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任灵州总管李子和 1
一、隋朝腐败 群雄造反 1
二、徙边罪犯 平构天子 2
三、献款归唐 灵州总管 3
四、建立战功 太宗赐姓 3
隋宗室唐驸马宰相杨师道 5
一、隋朝宗室 大唐宰相 5
二、灵州总管 击败突厥 6
三、远征高丽 再立新功 6
四、将军宰相 又兼诗人 7
两镇灵州的任城王李道宗 10
一、李唐宗室 出身高贵 10
二、战功赫赫 唐初名将 11
三、灵州总管 封任城王 12
四、太宗即位 拜大都督 13
五、封江夏王 贪赃入狱 13
六、护送公主 入藏和亲 14
七、遭诬流放 含冤去世 15
中华名将大唐战神李靖 17
一、故里三原 官宦家庭 17
二、红拂做伴 千古佳话 18
三、高祖问斩 秦王救命 19
四、统一江南 建立头功 20
五、抗击突厥 灵州总管 21
六、击灭突厥 大将显威 22
七、平吐谷浑 花甲立功 23
八、军事兵法 博大精深 24
九、才兼文武 出将入相 25
十、痛失红拂 战神病逝 26
灵州大都督驸马都尉薛万彻 28
一、出身将门 大唐驸马 28
二、跟随罗艺 灭窦建德 29
三、反玄武变 释杖谢罪 30
四、灭梁师都 灵州都督 30
五、跟随李靖 击败突厥 31
六、击吐谷浑 再立新功 31
七、灭薛延陀 北疆安定 32
八、娶妻公主 驸马都尉 33
九、远征高丽 凯旋还朝 33
十、因坐房案 高宗问斩 34
灵州总管大将军李大亮 36
一、抵御突厥 灵州总管 36
二、出身官宦 张弼留将 38
三、土门县令 初显才干 38
四、太宗称赞 安置藩民 39
五、建立战功 总管灵州 39
六、大将逝世 追赠尚书 41
七、品德高尚 千古留名 41
中国门神一代将星尉迟敬德 43
一、左右门神 广为流传 43
二、武周三访 尉迟敬德 44
三、大败唐军 归顺唐朝 44
四、单骑救主 秦王脱险 45
五、玄武门变 勇立头功 46
六、顾全大局 赦太子党 47
七、泾阳血战 击败突厥 47
八、内外建功 灵州都督 48
九、为人正直 品德高尚 48
灵州都督出将入相崔敦礼 51
一、先祖仲方 曾筑长城 51
二、仰慕苏武 被囚不屈 52
三、灵州都督 建立战功 53
四、帮助太宗 长生之药 55
五、封为宰相 葬在昭陵 55
唐初名将灵州都督郑仁泰 57
一、少年随唐 秦王亲兵 57
二、玄武政变 大将立功 58
三、高宗委任 灵州都督 58
四、多年征战 荣立战功 59
五、墓葬出土 名震全国 60
西北营田大使娄师德 62
一、屯垦大使 造福宁夏 62
二、长史预言 宰相气质 62
三、屯垦西北 武后称赞 63
四、预言应验 官拜宰相 64
五、大唐宰相 宽厚闻名 65
武则天“第一男宠”薛怀义 68
一、中国女皇 关注灵州 68
二、评论女皇 功过是非 68
三、名冯小宝 出身商贩 70
四、进入佛门 改薛怀义 70
五、为武则天 制造舆论 71
六、依仗女皇 飞扬跋扈 72
七、统帅朔方 任大总管 73
八、武后恼怒 怀义丧命 73
殉职而终的大将王孝杰 75
一、出征吐蕃 幸免于死 75
二、收复四镇 功拜宰相 76
三、防御突厥 朔方总管 77
四、再战失利 贬为庶民 78
五、征讨契丹 孝杰阵亡 78
两镇灵州著名宰相唐休璟 80
一、出身高贵 官宦之家 80
二、守卫营州 升任司马 80
三、保存丰州 初显才干 81
四、安西都护 灵州都督 82
五、战胜吐蕃 升任宰相 83
六、辅佐中宗 四任宰相 84
七、八旬老翁 拔河比赛 85
八、八十四岁 再镇灵州 85
著名刚正宰相魏元忠 87
一、人才理论 监察御史 87
二、平徐敬业 献计立功 88
三、三次流放 人称无罪 88
四、抗击突厥 灵武总管 89
五、升任宰相 政号清严 90
六、张说公正 不做伪证 90
七、中宗军政 独委元忠 91
八、诛武三思 宰相丧子 92
九、终遭陷害 冤死涪陵 92
四入为相的灵武大总管姚崇 94
一、曾事四朝 四任宰相 94
二、都督之子 少年丧父 95
三、大器晚成 武后拜相 95
四、秉公办事 矫正酷刑 96
五、奖掖后进 灵武总管 97
六、诛灭二张 二次拜相 98
七、睿宗即位 三度为相 99
八、开元盛世 四入为相 99
九、唯物思想 抑佛济民 100
十、破除迷信 灭蝗救农 101
十一、精于吏道 玄宗宠信 101
十二、神算后事 丧葬从俭 102
兵部尚书宰相李廻秀 103
一、家庭官宦 才华出众 103
二、王老夜闻 李侍郎上 104
三、武后恩宠 官拜宰相 104
四、攀结男宠 贬至定州 105
五、中宗即位 朔方总管 105
六、为孝母亲 出其妻子 106
七、宰相之死 其子叛逆 107
筑受降城的宰相张仁愿 108
一、三贤故里 文武兼修 108
二、出任监军 迁侍御史 109
