1 分布概况 93
4.1.2 生存特点 99
4.2 土改中各地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执行情况与差异解析 108
4.2.1 中南区 108
4.2.2 华东区 120
4.2.3 其他地区 128
4.2.4 执行差异解析 132
4.3 土改后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效果分析 137
4.3.1 土改后富农经济的变化分析 137
4.3.2 土改后富农阶层的思想动态 144
4.3.3 新富农的产生与发展 147
第5章 社会主义改造后消灭富农经济到恢复富农政策 153
5.1 认识的转折 153
5.1.1 土改后农村的“两极分化” 153
5.1.2 认识的转变 161
5.2 消灭富农经济到恢复富农政策 163
5.2.1 允许存在、限制发展 164
5.2.2 分步骤的消灭 167
5.2.3 改革开放后的平反和“摘帽” 177
结语 179
参考文献 182
后记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