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编贯彻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1949年4月-1952年12月) 15
第一章 党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15
第一节 区委、区人民政府的建立 16
一、南京市第七区人民政府的建立 16
二、中共南京市第七区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18
第二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群团组织的建立 19
一、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 19
二、区工青妇组织的建立 21
第二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25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经济 25
一、疏散、救济难民 25
二、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26
三、取缔金银黑市 27
四、整顿中间剥削行业 28
五、恢复和发展生产 29
第二节 反轰炸斗争 30
一、国民党空军对下关的空袭 30
二、开展反轰炸斗争 31
第三节 抗美援朝和爱国卫生运动 33
一、抗美援朝运动 33
二、爱国卫生运动 37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38
一、肃清匪特的斗争 38
二、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的登记 40
三、镇压反革命分子 41
四、取缔反动会道门 43
第五节“三反”、“五反”运动 45
一、“三反”运动 45
二、“五反”运动 47
第六节其他社会民主改革 50
一、禁毒运动 50
二、禁止娼妓活动 53
三、《婚姻法》的宣传和贯彻 54
四、反封建把头的斗争 57
第三章 党的自身建设 59
第一节党的组织建设 59
一、区委工作机构和基层组织建设 59
二、党员队伍建设 60
第二节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61
一、开展整党活动 61
二、进行整风学习 62
第二编 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1月一1956年8月) 67
第四章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和防汛抗洪 67
第一节 学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67
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67
二、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69
第二节 防汛抗洪 72
一、一九五四年的抗洪斗争 72
二、长江复堤和护岸工程建设 75
第五章 开展对工商业、手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
第一节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
一、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7
二、私营商业和个体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79
第二节 手工业的合作化 83
一、手工业合作社的成立 83
二、手工业合作社的改造与整顿 85
第三节 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合作化 87
一、农业的合作化 87
二、交通运输业的合作化 88
第六章 政治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89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89
一、区人民代表的普选 89
二、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91
第二节 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93
一、党的组织建设 93
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94
三、开展审干工作 96
四、中共下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97
第三节 党的统一战线和对民主党派的工作 98
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98
二、党对民主党派的工作 100
第四节 发展教育、卫生事业 101
一、教育事业逐步发展 101
二、卫生事业明显改善 102
第三编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 109
第七章 学习贯彻中共八大路线 109
第一节 学习宣传中共八大路线 110
一、组织学习中共八大文件精神 110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11
第二节 贯彻落实中共八大路线 113
一、开展内部“肃反”运动 113
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116
第八章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21
第一节 全区的整风运动 122
一、组织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22
二、开展大鸣大放的整风运动 123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 126
一、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 126
二、右派分子的复查改正和安置 128
三、整风反右运动的整改工作 130
第九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32
第一节“大跃进”运动的准备 132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学习与贯彻 132
二、开展“反浪费、反保守”的整风运动 134
第二节“大跃进”运动的实施 135
一、全民大炼钢铁 135
二、大办区街工业 139
三、大办农业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141
四、“反右倾”斗争和继续“大跃进” 143
第三节“大跃进”运动的得失 146
一、“大跃进”对下关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146
二、“大跃进”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训 148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150
一、下关人民公社的成立 150
二、大办公共食堂和社会福利事业 152
第十章 贯彻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 154
第一节 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155
一、八卦洲公社的整风整社运动 155
二、区级机关的整风运动 158
三、城市人民公社的整风整社运动 160
第二节 经济领域的调整 163
一、工业的调整 163
二、商业的调整 166
第三节 社会事业的调整 171
一、教育事业的调整 171
二、卫生事业的调整 172
第四节 政治领域及其他方面的调整 173
一、开展甄别平反工作 173
二、精减城市人口 175
三、安置社会待业人员就业 177
第五节 五年调整的成效 179
一、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179
二、城市建设成绩显著 180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81
四、人民生活明显提高 183
第十一章新“五反”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86
第一节 增产节约和新“五反”运动 187
一、区级机关的“五反”运动 187
二、区工业系统的增产节约和“五反”运动 193
三、街道、财贸、卫生系统等单位的“五反”运动 1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9
一、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学习中央文件 199
二、区手工业系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00
第十二章 党的自身建设 206
第一节 各级党组织机构建设 206
一、区委领导及部门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206
二、各级党组织的设立与完善 208
第二节 党员队伍和思想作风建设 209
一、党员队伍建设 209
二、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211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 219
第十三章“文化大革命”的兴起与内乱 219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在下关的发动 220
一、传达、学习《五一六通知》 220
二、成立区“文化大革命”领导机构和派工作组进驻学校 221
三、学习、宣传《十六条》 222
第二节 红卫兵运动和全面内乱 222
一、红卫兵运动在下关的兴起 222
二、区委控制局势的努力 225
三、“造反派”的全面夺权 226
四、解放军对下关实行军管 227
第十四章“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229
第一节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230
一、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前的下关局势 230
二、区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231
第二节 开展“革命大批判”和“对敌斗争” 233
一、开展“革命大批判” 233
二、“清理阶级队伍” 234
三、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236
四、清查“五一六”运动 238
第三节“教育革命”和“活学活用”运动 239
一、开展“教育革命” 239
二、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 241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242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42
二、干部下放劳动与创建“五七”干校 244
第五节 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 246
一、整党建党 246
二、中共东方红区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48
第十五章 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和纠正极左思潮 250
第一节 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 250
一、“批陈整风”运动 250
二、“批林整风”运动 251
第二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 253
一、落实干部政策 253
二、团区委、区妇联的恢复和重建 254
三、经济领域中的纠“左” 255
第十六章 动乱再起与全面整顿及同“四人帮”的抗争 259
第一节“批林批孔”运动和下放人员回宁风潮 260
一、“批林批孔”运动 260
二、下放人员回宁风潮 261
第二节 一九七五年的全面整顿 263
一、领导班子、企业的整顿 263
二、参与区境内铁路、港口及航运等部门的整顿 265
第三节 下关人民反对“四人帮”的斗争 266
一、“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及干部群众的抵制 266
二、悼念周恩来总理及其引发的“南京事件” 267
三、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269
第五编 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0月—1978年12月) 273
第十七章 思想政治上的初步拨乱反正 273
第一节 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与初步平反冤假错案 273
一、开展对“四人帮”的揭批运动 273
二、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 278
第二节 党和人民正常政治生活的逐步恢复 280
一、中共南京市下关区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80
二、下关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82
三、区委纪委、区检察院的重建和民主党派区地方组织的恢复 284
四、整党整风 285
第十八章 经济开始复苏与社会事业逐步转入正轨 289
第一节 经济开始复苏 289
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 289
二、商贸业的恢复和发展 292
三、城市建设的改善 295
第二节 社会事业逐步转入正轨 297
一、教育事业拨乱反正 297
二、卫生事业及其他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299
三、街道工作的治理和重点转移 301
结束语 305
附录 1949年6月至1978年12月区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