三、核查监军 弹劾承景 109
四、抗击突厥 武后赐药 110
五、幽州都督 修谭拓寺 110
六、洛州长史 前贾后张 111
七、坐镇灵州 筑受降城 111
八、灵州总管 知人之鉴 115
九、拜为宰相 千秋留名 115
守边二十年的大将军解琬 117
一、五朝元老 大唐名将 117
二、监察御史 任侍御史 117
三、北庭都府 首任都护 118
四、守边良将 朔方总管 119
五、抗击吐蕃 散骑常侍 120
六、新丰受奖 八旬刺史 120
文武全才两镇朔方郭元振 121
一、出身富户 少年入仕 121
二、巧定吐蕃 初显才能 122
三、出镇凉州 夷夏畏慕 123
四、安西都护 建立新功 123
五、睿宗当朝 出任宰相 124
六、宰相出塞 朔方总管 125
七、护驾有功 再镇朔方 126
八、新丰得罪 流放新州 126
九、千里姻缘 一红线牵 127
初唐大将薛仁贵之子薛讷 129
一、薛丁山者 正是薛讷 129
二、将门之后 抵制权贵 129
三、武后拜将 抗击突厥 130
四、节度使置 始自薛讷 130
五、太子继位 主掌中军 131
六、玄宗讲武 讷军严整 131
七、大唐宰相 贬为白衣 132
八、再战吐蕃 封平阳公 133
九、朔方总管 征讨默啜 134
十、七十余终 赠太常卿 135
十一、薛讷三子 薛刚反唐 135
朔方大总管宰相美男子赵彦昭 136
一、父赵武孟 母不食膳 136
二、风骨秀爽 中宗拜相 136
三、公主出降 不愿为使 137
四、凉州都督 为政清廉 137
五、玄宗任命 朔方总管 138
六、女巫乱常 累贬江州 139
四镇灵州出将入相的王睃 140
一、出生官宦 有熊虎相 140
二、仗义执言 有古人风 141
三、感慕节义 再救魏公 141
四、桂州都督 州人称颂 142
五、顶风抗逆 力救幽求 142
六、抗击突厥 再建奇功 143
七、征讨突厥 朔方总管 144
八、平康待宾 封中山公 144
九、张说之后 朔方大使 145
十、大将王睃 死后留名 147
朔方防御大使王毛仲 149
一、本高丽人 隶临淄王 149
二、讨韦氏逆 超授将军 150
三、唐元功臣 封大将军 150
四、闲厩监牧 官居开府 151
五、委以重任 持节朔方 152
六、玄宗宠幸 关系特殊 153
七、居功骄傲 招来大祸 154
清谨著称朔方大总管韦抗 157
一、出身官宦 清谨著称 157
二、京畿按察 举荐贤人 157
三、益州刺史 广元千佛 158
四、中书侍郎 玄宗选相 158
五、朔方总管 征讨契丹 159
六、宰相受贿 归罪韦抗 159
七、刑部尚书 清俭自守 160
首任朔方节度大使名相张说 161
一、贤良方正 对策第一 161
二、不做伪证 流发钦州 162
三、为母服丧 以礼而终 163
四、秉公处理 东都支党 163
五、仕唐四朝 三入为相 164
六、天平军使 武将建功 165
七、平康待宾 再立战功 165
八、朔方大使 玄宗诗送 166
九、平康愿子 罢兵还农 172
十、废府改募 彍骑卫京 172
十一、文学领袖 诗坛宗主 173
十二、锐意改革 开元功臣 175
十三、赠送美人 张说得报 176
十四、岳父泰山 源自张说 177
十五、张说巧计 保住龙种 178
十六、贵臣大夫 不宜决杖 179
十七、奸臣弹劾 玄宗罢相 180
唐太宗曾孙信安王李炜 182
一、大唐宗室 太宗曾孙 182
二、封信安王 朔方副使 183
三、石堡城战 建立大功 183
四、讨伐契丹 再立战功 184
五、兵部尚书 朔方大使 185
六、居家严毅 善训诸子 186
七代十相之祖宰相萧嵩 188
一、萧梁皇族 宰相世家 188
二、四十入仕 占卜预言 189
三、虚有其表 源自萧嵩 189
四、募兵立功 出镇朔方 190
五、节度河西 升任宰相 191
六、同为宰相 萧韩不和 191
七、急流勇退 八十而终 192
两任朔方节帅宰相牛仙客 194
一、陇西河西 清勤不懈 194
二、出镇灵州 俄任宰相 195
三、既居相位 独善其身 196
四、孙闳逼表 玄宗发怒 197
佩四将印大唐班超王忠嗣 198
一、父殁于阵 赠大将军 198
二、玄宗赐名 养于禁中 199
三、击败吐蕃 加官封爵 199
四、再败吐蕃 节度朔方 200
五、灵州都督 持重安边 201
六、佩四将印 控制万里 202
七、奸相诬陷 几遭极刑 202
八、为世虎将 当代班超 203
大唐名将御史大夫张齐丘 205
一、武成王庙 陪列名将 205
二、玄宗藩镇 十节度使 206
三、朔方节度 筑横塞城 206
四、朔方兵变 降职济阳 207
五、代宗即位 再镇朔方 207
六、东都留守 子拜宰相 208
七、齐丘之妻 贤妻良母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