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从公民身份透视现代政治 1
Ⅰ.现代政治概念与公民身份理论 3
1.卡尔·施密特对政治概念的建构及其限度 3
1.1 引言:“四点一线”的论述进路 3
1.2 国家:民族的政治统一体 5
1.3 世界:国家的多元竞争体系 9
1.4 人:一种危险性的存在 13
1.5 政治:以敌友划分为核心 16
1.6 结语:意义与限度 21
2.现代政治理路中的个体与公民 24
2.1 启蒙运动的政治设计 24
2.2 代议制民主的妥协 27
2.3 现代政治的歧路 31
3.Citizenship的内涵检视及其汉语语境 35
3.1 汉语界的诸种表述及其问题 35
3.2 历史进路及其多重内涵 38
3.3 汉语语境的对应表述 42
4.当代公民身份的理论轮廓 46
4.1 公民身份的涵义变迁 46
4.2 公民身份的层级变化 53
4.3 走向公民身份的新范式 59
5.公民身份的当代概览:郭忠华与恩靳·艾辛的对话 66
5.1 公民身份的背景与内涵 66
5.2 公民身份的行为与欧洲公民身份 79
Ⅱ.民族主义与公民的国家认同 91
6.现代性、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导向 91
6.1 民族主义的多维透视 91
6.2 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95
6.3 民族主义的两种导向 99
7.民族主义的三种导向 104
7.1 民族主义的导向:来自吉登斯的问题 104
7.2 国家主权导向:正当性与侵略性 108
7.3 民族建构导向:在一体与多元之间 110
7.4 公民身份导向:民族主义的两种进路 116
8.公民身份导向的民族主义 122
8.1 重新检视民族主义的导向问题 122
8.2 民族主义启蒙性的条件限制 126
8.3 公民身份导向下民族主义的排斥性 128
8.4 公民身份导向下民族主义的侵略性 132
9.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 136
9.1 把握悬而未决的问题与分析复杂歧义的概念 136
9.2 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赞同性国家认同 141
9.3 文化—心理公民身份与归属性国家认同 144
9.4 以“匹配论”超越“维系论”和“切割论” 148
Ⅲ.共和主义与公民角色 153
10.塑造积极公民:共和主义的战略性选择 153
10.1 引言:如何走出共和主义的困境 153
10.2 公共资产与共和权利 158
10.3 公共领域与公共精神 161
10.4 共和国与爱国情怀 164
11.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发轫与传承 168
11.1 公民身份及其发轫 168
11.2 选择性传承 173
11.3 对新共和主义的一种批评 176
12.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与嬗变 180
12.1 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 180
12.2 现代公民的角色嬗变 184
12.3 公民角色的当代境地 188
13.《人权宣言》与公民悖论 190
13.1 《人权宣言》前夕的公民悖论 190
13.2 《人权宣言》中的公民悖论 194
13.3 《人权宣言》随后的公民悖论 198
13.4 公民悖论的根源及出路 201
Ⅳ.公民的社会权利与福利国家 207
14.社会权利的历史分形与当代整合 207
14.1 威权主义的社会权利模式 208
14.2 自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权利模式 211
14.3 福利国家的社会权利模式 215
14.4 社会权利的当代整合趋势 219
15.德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与社会权利发展 224
15.1 对马歇尔—吉登斯范式的修正 224
15.2 俾斯麦治下的公民身份模式 230
15.3 社会权利优先发展的结果 234
15.4 结语:对马歇尔的一种回应 237
16.克劳斯·奥菲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240
16.1 资本主义的自我瘫痪 240
16.2 福利国家的危机管理 242
16.3 危机管理的危机 246
17.社会权利的再思考:郭忠华与莫里斯·罗奇的对话 251
17.1 社会权利的主导范式 251
17.2 社会权利与义务 258
17.3 社会变迁与社会权利的发展 269