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地质构造背景 8
第一节 自然地理特征 8
一、位置与交通 8
二、地形地貌概况 8
第二节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 9
第三节 大地构造格架与分区特征 10
第四节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14
第五节 区域构造发展与演化 16
第二章 龙门山构造带新构造运动及活动断层特征 18
第一节 区域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特征 19
一、区域地貌特征 19
二、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19
第二节5.12汶川大地震前主要活动断裂带基本特征 21
一、茂县-汶川断裂带 21
二、北川-映秀断裂带 26
三、安县-灌县断裂带 30
四、平武-青川断裂带 33
五、龙泉山断裂带 34
六、龙门山山前拗陷中“潜伏活动断裂” 37
七、邻区断裂 43
第三节 历史地震与活动性断裂的关系 45
一、龙门山断裂带历史地震记录 45
二、2008年5.12之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代表性地震简述 48
三、历史地震与活动性断裂的关系 54
第三章 汶川大地震及主要同震地表断裂变形特征 57
第一节 汶川大地震主要特点 57
一、震级大、烈度高、史无前例 57
二、余震频繁,震源浅,属典型主震-余震型地震 59
三、宏观震中两地分布 60
四、大地震发生于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微弱的龙门山构造带 61
五、受害范围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极为严重 61
第二节 汶川地震同震断裂的鉴别 62
一、构造成因的同震断裂 63
二、非构造成因地表破裂(地裂缝) 63
第三节 汶川地震主要同震断裂的变形特征 64
一、主要同震地表断裂的区域产布特征 64
二、主要同震地表断裂的变形特征 65
第四节 同震断裂的主要构造变形样式 112
一、台阶状单斜褶皱式 112
二、不对称拱曲褶皱式 112
三、单一逆冲断裂陡坎式 113
四、不规则爆裂式 114
五、斜列-拉分式 114
第五节 都江堰市隐伏活动断裂及探测试点 114
一、地下浅层雷达法(GPR)和弹性波法简介 114
二、都江堰市地下浅层雷达法(GPR)和弹性波法探测试验 116
三、地下浅层雷达法(GPR)和弹性波法探测试验几点初步结论 123
第四章 地震地质灾害与同震断裂 125
第一节 地震灾害、地震地质灾害与地质灾害类型的划分 125
一、地震灾害类型 125
二、地质灾害与地震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区分 125
三、地震地质灾害类型的进一步划分 126
第二节 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点 127
第三节 同震断裂对地震破坏程度的控制和影响 134
一、受早期断裂性质及新生同震断裂与其复合方式的控制和影响 134
二、与同震断裂变形强度和样式有关 134
三、具有分带性和分段性特点 137
四、同震断裂上盘的破坏程度大于下盘 138
五、同震断裂造成的破坏与断裂倾角的大小有关 138
六、同震逆冲断裂后缘张性或张扭性破裂常引起山体崩塌和滑坡 138
第五章 强震潜在危险性预测及其对防震减灾的建议 142
第一节 强震潜在可能地区划分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142
一、地震构造类比原则 142
二、地震重复性原则 142
三、地震周期性原则 143
第二节 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143
一、龙门山地震带历史地震相对活动期的概略统计 143
二、近期地震活动趋势 145
三、关于场地“盆地效应”对成都平原地震烈度的影响分析 145
第三节 强震潜在危险性区划与预测 146
一、龙门山构造带中段7.0~≥8.0级潜在震源区(Ⅰ) 147
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7.0~7.5级潜在震源区(Ⅱ) 148
三、龙门山构造带南段6.5~7.0级潜在震源区(Ⅲ) 148
四、青川7.0级潜在震源区(Ⅳ) 149
五、较场8.0级潜在震源区(Ⅴ) 149
六、平武7.5级潜在震源区(Ⅵ) 149
七、成都6.0~6.5级潜在震源区(Ⅶ) 149
八、龙泉山6.0~6.5级潜在震源区(Ⅷ) 150
九、江油—昭化6.0级潜在震源区(Ⅸ ) 150
第四节 对防震减灾的思考与建议 150
一、加强地震基础研究和监测预报 151
二、将防震减灾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 151
三、组织跨系统、跨学科联合科技攻关 152
四、实行防御与快速响应救助相结合 152
五、普及地震知识,完善防震抢险和自救设施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