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岷江干旱河谷及其生态保护问题 1
第一节 岷江干旱河谷空间分布及其区位优势 2
第二节 岷江干旱河谷的生态环境问题 5
第三节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研究现状与方向 17
本章小结 20
第二章 岷江干旱河谷气候时空格局特征 21
第一节 干旱河谷气候基本特征及成因 21
第二节 岷江干旱河谷气候的空间差异性 31
第三节 岷江干旱河谷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37
本章小结 41
第三章 岷江干旱河谷土壤时空间变化 42
第一节 干旱河谷土壤性状空间变化与特点 43
第二节 干旱河谷土壤短期动态变化与特点 80
第三节 干旱河谷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99
本章小结 137
第四章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组成及群落特点 138
第一节 乡土维管植物组成及其功能性状特点 139
第二节 群落结构与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及特点 149
第三节 岷江干旱河谷中心地段植被的微尺度空间格局 158
第四节 干旱河谷灌丛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174
第五节 干旱河谷豆科植物多样性、结瘤能力及其空间格局 179
本章小结 186
第五章 干旱河谷植物生长繁殖与更新能力 188
第一节 灌木生长繁殖、更新及其空间差异 189
第二节 干旱河谷灌丛自然更新潜力 218
本章小结 251
第六章 干旱河谷植物种子性状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53
第一节 干旱河谷植物种子性状及休眠特征 253
第二节 种子萌发对温度、水分和光照的响应及种间差异 273
第三节 多苞蔷薇瘦果性状及休眠特征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 285
本章小结 295
第七章 代表性灌木群体对干旱环境的适应与策略 297
第一节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相关研究现状 298
第二节 灌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311
第三节 白刺花幼苗对干旱胁迫与氮施用的反应 365
第四节 灌木叶片生态解剖结构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79
本章小结 384
第八章 干旱河谷土壤对干旱胁迫、施氮及植物生长的响应 386
第一节 土壤对干旱胁迫与不同豆科灌木种植后的短期反应 387
第二节 土壤对干旱与氮施用的反应 403
第三节 野外施N对白刺花生长土壤的影响 413
本章小结 418
第九章 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实践评估 420
第一节 传统的干旱河谷造林实践评估 422
第二节 乡土植物种子直播试验:萌发、出苗、存活与生长 440
第三节 乡土灌木幼苗移栽后的生长分析与评价 450
第四节 白刺花幼苗野外移栽条件下的生长、养分利用对施氮的反应 454
本章小结 458
第十章 岷江柏珍稀濒危机制与保育策略 460
第一节 岷江柏生物学特点 460
第二节 自然分布状况及其变化 471
第三节 岷江柏个体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475
第四节 岷江柏结实能力与种子特性 479
第五节 岷江柏木林的区系组成、群落类型、演替动态特点 506
第六节 岷江柏生存环境状况评估 516
第七节 岷江柏种群生态学与自然更新能力评估 545
第八节 岷江柏遗传多样性评估 563
第九节 岷江柏保护与种群恢复策略 580
本章小结 590
第十一章 岷江干旱河谷农业发展及特点 591
第一节 岷江干旱河谷农业发展历史 592
第二节 岷江干旱河谷林果资源发展的生态适宜性 598
第三节 岷江干旱河谷农林主要复合经营类型及其演变 611
第四节 岷江干旱河谷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 618
第五节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629
第十二章 干旱河谷生态恢复及持续管理策略 634
第一节 干旱河谷生态恢复与管理实践的基本认识 634
第二节 干旱河谷生态恢复与持续管理策略 641
第三节 干旱河谷生态恢复目标、途径与方法 646
本章小结 649
参考文献 650
附表 岷江干旱河谷维管束植物及其性状 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