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认识低碳经济 3
1 绪论 3
1.1 人类生存危机 3
1.2 拯救地球,人类在行动 11
2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28
2.1 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28
2.2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29
2.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30
2.4 对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相关建议 40
3 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 43
3.1 低碳经济的内涵 43
3.2 低碳经济的学科体系 52
第二篇 低碳经济评价 57
1 绪论 57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5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58
2 低碳经济评价理论综述 69
2.1 评价理论 69
2.2 评价方法 69
3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1
3.1 建立的意义 71
3.2 构建方法 71
3.3 指标体系的确立 72
4 保定市发展低碳经济实例研究 76
4.1 实例介绍 76
4.2 保定市低碳经济评价 86
第三篇 低碳产业 99
1 低碳产业 99
1.1 低碳产业概述 99
1.2 低碳产业的概念 99
1.3 低碳产业的特征 100
2 国内外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102
2.1 国外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102
2.2 国内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105
2.3 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借鉴 106
3 低碳工业 108
3.1 低碳工业的概念 108
3.2 低碳工业发展历程 108
3.3 低碳工业的特征 109
3.4 低碳工业发展的意义 110
4 低碳农业 111
4.1 低碳农业的概念 111
4.2 低碳农业的研究意义 112
4.3 国内低碳农业发展实践概况 112
4.4 国内外低碳农业发展评述 114
5 低碳服务业 115
5.1 低碳服务业的概念 115
5.2 低碳服务业的研究意义 115
5.3 低碳服务业的特征 116
5.4 低碳服务业的分类 117
5.5 低碳物流的评价研究——以保定市M企业为例 119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M企业物流配送体系评价研究 128
6.1 确定评价因子集与评价集 128
6.2 确定指标权重 128
6.3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130
6.4 模糊综合评价向量的确定 131
6.5 对于评价结果的等级评定 133
6.6 小结 134
7 物流企业配送体系提高低碳水平的政策建议 135
7.1 调整优化车辆运力结构 135
7.2 使用车用替代能源 135
7.3 推行共同配送 135
7.4 改进运输设备 136
7.5 搭建共同配送信息服务平台 136
7.6 提高低碳意识 136
第四篇 低碳工程 141
1 低碳城市 141
1.1 经济的发展现状 141
1.2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 144
1.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146
1.4 应对策略 147
2 低碳社区 151
2.1 低碳社区的概念 151
2.2 低碳社区产生的背景 151
2.3 国内外典型低碳社区概述 152
3 低碳企业 162
3.1 低碳企业概述 162
3.2 中国低碳企业代表——海尔集团 163
4 低碳校园 166
4.1 低碳校园概述 166
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7
4.3 本书研究思路 169
4.4 低碳校园现状及问题分析 169
4.5 低碳校园建设途径探析——以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172
4.6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低碳校园”未来发展 178
4.7 总结 179
参考文献 181
附录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文 184
附录2 《京都议定书》全文 200
附录3 《哥本哈根协议》全文 216
附录4 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促进低碳保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220
附录5 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