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造何以可能 起端于形而上的追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习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701151
  • 页数:238 页
图书介绍:暂缺《李晃文学评论选》简介

内容提要 1

Abstract 1

在时尚与落伍之间(代序) 1

上篇:追问本体 3

第一章 自在的自然如何存在 3

第一节 宇宙原始 3

一、神创说 4

二、玄创说 5

三、物创说 5

第二节 混沌及其演化 9

一、混沌的涵义 9

二、混沌的演化 11

三、有序之后 13

四、两种有序 15

第三节 序的图景 17

一、序的界说 17

二、序的种类 18

三、序的结构 19

四、序的元哲学考察 25

本章小结 28

一、关于宇宙原始探索的真理性问题 29

二、人类为什么对有序情有独钟 30

三、我们对自在自然存在方式的看法 32

第二章 自由的思维如何运演 35

第一节 对思维运演的不同方法的研究 36

一、功能方法的研究 37

二、结构方法的研究 41

第二节 思维的材料 49

一、表象、意象及组块 50

二、选择 59

三、材料的存储 62

第三节 思维运演的一般描述 64

一、始于问题 64

二、问题解决 66

三、思维运演中的特殊现象和环节 77

本章小结 83

一、对自由思维机制的简要总结 83

二、关于自由思维研究的形而上学方法问题 85

第三章 创造在那儿 87

第一节 思维创造的必然性 87

一、思维创造的客观可能:自在自然的有序存在 87

二、思维创造的逻辑必然:人类思维中的幻想与想象 91

三、思维创造的生理基础:传承文明的大脑 93

第二节 思辨与实证的解释 96

一、哲学家们的解释 96

二、有创造性的人怎样思维 100

第三节 思维的创造在哪儿 102

一、感知觉的创造性 102

二、被加工的思维材料 106

三、想象是思维创造的关键 108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机制解析 109

一、语言的构造 109

二、虚概念的生成 111

三、理想实验的进行 113

四、逻辑语形学的学理 116

本章小结 120

一、人类能够创造吗 120

二、思维的创造究竟在哪儿及其研究的方法问题 120

三、思维创造研究方法上的悖论 121

中篇:审视方法 125

第四章 创造技法与创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25

第一节 创造技法与创造教育的产生 125

一、起始于应用领域 125

二、受实业界的推动 126

三、学术界的参与 128

第二节 创造技法与创造教育的发展 128

一、美国创造力的研究与创造教育的发展 129

二、日本的创造技法和创造力开发 131

三、我国的创造力研究与开发 132

本章小结 134

一、我们对创造力研究新方向的看法 134

二、创造力开发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 137

第五章 典型技法评介 139

第一节 一些经典的创造技法 140

一、头脑风暴法 140

二、检核表法 141

三、形态分析法 143

第二节 创造技法的反思 145

一、为什么需要创造技法 145

二、创造技法的创造意义 147

三、需要不需要那么多的创造技法 148

四、现代科学创造呼唤高效率的创造方法 149

五、一种值得注意的提法 151

六、一种值得重视的思维方式 154

本章小结 157

科学创造有否可循的规律或方法 157

下篇:叩问动力 166

第六章 遗传的天才 166

第一节 从高尔顿的研究说起 166

一、高尔顿的研究 166

二、创造性才能遗传研究的合理性问题 167

第二节 遗传学说与基因工程 171

一、遗传学说的简要历程 171

二、基因工程 174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 175

第三节 种种优生的说法 176

一、亲代的最佳生育年龄 178

二、受孕时机问题 179

三、生物节律问题 179

本章小结 180

遗传、优生与创造 180

第七章 创造的动力 182

第一节 关于动机的研究 182

一、本能论 183

二、驱力论 185

三、认知论 185

四、社会学习论 187

五、需要层次论 188

第二节 创造的动力 191

一、人的创造本能 191

二、遗传的创造性人格 192

三、内化的外在压力 193

本章小结 195

一种新的创造动力的研究视角 195

第八章 教育与培养 198

第一节 创造的教育理念与原则 198

一、理念 199

二、原则 201

第二节 智力与创造力 204

一、要素与结构 204

二、模型 206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的障碍 211

一、思维与观念因素 211

二、教育与社会规范因素 214

第四节 促成高创造性才能发挥的因素 215

一、环境因素 215

二、人格因素 217

第五节 创造力开发的模式与方法 219

一、生物模式及其开发 219

二、教育训练模式及其开发 220

三、创造性人格模式及其培养 226

四、社会环境模式及其开发 227

本章小结 229

一、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 229

二、当前创造力开发活动中的种种不足 230

三、创造力培养与开发的“创造”意义 231

本著出版前已发表的背景文章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