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础综合 1
第一章 生物化学 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 1
第二节 维生素 5
第三节酶 8
第四节 糖代谢 12
第五节 生物氧化 17
第六节 脂类代谢 19
第七节 氨基酸代谢 23
第八节 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25
第九节 基因信息的传递 28
第十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33
第十一节 信号转导 33
第十二节 肝生物化学 34
第二章 生理学 39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39
第二节 血液 43
第三节 血液循环 46
第四节 呼吸 53
第五节 消化和吸收 58
第六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 60
第七节 肾脏的排泄功能 62
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64
第九节内分泌 70
第十节 生殖 72
第三章 药理学 74
第一节 总论 74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 75
第三节 局部麻醉药 81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 81
第五节 心管系统药…药 86
第六节利尿药与脱水 90
第七节 抗过敏药 92
第八节 呼吸系统药 92
第九节 消化系统药 94
第十节 子宫兴奋药 95
第十一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96
第十二节 激素类药 98
第十三节抗微生物药 100
第十四节抗寄生虫药 104
第二部分临床综合 107
第一章 呼吸系统 107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07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108
第三节肺癌 110
第四节 肺结核 112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 116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116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18
第三章 消化系统 119
第一节胃炎 19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病 120
第三节急性阑尾炎 121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122
第五节胃癌 123
第六节结直肠癌 124
第四章 女性生殖系统 125
第一节妊娠与分娩 125
第二节 妊娠期高皿压疾病 131
第三节 产后出血 132
第四节 产褥感染 133
第五节 子宫颈癌 135
第六节 子宫肌瘤 136
第五章 血液系统 138
第一节 造血系统疾病 138
第二节 输血 139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 148
第一节 总论 148
第二节 糖尿病 149
第七章 神经精神系统 152
神经系统疾病 152
第八章 运动系统 155
骨折 155
第九章 儿科 157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 157
第二节 结核病 160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161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 165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168
第十章 传染病 170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170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71
第三节 伤寒 173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174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175
第六节 霍乱 176
第七节 疟疾 177
第八节 日本血吸虫病 178
第九节 艾滋病 179
第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 181
第一节 淋病 181
第二节 梅毒 182
第十二章 其他 184
第一节 无菌技术 184
第二节 急性中毒 185
第三部分 专业综合 187
第一章 流行病学 187
第一节 绪论 187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188
第三节 描述性研究 196
第四节 队列研究 200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204
第六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210
第七节 筛检及其评价 214
第八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 216
第九节 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218
第十节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220
第十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22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28
附录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39
第十二节 传染病暴发调查 245
第十三节 艾滋病 247
第十四节 病毒性肝炎 251
第十五节 肺结核 259
第十六节 医院感染 261
第二章 卫生统计学 265
第一节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265
第二节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266
第三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274
第四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282
第五节 率的抽样误差与Z检验 285
第六节 x2检验 287
第七节 秩和检验 293
第八节 直线回归与相关 297
第九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303
第十节 统计设计 307
第十一节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指标 309
附录 常用统计表 313
第三章 环境卫生学 324
第一节 绪论 324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26
第三节 大气卫生 331
第四节 水体卫生 344
第五节 饮用水卫生 353
第六节 土壤卫生 364
第七节 住宅卫生 369
第八节 公共场所卫生 379
第九节 家用化学品卫生 388
第十节 环境卫生学基本技能 392
第四章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399
第一节 绪论 399
第二节 劳动过程对机体的影响 401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404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419
第五节 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影响 427
第六节 职业性肿瘤 434
第七节 妇女劳动卫生 435
第八节 农村劳动卫生 437
第九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 437
第十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440
第五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444
第一节 宏量营养素与能量 444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471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营养 480
第四节 社区营养 488
第五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499
第六节 各类食品的卫生 514
第七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524
第八节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540
第六章 妇女保健学 547
第一节 妇女保健概论 547
第二节 青春期保健 551
第三节 婚前保健 555
第四节 孕产期保健 562
第五节 节育保健 575
第六节 更年期保健 579
第七节 妇女常见病筛查 582
第七章 儿童保健学 589
第一节 体格生长发育 589
第二节 神经心理发育 592
第三节 合理营养 596
第四节 免疫规划 607
第五节 社区儿童保健 613
第六节 儿童意外伤害 617
第八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21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621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 625
第三节 健康传播 630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 634
第五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 639
第六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642
第七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44
第八节 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47
第九节 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0
第十节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1
第十一节 成瘾行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3
第十二节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57
第九章 社会医学 662
第一节 绪论 662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663
第三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668
第四节 社会医学研究 676
第五节 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 687
第六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693
第七节 生命质量评价 696
第八节 社区卫生服务 699
第九节 社会病防治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