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借镜篇 1
记一位可敬爱的“我不一定对”的美国教授 3
学者的典范——贝尔经济奖得主萨门逊教授 7
谈“西方专家”——“陶纳说”后 13
“旅美杂感”的杂感 18
“莫索达”再也不会被攻陷 24
“苏俄模式”是一个解不开的结 27
从“纽约客”到“垦荒者” 30
柴契尔首相的经济政策不1定受欢迎但受尊敬 45
我们从“日本经验”中得到什么? 53
当法国政府犯错的时候 60
他会向雷根总统说什么? 65
美国“挑战者”意外的启示——永恒的七十三秒 70
从苏俄掩饰核能意外谈起——“据实以告”是最好的原则 77
从美国总统想到台湾领导——位高、名重、权大、但影响力小 82
知识追求篇 89
留学季节谈留学——兼谈高中毕业生出国深造 91
分享知识——展开多读书的运动 96
愿天下人全是读书人 100
造一座不夜城 103
抖落一身俗气 106
民以“食”为天——让精神食粮变成主食109伟大的领导者常是爱读书的人 112
读好书有无机会成本? 115
六亿台币捐珍本——提倡书香社会的美国例子 119
“供给”创造“需要”——把“赛伊法则”用在知识市场上 123
知识内流与书刊捐赠 126
远离知识就是走近无知 129
同一个地球,不同的世界 131
新读书主义——一九九四年的自我要求 133
社会脉动篇 137
公事私办 139
公时私办 143
公物私用 147
以“声”作则——论开放社会中的公开讨论 152
主张有根据,坚持有道理 157
宴会桌上的最后一道菜 164
有“平凡”的国民才有“不平凡”的国家 168
大机场找不到小零钱 172
不再是保母,不再是公仆——给公务员应有的尊敬 174
“爱用国货”爱国吗? 178
做个高附加值的现代人 182
让“出风头的人”出头 186
我们不要做守财奴——损赠不仅是富裕之花,更是关怀之果 190
不应当再孤独的观念 194
经济成长远比追逐权力重要 198
生活品质篇 201
生活水准与生活素质——论经济发展的过程与目的 203
以中国人的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素质 211
大家一起来为美好的明天奉献 219
我们要把什么留给下一代? 225
疑中留情——引申美国的一句片语 229
旅欧感受的火花 234
如何对抗自私与短视? 243
为下一代子孙的幸福投资 247
建立一个干干净净的社会 253
不要做有钱的穷人 257
把中国人的钱用在自己的土地上 262
这是一个“贪”的时代——它使人心散心慌心变 266
塑造尊严之岛 273
迟来的智慧 279
中国前景篇 281
缩短六十年所得差距——邓小平需要“台湾经验” 283
与北大师生分享现代观念 288
开除“球籍”还是开除“华籍”? 292
改善它胜过征服它 297
“立足台湾”如何立?“胸怀大陆”怀什么? 304
国民党应去大陆投资——一个历史性立功的机会 309
冷静,但不冷酷——邀请大陆人士来台“观察”开会 314
不再分裂的中国 317
和平、转变、救中国——期望于中共领导人 337
不改革开放、就是死路一条 331
左右中国前景的二个观念 335
格局决定结局——探讨“经济中国”前景 339
“台湾优势”比“台湾优先”更重要 347
附录:创业维艰 356
经济是我们的命脉——“天下”杂志创刊词 357
为什么要创办“远见”?——“远见”杂志创刊词 360
传播进步观念——“天下文化”的抱负 364
高希均著作年表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